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耳朵剿匪

2024-01-23 08:30500

清朝嘉庆年间,郎溪县有位说书艺人叫郑奇,他不但说书的技艺高超,而且耳朵特别好使,不管什么声音,只要他用心听上一遍,便能模仿得恰到好处。这年三月,他骑着马,驮着大鼓、鼓架等说书的家什,来到泾县县城,在怡心茶馆里说起了书。

一连说了一个多月,郑奇有些想家了,于是准备回到郎溪县。这天下午,他在怡心茶馆里说完了最后一场书,回到了客栈里,打算第二天便动身往家里赶,正在客房里歇息,忽然响起了几下敲门声,开门一看,门前站着一位陌生的汉子。那汉子说,他家住泾县樟树村,名叫邱二同,嗜好听书,今天从外县走亲戚归来,路过泾县县城,听说怡心茶馆里来了一位说书高手,便去听了一场。刚才,他来到这家客栈投宿,听说郑奇也住在这里,因此冒昧前来打扰,想请郑奇去喝几杯水酒,叙谈一番。

听完邱二同的一番话,郑奇故作矜持了一小会儿,然后爽快地点了点头——其实,他也非常喜欢结交朋友,此时,有人邀请喝酒,哪有不去的道理?

来到酒桌旁,两人吃喝了起来,并不时地扯东扯西,这一扯,两人竟扯出了一见如故的感觉,越扯越热乎。趁着酒劲上来了,邱二同大着舌头道:“郑……郑老弟,我们樟树村全村人都喜欢听书,你能不能屈尊一下,去我们村,为全村的老少爷们说几场书?”郑奇想都没想:“行,怎么不行?明天咱们便赶往樟树村,大不了过几天,我再动身赶回家中……”于是,第二天一早,邱、郑二人,骑上各自的马匹,往樟树村赶去。在路上,邱二同告诉郑奇说,樟树村地处大山深处,在那一带,常有土匪出没,让郑奇处处小心。

樟树村位于泾县县城西南方向八十多里处,一个多时辰后,两人进了村子。听说村里来了一位说书先生,男女老少都一起来到邱家看稀罕。郑奇当即便在邱家门前的晒谷场上架起大鼓,亮开嗓子说起了书。他说的书刚一开头,樟树村人便全都惊呆了,一时间,晒谷场上鸦雀无声,直到他说完了一段,小歇一会儿时,叫好声才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

郑奇一连在樟树村说了三天书,第四天早上,他抽空去村外的大道上观赏起景色来。他已与邱二同说好,今天在樟树村说完最后一场书后,明日一早,他便动身往郎溪县赶。不料,他正转悠着,忽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几条汉子,猛扑了上来,堵住了他的嘴、蒙住了他的眼,把他绑了起来,接着,他被抬上了一匹马。

几位汉子骑上马,然后牵着驮着郑奇的那匹马,跑了起来。郑奇明白,他遇上了土匪,于是,他立即稳住心神,倾耳听了起来……

一路颠簸,郑奇终于被扶下了马。他知道,自己已经被土匪带到了目的地,只是,他不明白,土匪为何要绑架他这个穷说书的?

堵在郑奇口中的布团、蒙在他眼上的布条,都被取走了,接着,他被松了绑。他活动了一下手腕,偷偷打量了一下四周,发现自己正站在一座大山之上,山上有几大排房屋,周围围着一圈高高的木栅栏。他顿时意识到:这里肯定是土匪的山寨!我进了土匪窝,看来是在劫难逃了……

正胡思亂想着,郑奇被带入了一个大厅之中。大厅的正上方,摆放着一张虎皮椅子,椅子上坐着一个威风凛凛的大汉。一个喽啰模样的男子大声道:“说书的,赶快见过我们大当家的!”

