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生命中的水晶球

2024-01-22 23:00600

生命中的水晶球

老赫贝尔是小城著名的医生,在小城居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诊所经常门庭若市。他死之后,人们就把希望寄托在他儿子小赫贝尔身上。小赫贝尔是留美的医学博士,想来医术一定超过老赫贝尔。可是令人们失望的是,小赫贝尔从来不替人看病,还把父亲的诊所关了。问他为什么?他也不回答。人们怀疑他根本就不是什么医学博士,尤其是他的邻居,见到人就说:“什么狗屁医生,他连我家的猫都治不好呢!”

一年后的一天,突然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小城人们对他的看法。那是5月的一个傍晚,一支送葬的队伍缓缓地向城门走去,死者是银行董事长皮列尔先生。走在队伍前面的高个子是林克医生,他为董事长治过10天病,获得了5000美元的报酬。林克医生很高兴,在董事长生命最后的几天里,居然给了他那么高的酬金,尽管他没有治好董事长的病。还有一个很高兴的人是董事长的妻弟奥斯卡,他已获悉姐夫在遗嘱里赠给他50万美元。走在棺材后面的是银行董事会的成员,这些人心里也很高兴,显而易见,他们当中将会有一人出任董事长。唯独有一个人心情沉重,那就是董事长最忠诚的朋友,啤酒厂厂长凯依克。董事长曾答应过他,为他的啤酒厂注入100万美元资金。可是资金还没有到位,董事长却先走了。

送葬的队伍徐徐来到城门口,城门洞又弯又长,要在这里换灵车出城。就在抬棺材的小伙子想把棺材放到灵车上时,发生了意外。棺材突然往下沉,一头撞在地上,“砰”的一声,棺材盖被震开了。死尸虽然还留在棺内,但右手被震出了棺外。全场人都惊呆了,霎时鸦雀无声,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董事长那纹丝不动的脸上。恰在此时,赫贝尔博士不知从什么地方散步归来,正好经过棺材旁边。他下意识地握住死人的那只右手,似乎感觉到什么,两眼盯着死人的脸,又伸手去翻死人的眼皮。此时奥斯卡不耐烦了,粗暴地说:“喂,你想干什么?为什么不把他的手放好,难道还不肯让死者安息?”

赫贝尔博士突然大声喝道:“胡说!这人还没死!”

林克医生生气地说:“你才是胡说!你疯了!”他没治好董事长,怕自己的声誉受到影响,巴不得赶快让葬礼结束。

奥斯卡更担心遗嘱里留给他的50万美元化作泡影,跟着说:“你不是在跟我们开玩笑吧?你凭什么说他还没有死?”

在场所有的人都对赫贝尔博士十分不满甚至是愤怒,只有啤酒厂厂长凯依克怀着一线希望对赫贝尔说:“他真的没死?我们该怎么办?”

赫贝尔说:“他只是麻木呆滞了,你们赶快把他抬到一个屋子里,让我来试试,看能不能救活他。”凯依克立刻和几个青年人一起把棺材抬进附近一家客店。赫贝尔吩咐不要让闲人进到客店里。

过了一会儿,凯依克喜形于色地跑出来对众人说:“赫贝尔博士完全有把握使董事长起死回生。真神啊,我已经摸到董事长的脉搏在跳动,他不会死了。”

晚上10点,一辆救护车开到客店门口,两个护士把恢复了呼吸的董事长抬上了救护车。赫贝尔、凯依克也跟着上了救护车,飞快地驶向附近的一所医院。

两个月后,董事长皮列尔又正常上班了。他逢人就说,赫贝尔真是神医,我们以前都误会了他,他是我们小城的骄傲。报社记者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新闻,很快以整版篇幅报道了赫贝尔的事迹。一时间,赫贝尔成了小城的名人。政府官员和许多大款都想请赫贝尔做私人医生,但都被他一一拒绝。小城的居民也纷纷上门请他看病,可他依然和从前一样,一个也不看。这下人们真的糊涂了:他有那么高明的医术,究竟为什么不愿替人看病呢?这成了小城人们心中的一个谜。

一天晚上,凯依克来到赫贝尔家。他笑着问年轻的博士:“你为什么不愿替人们看病?”

赫贝尔说:“人各有志,我不想当医生了。”

凯依克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水晶球,说:“你认得这个水晶球吗?”

赫贝尔眼睛一亮,这是他在留学期间送给女朋友的,那上面有一个独特的标志,就是球面有一朵红色的花瓣。于是他惊奇地说:“你从哪里得到的?”

凯依克说:“这个你别管,先告诉我这个水晶球是怎么回事?”

赫贝尔犹豫了片刻才说:“这是我在美国留学期间送给一个女孩子的,可惜她后来死在了手术台上。”

凯依克说:“你还记得那个女孩子的模样吗?”

赫贝尔说:“当然,我经常在梦里见到她。”

凯依克说:“那就好,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赫贝尔犹豫地说:“不会是病人吧?”

凯依克说:“当然不是。我已经知道了你不愿替人看病,怎么还会带你去见病人呢?”

赫贝尔说:“那好吧,不过你得把那个水晶球还给我。”凯依克说:“这个嘛,等会再说吧。”

凯依克把赫贝尔带到自己家里,然后对着楼上拍手说:“凯丽,我把客人带来了,你还不下来吗?”

赫贝尔抬头,只见从楼上走下来一个身材高挑、青春美丽的少女。他顿时惊呆了,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如此相像的少女,简直和尤丽丝长得一模一样,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凯依克笑着说:“这是我的女儿凯丽,你们谈吧,我还有点事。”说完就走了。

赫贝尔愣在那里,凯丽微笑着说:“赫贝尔博士,你还记得三年前5月18日那一天吗?”

