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太湖缘之特产

2024-01-22 22:22470

太湖缘之特产

我与妻子入住西山岛的明月湾时,正是这里桔子收获的季节,站在农家乐三楼露台放眼向屋后的山坡望去,满山遍野尽是挂果累累的桔树,村子里的房前屋后以及路边,但凡有泥土的地皮上也多得是已经成熟的满树桔子。 “这桔子多少钱一斤啊?”妻子是询价高手,出来旅游也不忘记捎带着摸索行情,以便与我们苏州的物价作出比较。 “每斤一块五毛,不还价的!”在村中街口摆摊的老农回应,但他也不主动吆喝、更不强拉硬卖。 我们也确实只是顺便问问,因为我们住在明强家的农家乐,明强夫人特地打开她家后门到自家果园里摘下满满一盘桔子,请我俩拿到客房里免费尽情享用。“一块五一斤,苏州也是这个价钱。”妻子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与老农听见,以便让对方也了解都市行情。毕竟这明月湾的桔子是在产地销售啊,难道不该有所价格差别吗? 晚饭后,我俩在房间里看苏州电视新闻,屏幕上正好播报:“今年西山的桔子销不动,收购价压到每斤四毛五分还是供大于求……” 第二天一早,我俩又前去看望那摆摊卖桔子的老农,妻子问:“桔子多少钱一斤?”妻子的意思是关怀着昨夜电视新闻后那老农能否有所醒悟并及时调整了销售策略,只是她不忍心说破。 “一块五一斤,昨天你们已经问过了啊!”老农还是昨天的口吻并且略带嫌烦的意思。 此时,有一老妪驮着背篓、拿着竹竿走出家门。妻子又关心起来:“阿婆你早!你这是采桔子去吗?” “去采吊瓜!”阿婆声音响亮。 在村子里的十边地里倒是见过村民少量种植的吊瓜,我俩于是替村民考量起来:吊瓜尤其是吊瓜子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吊瓜对土壤要求不严,零星及成片种植都适宜,对成片的吊瓜地还能进行套种,且一年种植投入、多年收获收益,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西山人包括明月湾的村民,是不是可以部分弃桔而改植吊瓜呢? 既然到了太湖边上,水产品价格也是应该考察一下的。“鸡头米怎么卖啊?”妻子知道在苏州市场水泡的鸡头米鲜货每斤八十元。 “干货,四十元一斤。”一农家乐兼售杂货的店老板和气地招呼。 “便宜的。”妻子与我耳语,接着再问店家:“鱼干什么价钱啊?” “你要哪一种鱼干?”老板怕我们一时说不出个所以然,就随手拿起一包说:“梅齐鱼的鱼干,二十五元一斤。如果你们进来吃饭,其间还能慢慢地再作其它商品的讨价还价。” “我俩住在明强家,吃饭当然还得回去,就不在这里麻烦你了。”我嘴里这么说,心里想着也是再不买点啥就过意不去了,我说:“就梅齐鱼的鱼干来一斤吧!不过你得优惠。” “好的,二十二块一斤卖给你了!”老板与我钱货两清的同时,我听见老板身后的阿婆好像嘀咕的音量有点大:“进价都二十元一斤呢,你二十二元就出手了?” 突突突突,一艘渔船正向近邻的古码头驶来,我俩随着大队人马的旅游团队赶紧凑近去瞧热闹。待渔船靠岸,就有上海游客询问:“太湖草虾什么价格?” “八十块钱一斤!”渔家并不热情:“有人早就电话预定了。”果不其然,一个水产贩子捷足先登,将一网兜约莫三十来斤活虾全数提溜走了。我们猜想,那鱼贩子一定不是贩卖到苏州去的,因为在苏州市场上八十块一斤也能买到的。 在湖岸边有农家乐在出售太湖螃蟹,妻子询价,对方告知:“四两重的,每只四十五元。”妻子一时反应不过来。 我接茬:“你得说多少钱一斤,否则我太太算不清楚。” “多少钱一斤?我也算不清楚。”卖螃蟹的有些矫情:“我们论只卖,卖惯了的!” 我算数极好:“如果四两重的每只四十元,那么就等于是一百元一斤,你卖的是四十五元一只,也就意味着每斤是一百一十二块五。太贵了,这样档次,在苏州市场也就四、五十块钱可以买一斤了。” “你买了以后,可以在我的农家乐免费加工的!”对方给出优惠条款,接着还不解气说:“你们在苏州买的恐怕是外地螃蟹吧?最多是把外地螃蟹放到太湖水里寄养一下,然后再冒充太湖螃蟹吧?!” 他的这番说辞究竟是否在理,那要等到数天后我与妻子登上三山岛后才能有明确的答案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吴仙人的趣闻轶事
吴仙人是SW中学的一位学识渊博的语文老师,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的名著他都读遍了。学生们都说,他的脑子里装着许多他们百听不厌的稀奇古怪的趣闻和轶事。吴仙人上起语文课来,语言幽默风趣、旁征博引。课堂上,学生们不时地发出会心的微笑甚至哄