好汉不吃眼前亏,郑奇急忙冲着坐在虎皮椅上的大汉深施了一礼。大当家的道:“郑奇,我听说你说书的本事不小,本大当家的非常喜欢听书,你说上一段,给我听听看。”郑奇这才明白,原来土匪们把他绑上山寨,是因为他们的大当家的要听书。

原来,这伙土匪中的一个喽啰,两天前下山踩点,路过樟树村时,正赶上郑奇说书,便悄悄挤进人群,听了一段,叹为观止。昨天,他回到山寨,忍不住向别的喽啰说起了此事,当天就被传到大当家的耳朵里去了。这大当家的也非常喜欢听书,于是,他派出几名喽啰,将郑奇绑上了山寨。

一个喽啰抱来了一面大鼓,郑奇赶忙说了起来,并且说得特别卖力。他是这样设想的:既然大当家的要听书,那么,我就必须说得卖力,也许他听得一高兴,便会放我下山。到那时,我立刻骑马回家,永远也不在泾县一带露面了!

大当家的眯缝着眼,听了起来。刚开始时,他的神情显得很不在意,听了几句后,他半睁开了眼;又听了几句后,他竟瞪大了眼,一副非常吃惊而又非常受用的样子,人也正襟危坐起来。

郑奇一口气说了半个多时辰,大当家的这才意犹未尽地做了一个手势,示意郑奇停了下来。大当家的道:“郑奇,你说得太好了!你就留在我的山寨里吧,留一辈子,这样,我就随时能听到你说的书了!”郑奇听了这话,顿时后悔不已,心说:早知道这大当家的,要让我留在山寨里过一辈子,我就不但不卖力说书,而且还要说得一塌糊涂,那样,他便不喜欢听我说书,而要赶我下山了,可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郑奇被带到了一个房间里,那面大鼓也被搬了进来。从那天开始,郑奇便无可奈何地在山寨里待了下来,大当家的何时要听书,便要他何时说,有几回深更半夜,大当家的要听书,也派喽啰把他从被窝里叫了起来。

转眼,日子过去了十天。第十一天晚上,郑奇待在房间里正胡思乱想着,忽然,他感到眼前一亮,于是,他立即紧紧地插上门栓,伏案又写又画起来——那些笔墨纸砚,是大当家的为了让他编写要说的书,才让喽啰给他备下的。

写、画到半夜,郑奇小心翼翼地把那面大鼓上固定鼓面的两只铜钉弄了下来,于是,鼓面与鼓的圆木圈之间,便露出了一道缝隙。郑奇把那几张写满了字,画满了线条的纸叠好,从那个缝隙处塞进了大鼓里,然后,他又细心地把那两只铜钉,原样钉在了原来的位置上。

次日上午,大当家的要听书,郑奇抱着那面大鼓,来到他的面前,无精打采地说了起来。大当家的见郑奇心神不宁,便不满地问他咋了?郑奇大着胆子说,他上山寨前,已与樟树村人说好,说完最后一场书后,他才离开樟树村,如今他不辞而别,因此感到自己很是失信;另外,他的行李都留在了樟树村,行李当中,有好几本他的师父传给他的关于说书的书,如果他长时间读不到那些书,他就会忘记那些书的内容,说起书来,也就难以出神入化了……

大当家的听着听着,把眉头皱了起来,然后把桌子一拍:“我派几个喽啰,陪你去一趟樟树村,把那些书取到山寨里来,我可不想天长日久,你荒废了说书的功夫;另外,如果你真的想再为樟树村人说一场书,你就去说吧,反正你跟喽啰们在一起,就是想玩啥花样也玩不成!”

当天,大当家的派出五名喽啰,“陪同”郑奇下了山。临行前,郑奇把那面大鼓背在了身上,说那是一面好鼓,他已经使顺了手,今晚他要使用这面鼓,为樟树村人说好最后一场书。刚出寨门,他便又被蒙上了眼、绑住了双手,那当然是为了防止他看见沿途的路线。

樟树村近在眼前之时,喽啰们才取去了郑奇的眼罩,解开了绳索。到了邱家,郑奇按照大当家的事先编好的说辞,对邱二同说,十二天前的早上,他在樟树村外溜达时,正巧遇见了路过的几位做生意的老乡,他们说他的父亲得了重病,于是他顾不上与邱二同话别,就与那几位老乡一道,返回了郎溪县;如今,父亲的病好了,那几位老乡又因做生意要路过樟树村,于是便一同来到了邱家。邱二同心有余悸地说,郑奇不见踪影后,全村人都非常着急,现在见郑奇回来了,他才终于放下心来。

