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借猪粮
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得冷。养猪专业户王老汉蜷缩在火盆前,不敢出门。
忽然,狗叫。
王老汉极不情愿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他打了一个激灵。王老汉哆哆嗦嗦地来到院子里,没见到任何人,可狗还在叫。
王老汉来到猪圈前,总数60头猪连毛发都没少一根。那狗为啥叫呢?仔细查看下,王老汉发现,装有喂猪的苕片大饲料少了一袋!
王老汉立马来了精神,他赶紧回到屋里,拉上三十出头的儿子金华出来寻找。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院子里从院门到饲料库、从饲料库到院门一来二去的各两行脚印清晰可辨。金华说:“咱们按脚印去追那偷饲料的!”王老汉说:“这是一个人的脚印,咱俩去追,可以对付,铁证如山,看他如何狡辩。”
父子俩一前一后顺着脚印一口气追到了蜡子山矿区宿舍。脚印通到一间砖房的门前没了,别的砖房都熄了灯,只有这间房没有熄灯。
真是胆大包天!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王老汉这样想。
窗是玻璃窗,玻璃窗的玻璃上,结满了冰花。左下角的一块玻璃没了,糊上了报纸。
王老汉用舌头舔湿了窗户纸,用手指轻轻一捅,报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孔:一个黑黑瘦瘦的中年汉子,坐在屋里的矮凳上,他的头上还冒着热气。那袋装有红苕片的大编织袋,赫然放在他的面前。床沿边坐着一个双手笼在衣袖里的老头儿,床梢的被子下露出一个小脑袋,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这个黑汉子的对面。
王老汉父子猫着腰蹲在窗户外,连大气都不敢出,倾听着屋里的动静。
“粮,借来了,这就是,红苕片,100斤。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去熬苕片汤!”汉子的声音。
“妈,快熬,我饿坏了,我要吃苕片汤。”小孩儿的声音。
“亚龙,这粮是咋借来的?”老人的声音。
“爹,我事先写好了借条,借条压在袋子下。”汉子的声音。
王老汉一愣,心想,我怎么没注意到那借条!真有?
“这不是偷吗?你自打从娘胎里出来,这是第一次做贼。也好,留下了借条,人要凭良心。但借粮容易还粮难哪!矿上不开工资,啥时候能还上?”老人的声音。
“爹,这个我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还有双手。到春天矿上如还不能开支,我就到农村去帮工。听说王老汉人厚道,日子也过得殷实,不然我干吗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帮他干活儿,用工钱抵粮钱……”汉子的声音。
“快走!”王老汉在心里喊。他拉起儿子往家里赶。进了院子,王老汉急奔饲料库,果然发现了那张借条:
家里无米下锅,借一袋红苕干片,春天还。蜡子山矿区吴亚龙,立此据。××年×月×日。
上面还有一个用墨水作印泥盖的“吴亚龙”的私章。
太阳从山上露出头来,大地红装素裹,一片灿烂。
吴亚龙推开屋门,见门口堆了一些东西: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大块猪肉、几条鲜鱼和一袋冻豆腐……吴亚龙像见到了天外来物似的翻来覆去地找,竞找不出一张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
靠山屯的神猪
这王家乡靠山屯最近可算是出了名了,就因为网上出现的一段视频,但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这段视频里的主角竟然还不是人!“乡长,乡长,这下咱们乡可算是出名了!”乡政府大楼里,马秘书一边兴奋地大叫,一边风急火燎地推开了李乡长办公室的大门。办公室里,肥
0评论2024-01-2231
王老汉的债
王老汉已八十二岁了,可还是常年在地里劳作。太阳还是火辣辣的,没有丝毫温柔些的迹象。如今春收刚过去,王老汉又要忙着犁田,施肥,种上几亩稻米。王老汉牵着那只伴了他几十年的老黄牛,带上耒耜,弓着腰,眯着满是沟壑的双眼看着前方,缓缓走向田里。老黄牛
0评论2024-01-2250
破损的借据
王老汉早年丧妻,为了不给城里的儿女们添麻烦,他独自一人住在乡下。这天,王老汉去赶集,将家里喂的大肥猪卖了。回家的路上,他被堂兄的儿子二癞子拦住了。这个二癞子,整天就知道赌钱,是个人人提起都摇头的主儿。二癞子着急地说:“叔,前几天,我找人弄了
0评论2024-01-2244
穷老汉出行记
王老汉工作多年,外出的次数虽然不多,但是也是不少的。外出的过程中,因为是因公出差,也没有遇到让他感到太困难的事,外出时多数都是开车去的,偶尔不开车去,也是买的直达的车票或机票直接往返的。他职位不高,也算一个单位的领导,必要的出差条件还是能满
0评论2024-01-2237
俩老汉种瓜
有个瓜农李老汉,他种出来的瓜又大又甜。常常上报纸上电视,很多人找他介绍种瓜的经验。李老汉的邻居王老汉也是个瓜农,可是他种出的瓜又小又涩,常常卖不出去。王老汉看见电视上的李老汉眉飞色舞地在讲解着种瓜经验,他轻蔑的“呸!”了一声说:“真能得瑟,
0评论2024-01-2261
王老汉分家产
一年过半百的王忠老汉,老伴早年去世,留下一儿一女,儿叫兴达,女叫兴梅,他含辛茹苦养大,分别成了家。儿女成家后,王忠独自生活,虽然还有五年才满花甲,却得了冠心病和糖尿病,每天被病魔缠绕,不知自已还有多少时日,他决定及早把家产分给儿女算了。一天
0评论2024-01-2258
老汉与河神
王老汉四十多岁,普通工人,育有一儿一女,儿女都有出息,儿子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闺女就考上大学。都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偏巧他家就来个双喜临门。就在女儿考上大学这节骨眼上,儿子要结婚,彩礼钱要十万元整。王老汉一听儿子说的彩礼数,顿时觉得头发
0评论2024-01-2236
卖刀记
大清康熙年间,云蒙山里有很多铁匠铺,东头的王老汉世代都是铁匠,到他这代,由于铁匠多,挣不了多少钱。于是,他常带着十二岁的孙子王小靴去城里的万全刀具店送货,刀具店牛老板很喜欢他们的产品。但更多的时候,他爷俩带着刀具自己进城摆摊卖刀具、铲子等铁
0评论2024-01-2127
三郎草
在我们老家,坡上有很多叶子细细长长的草,听大人讲那叫三郎草,是用来喂牛羊的。至于为什么叫三郎草,听说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在一座山脚下,有个村子,在村西头有个王老汉,家里有三个儿子,大郎,二郎,三郎。据说是这里的人一直靠放牧为生。这一年。
0评论2024-01-2054
医人
王老汉病了,病得很严重。但李大夫对他还是爱理不理的。“咔”的一声,门开了,进来一个患者。一个红包送上来,李大夫顿时眉笑眼开,热情地迎上前,把王老汉扔在一边。王老汉等了一个又一个,可似乎永远都轮不到他,终于忍不住了:“李大夫,什么时候……”李
0评论2024-01-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