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一个女人的失踪

2024-01-22 23:44510

一个女人的失踪

8月的巴黎,空气里渗透着一切的美好——声音、芬芳、颜色以及思想,世界各地拥入的游客也让这座着名的欧洲城市换上了假期的心情和颜色。

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的卢浮宫每年接待几百万名前来参观的游客,这个季节通常是卢浮宫比较繁忙的时候。在攒动的人群中,很难辨别出哪些人是为《蒙娜丽莎》专程而来。但是,如果说卢浮宫是艺术品爱好者必去的朝圣地,那么《蒙娜丽莎》油画前络绎不绝的人群宣告着卢浮宫中朝圣的焦点所在。

失踪

只有零星的工作人员偶尔走过空旷的大厅。

这座世界闻名的博物馆里珍藏着大量珍贵的艺术藏品。即使是闭馆日,卢浮宫的维护总监皮奎特也没有放松警惕,巡视到《蒙娜丽莎》时,钟表的指针指向7点20分。

皮奎特和助手离开了《蒙娜丽莎》。一扇壁龛的门被缓缓推开。

卢浮宫里有很多隐藏的壁龛,通常用来存放画架和画布。这一次,从壁龛里走出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男人径直走向《蒙娜丽莎》,取下后动作利落地拆除画框,将画卷夹在臂下,从容不迫地离开了卢浮宫。

8点35分。巡视中的皮奎特发现原本挂放《蒙娜丽莎》的墙面空了。他朝助手耸了耸肩:“上头把它挪走了。大概他们觉得我们会把它偷走呢。”

第二天,卢浮宫开馆。

画家路易?贝胡来为卢浮宫内的《蒙娜丽莎》临摹草图,发现那面墙上空无一物,遂去询问保安。保安想了想,说:“大概是被送到照相工作坊摄影去了。”性格执拗的路易?贝胡一再追问何时归还,保安只好去找摄影师。摄影师的回答是未曾拿画,或许是被拿去清洁了。最后,保安不得不通知一位负责人。于是,疯狂的寻找开始了,最终人们发现,《蒙娜丽莎》丢了!这时,距离画卷被带出卢浮宫已经过去了24小时!

卢浮宫内竟然发生了盗窃案,被窃的是《蒙娜丽莎》!媒体顿时沸腾。号称当时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巴黎人报》刊登了《蒙娜丽莎》的巨大照片,配以头号大标题:“佐贡达夫人逃离卢浮宫”,标题下是讽刺性评论:“我们还有画框。”媒体对失窃案连续报道了近3周,社会各阶层被报道所吸引。1911年,法国盛夏罕见的酷暑、法德之间的危机,乃至已在敲大门的欧战都被人们置于脑后,民众激烈批评国家行政管理人员失职,指责名画失窃是因为卢浮宫被卖给了犹太人……依照惯例,法国社会上的辩论从失窃案牵扯到殖民主义、种族歧视、政教分离等等大题目。与此同时,人们热议盗窃者是一位大不一般的高手达人。警察甚至怀疑是诗人阿波利奈尔和画家毕加索,因为毕加索在这次失窃案发生一年前,曾从为阿波利奈尔帮忙的一个男人手中买过从卢浮宫偷出来的艺术品,为此,阿波利奈尔被拘留了7天,毕加索也接受了审问。

着名犯罪学家贝迪雍在被卸下的玻璃框上发现了一个左手大拇指指纹:警方曾经采集过《蒙娜丽莎》盗窃者的指纹,只需进行简单的对照即可真相大白。但是这个重要线索却被目标集中在极具作案手段的艺术品国际犯罪集团、“拥有两千条线索”的警方忽视了。

真相

就在警方疯狂地在国际大盗身上用放大镜搜寻任何可能的蛛丝马迹时,《蒙娜丽莎》则安静地沉睡在巴黎第10区的圣路易斯医院大街一间有着双层地板的房间地上的一个箱子里。带《蒙娜丽莎》来这里的人是文森佐?佩鲁吉亚。

1910年10月,卢浮宫决定将馆内所有的重量级名作配备防盗玻璃罩,遂招募了数名技艺高超的匠人,在这批人中,就有文森佐?佩鲁吉亚。他是意大利人,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怀,一直想将本国的国宝《蒙娜丽莎》迎回家,遇此千载难逢的良机自然不肯错过。他参与了名画防盗玻璃罩的安装工作,因此解除自己安装的玻璃罩易如反掌。为了当发生火灾之类的意外时方便取下,《蒙娜丽莎》被固定在4个挂钩上。卢浮宫的以防万一进一步为佩鲁吉亚创造了可乘之机。

1913年,佛罗伦萨艺术品商人阿尔弗雷多,格里收到了一封署名为“李奥纳多”的人的信,信中说,《蒙娜丽莎》应该重新回到她的家乡。格里找到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总监乔瓦尼?波奇,波奇拥有一套来自卢浮宫的图片,上面详细标注了《蒙娜丽莎》原作背后的一些标记,这是赝品制造者不太可能注意到的地方。

当天,一个衣着整洁的男人出现在格里的画廊,格里表达了对画作真伪的担忧。男人重申交易的绝对是真品,画作是他亲自从卢浮宫中取出,但并不透露“取画”的具体细节。格里验货时,在《蒙娜丽莎》的背面发现了卢浮宫的编号和印戳。他异常激动,但强迫自己平静下来,提出需要到乌菲兹美术馆做进一步检测。美术馆通过对照卢浮宫拍下的《蒙娜丽莎》的细微裂纹的鉴定——由于风化等原因,在特定位置造成的小裂纹很难仿造——最后得出结论:这就是从卢浮宫失踪的《蒙娜丽莎》。