此时,天色已近傍晚。吃过晚饭,郑奇在晒谷场上架起那面大鼓,又说起了书,那五名喽啰始终待在他的左右。说了半个时辰,郑奇停了下来,说要进屋喝口茶,三名喽啰立刻装成无意的样子,站到了邱家大门的两边,另外两名则去了后门口。

进了屋,郑奇喝了几口茶,同时飞快地将灶台上的一把剪刀,放入了自己的袖笼里。出了屋,他趁着夜色浓浓,灯笼的光照昏暗,飞快地用那把剪刀,在那面大鼓的鼓面上划出了一个小口子,然后,他拿起鼓槌敲了几下鼓面,装着一副吃惊的样子,说:“啊呀,刚才我敲鼓时太过用力,竟把这鼓面给敲破了!这面鼓废了!邱兄,麻烦你把我原先的那面鼓搬来,顺便把这面破鼓搬进屋。”

邱二同连忙走了过来,搬那面破鼓,郑奇趁机悄悄地在他的手臂上,重重地捏了一把。鼓换好后,郑奇又说了起来,一直说了一个多时辰,才告罢休。晚上睡觉时,那五名喽啰非得与郑奇同住一个房间不可。

第二天早上,五名喽啰与郑奇离开了樟树村,话别时,郑奇重重地朝着邱二同使了一个眼色。望着郑奇一行远去的背影,邱二同回想着郑奇刚才所使的眼色,以及昨晚那重重的一捏,心中忽然一紧,他赶紧进了屋,抱起那面破鼓左看右看起来。

仔细看了好大一会儿,邱二同也没能看出那面破鼓有啥名堂,这时,他无意中摇动了一下,那面鼓里立即发出了几下轻微的“沙沙”声,他立即用剪刀剪开了鼓面,立刻,他便发现了被郑奇事先塞在鼓里的那叠纸。

原来,郑奇与一般的说书人不同。一般的说书人说书,大都照本宣科,但郑奇说书,则加入了许多口技的功夫,他不但能模仿鸟鸣兽啼,还能模仿风声、雨声,以及鸟兽走动、跑动时发出的声音。为了练好口技,他曾长期观察过马匹走动、跑动时的情形,因此,他不但能惟妙惟肖地模仿马匹走动、跑动时,所发出的不同的蹄声,而且还能根据马蹄声的轻重、急缓,大致地估摸出它们的速度——它们每一步大约能走出或者跑出多少距离。

那天,在樟树村村外被绑架,并被蒙上双眼后,他立即聚精会神地听起了驮着自己的那匹马的马蹄声,并默默地数起了马蹄声响起的次数,以此推测那匹马所跑出的路程。他还知道,那天刮着正南风,因此,当风迎面吹来时,他便知晓马匹正往正南方向跑动,而当风吹在他的左脸颊上时,他便知道,马匹正向西而去;他还根据马匹的速度与颠簸程度,推断出马蹄下的道路是大道,或者是小路,抑或羊肠小道……

兩天前的晚上,在山寨上的那个房间里,郑奇根据自己那天被绑上山寨时的推断,在纸上画出了一张路线图,起点是樟树村,终点是山寨,并在纸上详尽地写道:由樟树村向南,大道上行出约二十二里;然后转到向西的一条小道,向前约八里半;再转向西偏南的一条羊肠小道,行出约十一里,便到了山寨……

邱二同展开了那叠纸,开始时,他根本就看不懂,但揣摩了一会儿后,他终于明白了:郑奇遇上了土匪,那张图是去土匪窝的路线图!

邱二同决定救出郑奇。当天,他便与村里的几位猎户一道,按照那张路线图,悄悄进了山,并远远地看见了一座很有规模的山寨。

邱二同当即便要冲上山寨,但一位猎户却死死地拦住了他,说:“山寨那么大,土匪那么多,仅凭咱们这几个人,哪能救出郑奇?咱们应该把此事禀报官府!”邱二同点了点头。

当天,邱二同连夜赶到了泾县县衙,县太爷听完他的一番禀报,再仔细一看那叠纸,不禁喜出望外。原来,县太爷早就听说樟树村一带有一伙土匪,但一直找不到其行踪,如今知道了土匪老巢的所在,哪有不将其剿灭的道理?

