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在书店里开餐馆

2024-01-23 09:04540

黑蒂是英国人,最初她在伦敦诺丁山开书店,书籍种类繁多,几乎应有尽有,可惜生意不理想,导致她忧心如焚。在黑蒂准备放弃的时候,厨师艾尼·贝尔来到书店问:“你们的书店里是否有《炸鱼薯条与英国工人阶级》?”

黑蒂连忙对他说:“应该有的,我去看看。”到书架上寻找片刻后,黑蒂从很多书籍里找到了《炸鱼薯条与英国工人阶级》这本书,购买书籍后贝尔问黑蒂:“你的书店里是否有厨房?”黑蒂如实回答:“没有。”

看到贝尔失望的神情,黑蒂带着疑惑问:“我们是开书店的,又不在里面做饭,当然没有厨房,只是我想知道,你究竟需要厨房做什么?”贝尔诚恳地解释:“如果书店里有厨房,能够对书籍中的食谱进行实验,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黑蒂认为,贝尔的奇妙想法,他们可以尝试。贝尔便主动向黑蒂介绍说,他是专门学习做菜的,如果黑蒂的书店有厨房,他愿意来当厨师。黑蒂向贝尔承诺,请他把电话留下,等把厨房弄好后,就立即打电话通知他,但愿彼此合作愉快。

贝尔当场许诺,来到黑蒂的餐馆后,他会尽力工作。留下电话号码后,贝尔就捧着心爱的书籍,悠悠地回家了。黑蒂请来几个师傅,对书店进行全新装修,把书店刷成深红色调,并在里面设计精美的厨房。书店装修好后,她立刻给贝尔打电话。

“我的书店,以后就叫作厨师书店,你就是书店的厨师。”当贝尔来到书店的时候,黑蒂对未来充满信心:“希望在你的帮助下,厨师书店的生意能够好起来。”贝尔对将来信心百倍:“凭借我的预测,厨房书店肯定会兴旺发达。”

厨师书店十分袖珍,面积只有20平方米,店里装修简单扼要,没有太多繁杂设计,让人感到清新舒适。厨师书店里,重点是美食方面的书籍,图书根据美食品种分类,甜点、汤羹、主食、肉、蔬菜、酒水分别各占两个书架,还有关于美食的社会学、历史学、营养学、饮食养生书籍和美食小说。

在厨师书店的最里边,是书店特意开辟的检验厨房,可以帮助读者检验食谱是否实用。食谱并非普通的书籍,顾客阅读食谱不只是为了精神享受,更是为了指导实践。相同的菜式留不住客人的胃,因而检验厨房的菜往往不会重样。

每天的菜式,都是由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帽子的驻店大厨贝尔从书店出售的食谱中挑选出来的,由菜市场的当季食物决定,而且菜式不提前安排,顾客只有亲自前往书店,才能知道当天能够吃到什么菜。厨师书店周二至周六10:00~18:00营业,另外两天关门休息。在营业的日子里,每天书店都会举办不同主題的烹饪工作坊和试吃活动,让顾客在读书的同时品尝万国风味。

一次,封面设计师和插画家帕里太太来书店签售书籍,自己做了玫瑰蛋糕,上面摆着栩栩如生的奶油玫瑰,蛋糕表面也淋着玫瑰汁,看起来粉红粉红的,异常诱人。玫瑰蛋糕是书店里的前菜,顾客会忍不住接连尝好几口。书店里的菜式,5英镑两道菜,分别为前菜、主菜,7英镑三道菜,在前菜、主菜的基础上加甜点。

每天去厨师书店的读者都很多,随时都会有顾客手里捧着食谱,排起很长的队伍等候着入座。厨师书店里有许多关于美食的书籍和食谱出售,而厨房中的美食,则能够让你体验到图片变成实物的快乐。跨进书店的人,差不多都要在书店里购买书籍,然后到厨房中吃东西。

在他们的努力经营下,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顾客与日俱增。无比新颖的厨师书店,快速发展成全球味道最好的书店,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美元。与营造高雅的读书氛围相比,消费和文化的完美结合,才是经营之道的上策。店铺贴近群众方便顾客,便是企业取得成功的良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不必交谈的时刻
精神上親近,是精神范畴的亲人;肉体上亲近,是荷尔蒙范畴的亲人,多数时候这二者不统一。人也会因为这种不统一而感到疲惫。上学的时候,我曾和一个学文科的男生短暂交往。他每天写一段故事,作为前一天故事的延续。他以为这是情书的一种形式,但可惜他写得不

0评论2024-01-2596

造假币的工程师
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圣诞节的那天。法国的一个小镇上,人们很有秩序地在排队买烤鹅。一位个头不高,前额宽宽,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人也在其中,他神色有点紧张,不时抬头望望那位忙碌的售货小姐。因是节日生意兴隆小姐脸上露着喜悦的笑容。他叫斯达西

0评论2024-01-2591

辛克莱·路易士
他的长篇小说“亚罗史密斯”,是描写一位具仁心的医生的奋斗历程,文中对美国医学界作了相当的批判。这部小说的底稿就有6万余字。也就是说,仅底稿就有一般长篇小说的一半之多。又有一次,他耗费12个月的时间,写一篇以劳资对立为题材的小说,但最后却把所

0评论2024-01-2583

卡内基:预想的能实现
年轻的拿破仑??希尔奉命去采访钢铁大王卡内基。卡内基愉快地接受了他的采访。希尔采访卡内基后,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一个出身于贫穷的苏格兰移民家庭的小男孩,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从他给一家电报公司当报童起家,终于在年仅35岁时崛起,开创了美国的

0评论2024-01-2594

发明家贝尔德
1925年的一天,伦敦一家最大的百货店顾客盈门。一批又一批的顾客涌向店内两间相连的小室。据说有人发明了一种机器,能把接收到的图像再现出来。观众们乘兴而来,但扫兴而归。因为他们看到的仅仅是模糊不清的影子和闪烁不定的轮廓。“这不是吹牛吗?这叫什

0评论2024-01-2595

获奖者如是说
1921年,法国文学家阿纳托尔·法朗士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发表声明称,“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怜悯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法朗士当时已经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虽然身体不好,却

0评论2024-01-2594

88岁,她获得了诺贝尔奖
那天下午,88岁的多丽丝·莱辛陪着生病的儿子回家,刚下出租车就发现街道两旁站满了摄影师。“又拍肥皂剧了!”这位英国“祖母级”作家嘟嚷了一句。她所居住的伦敦北部的汉普斯特德地区,历来受电视剧制作商的青睐:在这一排排外表上看上去并不惹眼的砖瓦小

0评论2024-01-2562

一个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中国人
1986年,在—个十分偶然的机会,谢希德获悉两个关于父亲谢玉铭的重要信息——几十年前的一项重要研究,以及父亲在台湾逝世,亲情在隔绝了40年以后依然无法连续,这也注定他们父女之间的误会在他们生前是无法冰释的。1955年和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

0评论2024-01-2582

那些诺奖女婿们
1、埃里克·白兹格头衔: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身份:蚌埠一中女婿2、托马斯·祖德霍夫头衔: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身份:无锡女婿、中科大女婿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托马斯·祖德霍夫荣获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他妻子——毕业于中国科技

0评论2024-01-2580

屠呦呦: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屠呦呦隐藏在巨大的“集体”中。9月23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这位满头鬈发、戴着眼镜的女科学家将金色奖杯高高举起时,在地球另一侧,好奇的中国民众才第一次看到这张陌生的面孔。可她却是第一个获得拉斯克临床

0评论2024-01-2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