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家常菜中,黄瓜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了,可黄瓜原本是不叫黄瓜的,黄瓜之名的由来,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奴隶皇帝石勒有关。
石勒是部落小帅石周曷朱之子,也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史称后赵明帝。
传奇之人大多都有一个传奇的出身,石勒便是如此。相传石勒出生的时候,满屋红光,白气从天上直接连接到庭院中,见到的人无不称奇。
当石勒长到14岁时,他跟随乡里的长者到洛阳行贩,靠在上东门大声吆喝。
当时,尚书左仆射王衍从石勒面前经过,他对石勒的言行举止感到莫名的惊异,回过头就吩咐手下说:刚才那个胡人少年,我听见他的声音,感觉他有突出的志向,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祸患,你们马上去抓他!
巧合的是,石勒被老天爷眷顾,在王衍下令抓他的时候,他就已经离开了,所以侥幸地逃过一劫。
石勒长大以后,功成名就,建立了后赵。可是,石勒当上皇帝以后,对自己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一事十分介怀,更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
他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为了让自己过得舒坦,他就专门就此事制定了一条法令,规定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
有一天,石勒在单于庭召见地方官员,襄国郡守樊坦穿着一件打了补丁的破衣服就来见他,对他这个皇帝很是失礼,他心里十分不满,于是劈头盖脸地就是一顿质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
樊坦猛然一下被点名,慌乱又紧张,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情急之下竟脱口而出:陛下,着都怪胡人不讲道义,把衣服粮食都给抢走了,害得我只好衣衫褴褛来朝见。
樊坦刚战战兢兢地说完这段话,立马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皇帝的禁忌,吓得赶紧叩头请罪。
石勒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他虽讨厌别人总把胡人挂在嘴边,但见到樊坦知罪,而且认错态度良好,就没有过多指责他。
樊坦胆颤心惊地参加完这次召见,紧接着就是例行的御赐午膳。就在这时,石勒突然指着一盘瓜,询问樊坦:卿可知此物何名?
原来啊,石勒指的那盘瓜就是我们熟知的黄瓜,但在那个时候,黄瓜还不叫黄瓜,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将它带回来,从那时起它就被人们称作胡瓜。
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
石勒见樊坦知错就改,很是满意,听完他的错误答案,却高兴地笑了。
从那以后,胡瓜就变成了黄瓜,时至今日,已经很少有人知道黄瓜原本叫做胡瓜了。
石勒读汉书
晋元帝即位的第二年,匈奴族的汉国国主刘聪病死。汉国内部也发生分裂。刘聪的侄儿刘曜接替了国主的地位。他觉得用汉朝的名义并不能欺骗人民,在公元319年,改国号为赵。汉国大将石勒在反晋战争中扩大了兵力,不愿再受刘曜的统治,也自称赵王。石勒是羯族人
0评论2024-01-2584
前赵昭文帝刘曜的生平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刘曜年幼丧父,是被养父刘渊养大的。八岁的时候,跟着刘渊外出打猎,因为忽然下起了大雨,所以大家都躲在了大树底下避雨。如果在野外遇上大雨,千千万万不能在大树底下避雨,说不定雷神公公就瞅中你,把你给劈成焦炭了。但是那时候的人们不知道啊,所以他们就
0评论2024-01-2349
东晋军事家祖逖简介 结局如何?
东方既白,花草树木都从一夜的沉睡中醒了过来,院中那只大公鸡也精神抖擞地从鸡窝中走出来,开始它一天的工作,首要的就是仰起头朝天鸣叫。熟睡的祖逖被鸡鸣声从梦中给弄醒,认为这是上天的意思激励他上进,就把同睡的好友刘琨也叫醒,说:此非恶声也。说罢,
0评论2024-01-2341
史上不想当皇帝四人 他们为何不愿意当皇帝
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皇权至高无上,不像今日的一些国家只是象征。只要当了皇帝,天下都是你的。你将拥有数不尽的财富,最漂亮的美人,手握所有人生杀大权。许多人为了得到皇位,血缘紧密的父子兄弟都能互相厮杀。为了得到皇位,无数人微末起义奋斗,要经过无数
0评论2024-01-2393
王衍的生平简介 王衍为何被活埋?
王衍,字夷甫,是西晋时期的著名清谈家,出身于琅邪王氏,是一个世家公子。当时的社会倡导玄学,王衍长相俊逸,风姿卓越,喜好老庄学说,有很大的名声。幼年时,王衍去拜访山涛,山涛见过王衍的言行以后大为感叹,不知道是哪位老妇人竟能生下这样优秀的孩子?
0评论2024-01-2348
燕云十八骑是什么组织?燕云十八骑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最为恐怖的王牌骑兵部队是什么?那必然是燕云十八骑了。燕云十八骑快如风,烈如火,所到之处,寸草不留。强弓弯刀,善骑善射,以一敌百,未尝一败。史书和小说中都有关于燕云十八骑的记载,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燕云十八骑由十八人组成,他们个个身着寒
0评论2024-01-2357
兵不血刃的故事
“兵不血刃”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兵器上没有血。表示未经作战就取得胜利。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侃传》,默在中原,数与石勒等战,贼畏其勇,陶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 东晋的屯骑校尉郭默作战勇敢,曾与后赵的建立者石
0评论2024-01-1876
石勒重视文化
石勒重视文化石勒(295年-349年),字元良,是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的奠基人。他出生于北方游牧民族中的鲜卑族,自幼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然而,尽管他成长于战乱时期,却并不满足于仅仅追求军事胜利和国家建设,而是对文化教育与文明发展抱有极大的热情
0评论2024-01-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