在佛罗伦萨受审时,文森佐?佩鲁吉亚坚称自己是基于爱国心,要将“被拿破仑强夺”的国家珍宝归还意大利。事实上,《蒙娜丽莎》是比拿破仑早了近300年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所得(有推测是达?芬奇在法国时从他那里得到,或是在达?芬奇去世后从其继承人处得到)。佩鲁吉亚像一个头脑简单且比较冲动的年轻人,与这件惊世大案似乎有些不相称。但是,佩鲁吉亚的爱国之名却赢得了意大利国民的广泛同情,最终他被判处了意大利法律规定的最少刑期,只坐了7个月零9天的牢,入狱期间还享受了很好的待遇。此案若在法国审判,他或许会被判十几年苦役,且放逐外岛。

意大利政府很肯定地向法国保证,一定把这幅画归还给法国。但是一些意大利的民族主义者对此表示出极大的不满,并且把佩鲁吉亚当做民族英雄看待。当他服刑结束被释放出来的时候,人们欢呼着去迎接他。

《蒙娜丽莎》在意大利巡展两周后,被送回了卢浮宫。由意、法两国外长当着全世界人民的面,举行了盛大的交接仪式。法国更是将《蒙娜丽莎》的回归称为“国家的重生”,为此将全国商品降价40%以示庆祝。全法民众举国欢庆,《蒙娜丽莎》的法国国宝地位由此奠定。这次事件后,《蒙娜丽莎》除去过美国和日本外,极少参加巡回展出。

意大利人希望在2013年,也就是《蒙娜丽莎》上一次现身佛罗伦萨一百年后,将这幅画作再次在佛罗伦萨展出,但是这个愿望或许很难实现。卢浮宫油画部门负责人文森特?波马瑞德说:“任何移动都会给这幅画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达·芬奇:密码一样的人生
1482年,米兰大公鲁多维柯斯弗查收到了一个陌生男子的来信。31岁的男子在信中列举了自己的各种才能,自称专长的领域包括桥梁与灌溉渠道的修建、军事武器与军事建筑的设计,以及绘画和雕塑。为了得到大公的聘用,他在信末还表示,可为大公的父亲塑造一座

0评论2024-01-2580

梦幻中的蒙娜丽莎
小张是一个美术老师,业余时间喜欢搞一下创作,兴趣来了还会把作品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最近,他一时心血来潮,把一幅大学时期的人体画放到了博客上。博客的点击量是上去了,但一不小心这事却让老婆丽娟晓得了,一时间不依不饶地追问小张,那女的是谁,为什么

0评论2024-01-2247

向缺陷挑战
菲尔·韩森酷爱点画创作。一天早晨,他感觉自己的手明显有些颤抖,画笔下的点都变成了小蝌蚪,直线也变成了曲线。而医生的检查结果——“永久性神经失调”,更是让他不得不选择放弃绘画。3年后,菲尔·韩森发现自己对点画根本无法忘怀,于是他再一次走进医院

0评论2024-01-2241

蒙娜丽莎微笑背后
1500年4月,在米兰的王室贵族中声名显赫的达·芬奇回到故乡佛罗伦萨。当时的贵妇人都以让达·芬奇绘制肖像画为荣耀,因为他是画家中能使人的肖像看上去既栩栩如生,又美丽漂亮的高手。也因为他那挑剔的画笔,很少有人能够得到如此殊荣。为了往自己的脸上

0评论2024-01-2252

沙漠玫瑰的等待
女友深夜来电,声音委顿,说今天是她生日,30岁了,终于配得起“云英未嫁”这几个字了。我未来得及安慰她,自己却已经被她的情绪感染了。岁月从身体里不断偷走水分,再不是能掐得出水的年纪了,女人如花,也有花期,在好的季节却碰不到对的人,我为她抱憾。

0评论2024-01-2149

流泪的蒙娜丽莎
一这天,巴洛克酒吧的啤酒小姐李思思走进一间包房推销酒水,十几分钟后泪流满面地跑了出来。一个染着黄头发的青年对闻讯赶来的经理大喊大叫:不就是拉拉她的手吗?至于这样吗?假清高!你看她把我的脸挠的一袭白裙的李思思坐在吧台前的高脚椅上哭得很伤心。李

0评论2024-01-2038

老君岩的微笑
泉州清源山,山不高而时见云雾缭绕,横柯上蔽,疏条交映。虽不窥谷忘返,但也望峰息心,俗世皆在天外,万虑不上胸襟。但当我下山站在老君岩前,心灵的迷雾却缥缈起来。 老君岩位于清源山南麓,是现存最大的老子造像,被称为老子天下第一。像高5.

0评论2024-01-2042

在花生和稻草之外
杨先生应邀来我校讲座,热烈的掌声说尽了学子们对这位画家的无限敬慕之情。 杨先生是个有趣的老者。他讲座的开场白既令人哗然捧腹,又令人泫然垂泪。从那个讲座出来,许多同学都对艺术着了迷。 老先生甫一登台,就尖着嗓子模仿一个孩子的口

0评论2024-01-2039

《蒙娜丽莎》失而复得之谜
《蒙娜丽莎》是一幅闻名于世的人物油画,出自画家达·芬奇之手。画中人物蒙娜丽莎微微开启的双唇和嘴角的微笑,充满温情的双眸,扶靠在椅背上交叠着的柔若无骨的双手,在暗色调的衣服和幽远背景的衬托下给人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无论你站在她的正面还是两侧,她

0评论2024-01-2034

达芬奇的故事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人类智慧的象征。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5岁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同时还能即席作词谱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场的人赞叹不

0评论2024-01-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