0评论2024-01-2688

耍小聪明的代价
公司近几年来效益一直不好,主要是公司接待用餐的费用开支太大,而员工的工资低,很多人工作积极性不高。为此,总经理就接待用餐问题专门作出了规定:凡以后接待用餐,用酒不得超过50元一瓶,每次接待餐总额不能超过500元。按这规定,我们公司一个月的接

0评论2024-01-2460

菩萨不敢得罪咱家
孙家冲有一位姓孙,名有财的农民,这个名字是他的爷爷起的,意思就是希望这个名字能给孙子带来财运。在农村流行这样一句俗语:命中一升半,不怕你起得晚;命中只半升,不怕你起五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的命中财运有一升半,你天天起得晚没事,有财神爷跟着

0评论2024-01-2480

一跟手指的妙用
一跟手指的妙用卖瓜的陈老头,因为牙痛张不开嘴无法吆喝叫卖,心想不如把瓜贱卖了,好去看牙。正好有行人经过瓜摊问他瓜多少钱一斤,他说不出话来,只好伸出一跟手指,意思是一块钱一斤。行人惊讶地叫道:“什么?十块钱一斤,这么贵?”陈老头没办法张嘴面露

0评论2024-01-2468

自己坑自己
一身农村打扮的大伯进了县城,走进一家手机专卖店,店中除了他,再没有其他的顾客。店老板是一位漂亮的少妇,今天她终于盼来了一个顾客,她见大伯走进店中,顺序细心观看柜台里的手机。于是,她起身热情地问道:“大伯,您想买什么样的手机?”大伯笑道:“我

0评论2024-01-2458

马虎小媳妇
马虎小媳妇小佳结婚不久,婆婆放心不下儿子,就来儿子家里住了几天。婆婆发现儿子结婚后从王子变成了奴隶,洗衣、做饭、拖地、买菜,什么事都要干。婆婆不乐意了,说了小佳一通,小佳不好意思地说:“妈,因为我平时比较马虎,所以你儿子就不让我做事了。”婆

0评论2024-01-2468

倪萍让保姆吃海参
倪萍把姥姥接到北京一起生活,知道姥姥爱吃海参,倪萍便天天让保姆给姥姥做海参,从十几元一斤,吃到几千元一斤,一直吃到姥姥99岁离世,从来没有断过。倪萍家吃饭,餐桌上是5个人,其中一人是保姆。保姆也许是觉得海参贵,不好意思为自己做;也许是倪萍忘

0评论2024-01-2476

四女婿拜寿
四女婿拜寿一个是穷得身无分文的青年农民,家里还有一个有病的母亲,又无社会靠山;一个是富得漏油的、身价过亿的大老板;穷小子如何得到他心爱的小女,又怎样继承他的全部财产的,故事贫富悬殊、曲折离奇、融合美好的婚姻爱情。想知道就请看现代故事——-江

0评论2024-01-2457

你就是那只“丑苹果”
这是一位台湾作家讲过的一个小故事:一个卖水果的摊主遇到了一位难缠的老太太。“这么难看的苹果也要卖5元一斤吗?”老太太拿着一个苹果左看右看。摊主很耐心地解释:“其实我这苹果还是很不错的,你可以去别家比较比较。”老太太说:“4元一斤,不然我不买

0评论2024-01-2364

咸死他
我们都看过革命战争那个年代的电影或者是电视剧,解放区最缺的是什么?是盐和医药。这里不说医药,只说说盐的故事吧。从封建社会,到解放初期,国人吃的都是海盐——也有人称之为“大子盐”,这种盐都是像冰糖快一样,一小块一小块的,吃的时候,有时候还要把

0评论2024-01-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