次日一早,县太爷亲自领着大批的官兵,由邱二同带路,攻上了山寨,将那伙土匪一举剿灭,郑奇得救了,附近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听说郑奇是依靠一双耳朵,推算出那条路线并画出图的,百姓们不禁纷纷称奇:“耳朵剿匪,高人啊……”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山神庙魅影
01大明万历年间,云川县接连发生凶杀事件。新任知县况金辉到任这天,师爷石侃便把几份案情报告摆在了他的案头。况金辉见这位其貌不扬的中年人办事干练利索,不由得朝他多看了几眼。临走,特意送他出了门。几天后,本县捕快韩彰来向他报告,城西水沟里又发现

0评论2024-01-2346

都是高雅惹的祸
张大妈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很少去城里。这天,为照料刚生完孩子的儿媳妇,她背着大包小包,硬着头皮独自上了去城里的大巴,到城里天已是夜幕降临。笑话故事《都是高雅惹的祸》下车后,张大妈几经询问,终于上了44路公交车。儿媳妇曾打话再三交代,坐44路公

0评论2024-01-2353

胆小鬼笨笨
天气暖和的时候,鸡妈妈带着小鸡在院子里的草地上找虫子,小鸭子跟在妈妈身后学游泳,小猫胖胖趴在门槛上睡懒觉,小狗笨笨在干什么呢?笨笨躺在门前的樟树下,望着天空里飘荡的白云发呆。“笨笨,和我们一起找虫子吧,很美味的。”小鸡在邀请笨笨。笨笨慌忙摆

0评论2024-01-2363

幸福是窗外的一把米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幸福常常是小小的、朦胧的,幸福总是藏在每个如常的日子里,在不经意间缓缓流淌,轻轻荡漾。我喜欢早起,早早地起床,一天的光阴就是完整的。早起并非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的紧迫感,而是内心可以更从容地开始一天的生活

0评论2024-01-2347

分内之事
刘双林是个进京赶考的书生,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终于离京城越来越近了。这天中午,刘双林来到一个叫樟树村的村庄,疲惫至极的他听人说樟树村酿的酒十分有名,加之快到天子脚下心情轻松,当即在一家小酒馆里要了一壶酒,就着上好的牛肉吃喝起来。这儿的

0评论2024-01-2339

这样的借船出海!
这样的借船出海!红砖墙,琉璃顶,满月门。进门,左边是樟树林,右边是砖混结构装修新雅的一排办公室,第五间厂长室。税务局长走了,厂长室办公桌上留下送来的烫金牌匾:上行小字是,江阳市第二瓷厂中间大字是,纳税大户下行小字是,江阳市税务局×年×月×日

0评论2024-01-2256

太湖缘之胜景
虽然我不是第一次去明月湾,但为了能给妻子当好导游,我还是事先做了一点功课的。直至到了那里,按照网上的相关指点,什么大小明湾、清风亭、老碑、新碑,什么旗杆、明月桥、石板街、千年古樟,什么更楼、黄氏宗祠、敦伦堂、礼和堂,什么裕耕堂、邓氏宗祠、古

0评论2024-01-2279

南山湖的“传说”
小时候老人都说南山湖闹鬼,只不过我从来就没有信过。作为成长在破除封建迷信,崇拜科学真理旗帜之下的我,对于这些神神道道的事,一直都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说起南山湖,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我二伯。1983年,我们那集体公社改为承包到户。无儿

0评论2024-01-2245

一路上我们都没说话
我十三岁那年,跟人打架,被学校劝退。班主任叫来了我爸,让我爸带我回去反省几天。当时家里穷,也没有多余的钱给老师包红包,我爸就真的把我领了回去。第二天,我爸就带着我跟他去工地,搬砖。他说,搬一天,算一天的工钱。我爸是砌匠,从小在我的记忆里,他

0评论2024-01-2236

天下第一脚
一、落聘明嘉靖年间的一天,安福县街头刘府张贴告示:高薪招聘有铁腿功的师傅。刚从武功山学艺归来奔丧的韩卫,因给父亲办丧事花完了仅有的几两银子,还欠了财主一笔债,若到期还不清,妹子就要给财主抵债,于是便大胆前去应聘。出来迎接他的刘昌笑容满面,

0评论2024-0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