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豪杰并起,士人大多追逐功名,各奔其主,但还有一部分隐士隐居山林,他们淡泊名利,往往不肯轻易投靠他人,诸葛亮就是最好的例子。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让诸葛亮走红,自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以后,他便为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世人眼中的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但是,就算诸葛亮再神机妙算,他还是没能完成大业,甚至一度遭到后主刘禅的猜忌,最后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一死,蜀汉很快就被曹魏所灭。
其实,有一个人比诸葛亮更厉害,他早已看清汉末局势,清楚知道未来的走向必定是大统一,却一生都未曾出仕。更为关键的是,他早就看出诸葛亮的结局,却始终未曾道破,反而将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让诸葛亮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自己却声名不显。
此人名司马徽,字德操,世人称之为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的隐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
司马徽一共给刘备推荐了两个人,除了诸葛亮,另外一人就是庞统。当时庞统听说了司马徽在颍川,于是赶了两千里路去拜访司马徽。庞统见到司马徽的时候,司马徽正在采摘桑叶。庞统对司马徽说:大丈夫处世,就应该位尊权贵,哪有
像您这样做妇人的事呢?
司马徽淡然一笑,答道:您只知道走小路会更快一些,殊不知小路更容易迷路。这世上哪有只有坐豪车,住豪宅才算是与众不同的道理呢?
庞统说:我来自偏远之地,早就听闻了您的名声,如今前来一探究竟,果然名不虚传。
随后,庞统便和司马徽一起交谈,司马徽盛赞庞统为南州名士之首。有了司马徽的这句广告,庞统随之而出名。
司马徽是真的淡泊名利,但也是最有效的保命之法。刘表任荆州牧的时候,也听说了司马徽的大名,世人都说司马徽是天下奇士,他便上门去拜访。司马徽虽隐居在家,却洞悉世间之事,对各个大人物也都有一番了解,他深知刘表心胸狭隘,一定不能容许擅长谋略之人的存在,所以就故意表现出一副只有平庸之才的样子,刘表见他和普通书生无异,就没有杀他。
后来,依附于刘表的刘备也来拜访司马徽,司马徽对刘备说:一般的士人哪能认清时势,那些能分清天下大势的人才是俊杰!
刘备忙问:那您认为谁可以称作俊杰?司马徽就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司马徽深知诸葛亮有惊世之才,但他也知道三国之后必将统一,而刘备和诸葛亮不会是胜利的那一方,所以他并没有选择跟随刘备。但是,惜才之心又让他不忍心看到诸葛亮一直沉寂下去,最后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估计也是看刘备和诸葛亮气场比较合得来吧。
刘备在拜访完司马徽以后,紧接着就去三访诸葛亮了,最终刘备的诚意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答应出山,助刘备一争天下!
司马徽晚年时候为曹操所获,但年事已高的他不久就病逝了,曹操想重用都来不及,这也是曹操心中的一大憾事!
司马光教子
司马光自己很爱书,还教育他的孩子爱书。有一次,司馬光看到儿子司马康读书时用指甲抓书页,就愤怒地对儿子说:“书籍让我们学到那么多的知识和道理,你不但不爱惜它,还用指甲破坏它,真是太不懂事了!”儿子连忙认错,司马光见他态度诚恳,就原谅了他,还
0评论2024-01-2579
刘禹锡游玄都观
王叔文实行改革的时候,不但一批宦官恨王叔文,还有不少大臣嫌王叔文地位低,办事专断,也对他不满,到了唐宪宗即位,大伙都纷纷攻击王叔文。原来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八个官员,都被看作是王叔文的同党。宪宗下了诏书,把韦执谊等八个人一律降职,派到边远地方当
0评论2024-01-2593
五丈原
公元229年四月,吴王孙权正式即位称帝。蜀汉大臣大多数认为孙权称帝是僭号,要求跟东吴断绝盟好关系。诸葛亮却认为,蜀汉眼前主要对手是魏国。他坚持和东吴保持联盟,继续准备北伐。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出兵祁山。魏国派了一个大将司马懿和张
0评论2024-01-2575
司马懿装病
诸葛亮死后几年里,蜀汉对魏国只采取守势。魏国的势力强大起来了,但是它的内部却发生了动乱。魏国的大将司马懿,出身大士族地主。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曾经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那时候,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意应召,但是又不敢得罪曹操,就假装得了风
0评论2024-01-2582
司马昭的野心
司马懿杀了曹爽,过了两年,他也死了。接替他职位的是他儿子司马师。魏国大权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手里。大臣中谁反对他们,司马师就把他除掉。魏少帝曹芳恨透司马师。有人曾经劝曹芳撤掉司马氏兄弟的兵权。但没有等曹芳动手,司马师已经逼着皇太后,把
0评论2024-01-2590
邓艾偷渡剑阁
司马昭害死了魏帝曹髦,认为内部已经稳定,决心大举进攻蜀汉。那时候,接替诸葛亮的大臣蒋琬、费袆都已死去,蜀汉担任大将军的是姜维。姜维有心继承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几乎每年都出兵攻打魏国,但是蜀汉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弱,姜维不但不能够取得胜利,反而白白
0评论2024-01-25100
白痴皇帝
晋武帝和他祖父、伯父、父亲都是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可是他的儿子——太子司马衷偏偏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低能儿。朝廷里里外外都担心,要是晋武帝一死,让这个低能儿继承了皇位,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有些大臣想劝武帝另立太子,但是不敢明说。有一天,在晋
0评论2024-01-2582
八王混战
晋武帝认为魏朝的灭亡,是因为没有给皇族子弟权力,使皇室孤立了。所以,他在即位以后,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每个王国都有自己的军队;王国里的文武官员,都由诸侯王自己选用。他以为这样一来,有许多亲属子弟支持皇室,司马氏的统治就可以稳固了。哪里知道这
0评论2024-01-2572
桓温北伐
陶侃平定了苏峻的叛乱以后,东晋王朝暂时获得了安定的局面。这时候,北边却乱了起来。后赵国主石虎(石勒儿子)死了以后,内部发生大乱,后赵大将冉闵称帝,建立了魏国,历史上称为冉魏;鲜卑族贵族慕容皝(音huǎng)建立的前燕又灭了冉魏。公元352年
0评论2024-01-2596
陶渊明不折腰
淝水之战以后,谢安趁前秦崩溃的时机,派谢玄收复黄河流域大片失地。可是晋孝武帝却重用他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竭力排挤谢安,使谢安不能施展他的才能。到了谢安一死,东晋政权落在昏庸的司马道子手里,东晋的朝政就越来越腐败了。公元399年,晋安帝在位的
0评论2024-01-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