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争与不争

2024-01-23 04:13430

争与不争,是两种生活态度,也是人生各个阶段的不同标志。虽然因人心性而异,却往往会随着人生脚步出现殊途同归的结果。

少年人爱争,吃饭时争美食,学习时争第一,一道题会争得忘记错对,一句话会争得面红耳赤。争来争去,多半偏离了争的初衷,从一个话题偏离到另一个话题。少年心性就是如此,在乎的不是争的结果,而是争的过程。而就在争的过程中,少年心性得到了磨砺,成长也就在无处不在的“争”之中,得以拔节生长。

青年人更爱争,叛逆期的标志就是无休止、甚至无道理的争,无关对错与是非,似乎是别人认可的,他就总要反对;别人反对的,他就总会认可。尽管每一个人都似乎把结果看得无比重要,但青年人的争往往是一种无疾而终的“争”,结果无论如何都可以很快被接受,因为青年人看重的永远是下一个要争的事物。

中年人的“争”少了火药味,却多了危险性。这是种无声无息的争,却也是最注重结果的争。争的过程变得不再重要,因为它都是为结果服务的。经历过现实的重重考验,中年人心性渐渐平和,目的性更加明确,对于“争”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虽然仍是喜欢争,却不再怒其不争,而是为这争赋予了更多的智慧。此时的“争”,其实就是一个人一生成就高低的关键。

及至垂垂老矣,“争”的心便彻底淡了。此时,“不争”渐渐浮出水面,对人对物都变得平和淡定,能接受一切是非,也能包容一切对错。此时,人的一生已走过大半,行走过万水千山,历经红尘沧桑,也终于明白了“不争”也是一种“争”。因为不争,所以才争来了平静平安;因为不争,所以才争来了辽远深邃;因为不争,在争中失去的一切都会再次得到,在争中曾得到的一切也会迸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不争,或许是一种“争”的升华。又或许,只有明白了这一点,人生才能真正拥有一种隽永而美满的幸福。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栽种心性
虫鸣声里的田野无灯无光,是凝固在记忆深处的故乡之影走近了我。半轮明月的天空高远幽深,几颗稀星点缀了夜的静默。一切都是那么风清气爽。在龚珗如花似水的歌声里,我数十年来第一次有精神地坐在书桌前。与友轻聊两句腐化的世间,细细地看几页书之后,宁静便

0评论2024-01-2362

中国古语中的十大智慧
在中国国学文化中,经典的名句比比皆是;这些经典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人品质和内涵的一种代表,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这十句最具智慧的国学精语。1、上善若水,处下不争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

0评论2024-01-2181

远离琐碎,抵达辽阔
一个人陷于多深的琐碎,就会有多促狭的格局。 琐碎分割了生活,生活拂乱了心性,心性拖垮了格局。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了,最后殃及的,是整个人生。 一粥一饭有暖凉,一朝一夕有烦扰,一交一往有嗔怨,一求一取有得失。凡尘自有俗事,深邃磅礴的世界,都是从粗

0评论2024-01-1932

不翼而飞的故事
《管子·戒》:“不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无方而富者生也。”故事如下: 齐桓公想就自己出游的事征求管仲的意见,便问道:“我这次出游,想要东起芝罘,南至琅邪。司马提出意见说,也要像先王的

0评论2024-01-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