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同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太后,她代替清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灭亡!
最近宫斗剧十分火热,相比于在后宫中斗得死去活来的后宫嫔妃,太后却可以稳坐不动,笑看风起云涌。所以网友戏说宫斗的终极目标不是皇后而是太后,当上了太后才表示你是最大的赢家。但有些时候,太后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至少清朝最后一位太后并不好当。
隆裕太后虽然位置一国太后,身份尊贵,但是她的一生其实并不幸福。甚至夸张点的来说,她的不幸正是从入宫的那一天开始。
慈禧太后是一位权力欲望极重的女人,在儿子同治帝去世之后,挑选光绪帝继位,继续执掌国家大权。而为了防止光绪帝威胁到自己的权利,光绪帝大婚之时慈禧太后为他挑选了自己的侄女为皇后。
隆裕太后少女怀春的嫁入紫禁城,等来的却不是丈夫的怜爱疼惜,而是丈夫的忌惮厌恶。从踏入紫禁城的那一刻起,叶赫那拉。静芬就注定成为皇帝与太后争锋的牺牲品。
相比于归属太后的皇后,光绪帝明显更宠爱站在自己这边的妃子。所以光绪帝宠爱疼惜珍妃,将自己的怜爱与疼惜全都给了她。而对于自己的正宫皇后,光绪帝却选择了冷落。
一边是丈夫,一边是姑母,静芬夹在两者之中左右为难。静芬是一位温厚的姑娘,她长相不美不得丈夫宠爱,却能自我调解,在后宫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然而静芬止步不前,命运却一样将她推到前台。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去世。偌大而破败的国家,就交到了她与幼帝溥仪的手上。
慈禧太后去世,遗诏溥仪继位是为宣统帝,叶赫那拉静芬抚养幼帝,垂帘听政。因为宣统帝还是无知孩童,所以大权交给了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并不似慈禧太后那般野心勃勃,也没有慈禧太后那样玩弄天下的手段。所以尽管她垂帘听政,但很快就大权旁落,摄政大臣载沣笼络大臣,执掌了国家权力。
隆裕太后也曾想过挽回,将清朝最后一位铁帽子王奕劻拉到己方阵营。但这股势力并不能与载沣抗衡,而且也不全受她掌控。
从进入紫禁城开始,隆裕太后就不曾过过真正幸福的日子。作为女人她没有丈夫的疼爱,没有自己的孩子。而作为一国太后,垂帘听政却不能将国家权力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是当风云惊变之时,却要由她承担罪责。
宣统二年辛亥革命爆发,腐朽的清王朝不能与新兴的势力抗衡,走向末路。在重重压力之下,隆裕太后代替宣统帝颁布退位诏书,清朝灭亡。
退位其实已成定局,就算她不颁布,清朝也不能维系多久。而当隆裕太后颁布了诏书之后,却要受到清朝旧臣的斥责。
隆裕太后自己也背负压力,觉得有愧清朝皇室列祖列宗。在众多苛责和压力之下,隆裕太后郁郁寡欢。
1913年,隆裕太后千秋万寿,到座庆贺者很少,宴会冷清,大半宗亲不肯入内庆贺。回去后隆裕太后便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去世了,享年46岁。
这就是中国最后一位太后的一生,悲戚无比,估计她最幸福的日子,应当是垂髫之时,享受父母疼爱,无忧无虑的时光吧!
“狸猫换太子”真相 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狸猫换太子”真相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所以,从《宋史》中的记载来看,历史上不存在“狸猫换太子”一事,李宸妃也没有流落到民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包拯为李宸妃鸣冤的故
0评论2024-01-26291
张居正辅政
明穆宗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张居正因为才能出众,得到穆宗的信任。公元1572年,穆宗死去,太子朱翊钧即位,就是明神宗。穆宗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明神宗即位后不久,张居正成了首辅。张居正根据穆宗的嘱托,真的像老师教学生一样,辅导年才十岁的明神
0评论2024-01-2588
老佛爷:我跪着为您开车
1901年,慈禧太后过66岁大寿,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太后,用一万两白银从国外买了一辆奔驰敞篷式小轿车,作为寿礼送给慈禧太后。这辆车的设计很精致:黑色木质车厢、黄色木质车轮,铜质车灯。车厢内有两排座位,前排是一个司机席,后排是两个乘客席。袁世
0评论2024-01-2586
北魏的分裂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曾经两次调动大军攻打南齐。由于南齐军民的抵抗,没有胜利。公元499年,南齐派兵攻打北魏。魏孝文帝带病抵抗,打退了齐兵。不久,孝文帝也病死了。魏孝文帝死后,魏宣武帝元恪继位,北魏又开始衰落。到了魏孝明帝即位,因为年纪太
0评论2024-01-2587
女皇帝武则天
唐太宗是个精明能干的皇帝,但是他的儿子高宗却是个庸碌无能的人。唐高宗即位以后,自己不会处理朝政大事,一切靠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拿主意。后来,他立了皇后武则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宫里的一个才人(一种妃嫔的称号),十四岁那年
0评论2024-01-2588
跋扈将军梁冀
东汉王朝从汉和帝起,即位的皇帝大多是小孩子,最小的是只生下一百多天的婴孩。皇帝年幼,照例由太后临朝执政,太后又把政权交给她的娘家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外戚专权的局面。有的皇帝死后没儿子,太后、外戚就从皇族里找一个孩子接替皇帝,以便他们控制政权
0评论2024-01-2576
范滂进监狱
汉灵帝刚即位的时候,窦太后临朝,封她父亲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尉。窦武和陈蕃是支持名士一派的。他们把原来受到终身禁锢的李膺、杜密又召回来做官。陈蕃对窦武说:“不消灭宦官,没法使天下太平。我已经是快八十的老人了,还贪图什么?我留在这里,只是想
0评论2024-01-2586
袁绍杀宦官
经过黄巾军起义的冲击,东汉王朝本来已经摇摇欲坠,到汉灵帝一死,外戚和宦官两个集团闹了一场大火并,加速了它的崩溃。公元189年,年才十四岁的皇子刘辩即位,这就是汉少帝。按照惯例,由何太后临朝,外戚大将军何进掌权。宦官蹇硕(音jiǎnshuò)
0评论2024-01-2587
白马盟
汉高祖晚年的时候,宠爱了一个戚夫人。戚夫人生了孩子,叫做如意,被封为赵王。汉高祖老觉得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生性软弱,怕他将来干不了大事,倒是如意说话做事很像自己。因此,想改立如意为太子。他曾经为这件事跟大臣们商量过,但大臣们都反对,连他一向敬
0评论2024-01-2597
司马光写《通鉴》
王安石罢相以后,宋神宗还把王安石定下的新法维持了将近十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死,年才十岁的太子赵煦(音xù)即位,就是宋哲宗。哲宗年幼,由他祖母高太后临朝。高太后是一向反对新法的。她一临朝,就把反对新法最激烈的司马光召到东京担任宰相。
0评论2024-01-2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