赫贝尔一怔,像一记重锤敲在他心上。他怎么会忘记那个日子呢?就在那一天,他给心爱的姑娘尤丽丝做手术,结果尤丽丝死在了手术台上。从此以后,他发誓不再做医生。回想这一切,赫贝尔痛苦地说:“我怎么会不记得呢?那是一个灰暗的日子,我在大学里苦恋了三年的女友死在手术台上,而那个手术恰恰又是我做的。”

凯丽说:“你很思念她是吗?你是不是还爱着她?”

赫贝尔说:“当然,她是我生命中的鲜花,没有她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我想问一下,我送给她的水晶球怎么会在你父亲手里呢?”

凯丽说:“其实,尤丽丝并没有死。”

赫贝尔大吃一惊,连忙问:“你说的是真的?那么她在哪里呢?”

凯丽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赫贝尔惊愕地瞪大眼睛说:“难道你就是尤丽丝?这不可能!”

凯丽说:“你当年做的手术很成功,并没有失败,可是你为什么逃跑了呢?”

赫贝尔说:“是主治医生告诉我,她生命垂危,我不敢面对心爱的姑娘,就提前回国了。”

凯丽说:“我出院后到处找你,却怎么也找不着,在痛苦中度过了一年,我就回国了。要不是你治好了董事长的病,要不是我爸爸反复地提起你,我恐怕再也见不到你了。”她说得合情合理,赫贝尔不能不信。

第二天,赫贝尔门前挂出了行医的招牌。人们欣喜地奔走相告,赫贝尔博士终于愿意替人看病了!

半年之后,赫贝尔和凯丽喜结良缘。新婚之夜,凯丽才告诉赫贝尔真相:其实尤丽丝早就死了,她是尤丽丝最好的女友。尤丽丝在临死前,把水晶球送给了她,并希望她能找到赫贝尔,代替自己安慰那可怜的博士。本来她还犹豫着要不要见赫贝尔,但是父亲告诉她赫贝尔奇迹般地治好了董事长的病,之后她就下定了决心:为了尤丽丝的嘱托,更为了小城人们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把赫贝尔从悲哀中拯救出来,她才整容冒充尤丽丝的。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不必交谈的时刻
精神上親近,是精神范畴的亲人;肉体上亲近,是荷尔蒙范畴的亲人,多数时候这二者不统一。人也会因为这种不统一而感到疲惫。上学的时候,我曾和一个学文科的男生短暂交往。他每天写一段故事,作为前一天故事的延续。他以为这是情书的一种形式,但可惜他写得不

0评论2024-01-2577

造假币的工程师
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圣诞节的那天。法国的一个小镇上,人们很有秩序地在排队买烤鹅。一位个头不高,前额宽宽,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人也在其中,他神色有点紧张,不时抬头望望那位忙碌的售货小姐。因是节日生意兴隆小姐脸上露着喜悦的笑容。他叫斯达西

0评论2024-01-2570

辛克莱·路易士
他的长篇小说“亚罗史密斯”,是描写一位具仁心的医生的奋斗历程,文中对美国医学界作了相当的批判。这部小说的底稿就有6万余字。也就是说,仅底稿就有一般长篇小说的一半之多。又有一次,他耗费12个月的时间,写一篇以劳资对立为题材的小说,但最后却把所

0评论2024-01-2573

卡内基:预想的能实现
年轻的拿破仑??希尔奉命去采访钢铁大王卡内基。卡内基愉快地接受了他的采访。希尔采访卡内基后,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一个出身于贫穷的苏格兰移民家庭的小男孩,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从他给一家电报公司当报童起家,终于在年仅35岁时崛起,开创了美国的

0评论2024-01-2582

发明家贝尔德
1925年的一天,伦敦一家最大的百货店顾客盈门。一批又一批的顾客涌向店内两间相连的小室。据说有人发明了一种机器,能把接收到的图像再现出来。观众们乘兴而来,但扫兴而归。因为他们看到的仅仅是模糊不清的影子和闪烁不定的轮廓。“这不是吹牛吗?这叫什

0评论2024-01-2583

获奖者如是说
1921年,法国文学家阿纳托尔·法朗士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发表声明称,“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怜悯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法朗士当时已经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虽然身体不好,却

0评论2024-01-2580

88岁,她获得了诺贝尔奖
那天下午,88岁的多丽丝·莱辛陪着生病的儿子回家,刚下出租车就发现街道两旁站满了摄影师。“又拍肥皂剧了!”这位英国“祖母级”作家嘟嚷了一句。她所居住的伦敦北部的汉普斯特德地区,历来受电视剧制作商的青睐:在这一排排外表上看上去并不惹眼的砖瓦小

0评论2024-01-2557

一个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中国人
1986年,在—个十分偶然的机会,谢希德获悉两个关于父亲谢玉铭的重要信息——几十年前的一项重要研究,以及父亲在台湾逝世,亲情在隔绝了40年以后依然无法连续,这也注定他们父女之间的误会在他们生前是无法冰释的。1955年和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

0评论2024-01-2579

那些诺奖女婿们
1、埃里克·白兹格头衔: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身份:蚌埠一中女婿2、托马斯·祖德霍夫头衔: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身份:无锡女婿、中科大女婿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托马斯·祖德霍夫荣获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他妻子——毕业于中国科技

0评论2024-01-2575

屠呦呦: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屠呦呦隐藏在巨大的“集体”中。9月23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这位满头鬈发、戴着眼镜的女科学家将金色奖杯高高举起时,在地球另一侧,好奇的中国民众才第一次看到这张陌生的面孔。可她却是第一个获得拉斯克临床

0评论2024-01-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