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带着大气磅礴从校园出发

2024-01-22 21:37620

我是一个大学老师。可以坦率地跟大家说,作为大学老师,最心痛的就是看到大学校园里那些尖子生,拿着全国最好的成绩单,但是你能明显感觉到他们人格的缺失。你会看到那些以全省前几名的成绩考来的尖子生,为了争夺一个靠窗的铺位,或是为了谁先打一壶水,而打电话到辅导员那里告状,这样的情况一个月竟然有三四次。我曾在校园里看到大四的学生去面试,家长在教室外面敲着玻璃窗喊:“老师,我有急事!”然后指着一个学生高大的背影对我说:“那个穿格子衣服的就是我儿子,你赶紧过去提醒他,面试之前一定要上趟厕所!”大家听了觉得很好笑吗?这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这些身处大学的年轻人,他们都有哪些问题呢?

第一就是不会和别人相处,一个宿舍的人全是娇娇宠儿,大家凑到一起,谁让着谁呢?接着是不会交朋友,甚至不会谈恋爱,两个这样的年轻人相爱,到底谁照顾谁呢?女孩怨男孩:“你对我怎么不像我爸一样?”男孩怨女孩:“你伺候我也不像我妈一样!”接着你会发现,就算学习再好,他也惧怕走上工作岗位,而且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只会挑三拣四,避重就轻,并且抱怨现在就业形势不好,抱怨自己缺个好时机。抱怨其实像水果腐烂的味道,它四处弥漫,令人不快,而且迅速传染。

今天的社会为每个人提供了实现自我的诸多途径,获得成功似乎已经不是一件艰难的事,但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见到过很多处境苍凉的成功人士。比如某人拥有上市公司,名片上有显赫的头衔,走到哪儿都风光无限,但他可能跟家人失和,与子女出现代沟,心里忧思不定,得了抑郁症,或是有睡眠障碍,总是处在亚健康的状态,没时间跟朋友见面,每天疲于奔命。这就是你所追求的未来吗?

在座的每个人都是受教育长大的,要问你在教育中获得了什么,估计你会脱口而出:在教育中获得了知识、获得了技能。此外呢?你获得信仰和力量了吗?你获得行动的动力了吗?

《庄子》里的一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庄子的好朋友惠子去找他聊天,说惠文王给了我一颗葫芦籽,我种了之后长啊长啊,长成了一个特别大个儿的葫芦,这葫芦太大了就没用了,别的葫芦可以当容器装粮食、做瓢,但我这个太大了而且皮儿太单薄,装东西哗啦就碎了。

庄子说,你有这么一大个葫芦,为何不拿根绳子拴在腰间当游泳圈呢?你浮游于江海而不沉多逍遥自在啊!

惠子又跟庄子说,有棵大树,好几个人都不能环抱,所以木质疏散,大枝子弯弯曲曲,小枝子不中规中矩,连木匠都不屑一顾,真没用。

庄子很羡慕地说,我要有那么大一棵树,所有过往的人都可以在下面游乐、玩耍、睡觉、乘凉,那不成神树了吗?你干吗老想着拿它做家具啊?!

我们今天都还在受着标准答案的教育,每个人从小辛苦地读书,就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细细的木头桩子,被人贴上“牲口柱子”“房梁”甚至“棺材”的标签而沾沾自喜吗?谁的生命不渴望自我超越啊?禅宗有一个问答,弟子问:世间稀奇事?师父答:独坐大雄风。意思是说世界上最稀奇的事情,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独坐于天地间浩荡雄风中。这才是大学里该学的东西。

在大学里面,一个年轻人,有点青涩,有点莽撞,口出狂言,这些都不是毛病,唯一的毛病是过于世故,玩世不恭,丧失梦想和激情。一个人如果18岁时就因为熟练掌握了标准答案而沾沾自喜的话,到80岁时你会欲哭无泪。倘若你偏离标准答案而得出错误的答案,大可不必伤感懊恼,因为大学是你犯了一切错误都还来得及改的地方。倘若你80岁才后悔说我18岁没有荒唐过,到80岁再来荒唐一把,那可就真叫荒唐了。

