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探望一段爱情

2024-01-23 04:38480

年过80的法国人李丹妮,50多年前在中国与小她一岁的袁迪宝相恋,不久后分离。“文革”中通信中断,两人唯一的联系是按照当年的约定共同注视天边的金星。她终身未嫁,一直到两年前重逢,已是耄耋之年的李丹妮才披上嫁衣,成为袁迪宝的新娘。

这个故事,两年前很多媒体报道过,前几天,我去探望了这对拥有着童话般爱情的老人。

袁迪宝的胡子已长至胸前,头发也掉光了,但当丹妮说起当年相恋时唱的歌,耳朵几乎失聪的他立刻喜洋洋地唱了起来。那一刻,丹妮握着他的手看着我笑,带着女人间那种“你看他”的爱意。

我问丹妮:“你有时候会不会想埋怨,等了这么多年,却等来一个吃饭时胡子上都会沾满米粒的老家伙?”她说:“我没有这个权利,因为我并没有为他做过什么。”袁迪宝听不清她说什么,只一边用自己的额头顶着她的额头说“不要说啦,辛苦啦”,一边笑嘻嘻地拍着她的脸。

丹妮想让他跟自己回趟法国,袁迪宝赖得像稀泥:“老喽,不能动了,也认不得路了。”

丹妮说:“我希望你陪我。”

“对呀,你是希望,但是我心有余力不足……”他自己也知道心虚,“我去游泳,游一个小时都没问题,但如果慢吞吞地走来走去就很累了。”

丹妮撒娇:“如果我回法国,你会不会想我?”“当然想你,我都想了50多年,两万多个日日夜夜了。”袁迪宝的小甜嘴儿很轻松地摆平了此事。

每天晚饭后,袁迪宝都拉着丹妮一起看金星。那一刻,袁迪宝脸上有着20多岁时陶然忘我的欢喜,李丹妮眼中充满当年注视他的满腹柔情。

这样的爱情和信念,很多人青年时代都曾有过,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消失了。而李丹妮是一个在众人穿黄布军装的时代一直穿旗袍的老师,是一个宁可在修道院终老也不会因为孤独接受男人爱慕的女人。也正因为此,她才有这样的人生——没有怨恨,不认为自己有所牺牲,只是忠于自己的内心。

她选了林风眠送她的画当自传封面,那是一只逆风的大雁,朝着自由的方向飞翔。她说这是她的命运,会一生都向着抵抗力最大的方向前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义犬“太子”
义犬“太子”丹妮拉·保兰姬一打开卡车的门,爱犬“太子”就飞速地从车里跳了出来,快乐地摇着尾巴。今天她们想在犹他州后面的山上沿着崎岖的山路上进行耐力跑训练。当丹妮拉做准备活动的时候,“太子”不时地用鼻子蹭着主人的腿,还抬起头盯着丹妮拉,好像在

0评论2024-01-2250

半生守望,一世情缘
半生守望,一世情缘邓琼马志丹他们,已是耄耋老者,却是新郎新娘曾经你侬我侬,也曾劳燕分飞五十五年并非短暂欧亚两端绝非咫尺断不了的是那条魂牵梦绕的———情丝他俩不是黄昏恋———虽然今年9月26日在厦门结婚那天,中国新郎袁迪宝已经82岁,中法混

0评论2024-01-2258

长裙过踝半厘米
丹妮是我同事柯明的女儿,15岁,每天放学跑过一条街来我办公室找她妈妈取钥匙。我很奇怪,这么费事,为啥不配一把钥匙给她?柯明用不容置疑的目光看了我三秒钟说:必须这样做啊!她有钥匙,你怎么掌握她?有一天,丹妮来取钥匙时,柯明正好去上课了。钥匙她

0评论2024-01-2035

只要想,就可以独立
30岁真的不是世界末日,我仍可以伸手够我想要的东西,比如说独立,比如说爱情。 还能守得住“马其诺防线”吗 易洪拿房产证回来,我翻看了一眼,便把它扔到茶几上,转身进了厨房,把锅碗瓢盆摔得砰砰响。我以为他会进来看看怎么回

0评论2024-01-1939

迷失在森林中的七天
笑对迷途第三天 5月下旬的一个星期二下午,美国怀俄明州和罗拉多州边境的山区里,44岁的苏·诺玛把黑色背囊卸下,放在松针如席的地上。“有点不对劲,”她对10岁的女儿丹妮说。 母女俩已经在这山区里走了3天。

0评论2024-01-1958

火柴人朱迪
在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住着一群特殊的人。它们就是红脑袋、细身子的“火柴人”。绝大多数火柴人都跟木头一样,喜欢一动不动地呆着。朱迪却不一样—这个喜欢胡闹的孩子,总是和大人唱反调。它爱爬高高

0评论2024-01-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