我之所以提倡在大学里要做一个坚持不妥协的理想主义者,而不做现实主义者,是因为进入社会后你就会被不断修正。年轻的时候,在大学校园里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现实主义者,那么走到现实中以后,你就仅仅是既定规则的顺应者和妥协者;而一个人在大学里把自己界定成一个理想主义者,将来到现实中你就有可能成为那个修正规则的人。你可以运用自己的力量,让规则离理想更近一点。你比别人多一份不会泯灭的英雄情怀,多一份不轻易妥协的理想主义,那么在苍凉的现实中,你会比别人活得更独立、更舒畅。所以我不提倡大学只给学生传授专业技能和生活技巧。我相信一个坚持做自己的人必然能成大器,而一个永远顺应标准答案、随大流的人,怎么去面对更多的残酷压力呢?如果从一开始就妥协,你内心的自信和抵抗挫折的力量在哪里呢?

你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生命,生存和生活。生命是自我的认知,了解了自己再在大学里完善生存技能,然后带着独一无二的意识和能力投入生活,这样你才能做一个好公民。所以我想说,让我们从大学校园出发,带着你的大气磅礴,还有你的大眼界、大梦想,坚定不移、不计成败地往外走,坦然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败犬效应
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当看到别人陷于困境中时,都会忍不住拉一把,即使最终得不到任何回报。这确确实实也是人类心理的真实状况,心理学上称之为“败犬效应”,表现的是一种想对处于不利状况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的心理状态。有一项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哈佛

0评论2024-01-2572

她的爱战胜时间抵住流年
他是哲学界巨擘,为了“五四运动”提倡的科学与民主,他在白色恐怖中以一支笔“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最终遭迫害。在他不幸人生中唯一幸运的是遇到她,那个为爱永葆热情的女子。她像一阵风,吹醒了梦中的呢喃1945年10月的一天,夏君璐打开位于重庆黄桷

0评论2024-01-2570

饱尝冤屈的红色女特工关露
关露的外祖父是一位没落的封建官僚,由于赌博赢了钱,输家没钱还债,就把自己的女儿徐绣凤嫁给了他的儿子胡元陔。之后,胡元陔的两个女儿胡寿楣、胡寿华相继出世,这就是以后的关露和胡绣枫,关露是胡寿楣在开始文学创作时用的笔名,胡绣枫是妹妹为了纪念母亲

0评论2024-01-25108

军阀与教育
近日阅读民国时期的文史资料,我惊奇地发现,过去一向被我们视为不顾人民死活、只顾靠武力争夺地盘的反动军阀,竟也会不遗余力地兴办教育。唐继尧曾经办过东陆大学(即后来的云南大学),就连布贩子出身、外号“曹三傻子”的曹锟,在做直隶督军时,也在原保定

0评论2024-01-2579

马克·安德森:开创未来的的人
与比尔·盖茨、乔布斯或扎克伯格等家喻户晓的高科技名人相比,马克·安德森实在是寂寂无名。不过他对于互联网络的贡献则在众人之上。安德森22岁便发明了全球首款可显示图片的网页浏览器“马赛克”,随后他又与人共同创立网景公司,并促成网景公司成功上市,

0评论2024-01-2577

苹果CEO乔布斯的三个故事
我今天很荣幸能和你们一起参加毕业典礼,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我从来没有从大学中毕业。说实话,今天也许是在我的生命中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天了。今天我想向你们讲述我生活中的三个故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三个故事而已。第一个故事是

0评论2024-01-2575

詹姆斯哈登:不想投篮的超级球星
斯科特佩拉从未忘记他与火箭队球星詹姆斯哈登的一段对话。那还是2005年,他们都在加利福尼亚莱克伍德的阿蒂西亚高中,佩拉是篮球教练,哈登是高二球员。“哈登,你为什么不投篮?”“教练,我不想让人觉得我很自私。”“如果我们想赢球,你必须投篮。”“

0评论2024-01-2577

我是哈佛校长,不是女校长
2015年春天,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第二次访华,受到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接见,并在清华大学做了演讲。68岁的福斯特是哈佛大学379年的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校长,她时常纠正别人:“我是哈佛校长,不是女校长。”而她的不拘一格不是从当上哈佛校长

0评论2024-01-2574

酒桌上的胡适
除“胡适博士”外,胡适还有一个著名的头衔——“我的朋友胡适之”,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交际之广和人缘之好。当然,交友遍天下的胡适,酒局肯定也少不了,对此有梁实秋的文字为证:“胡先生交友广,应酬多,几乎天天有人邀饮,家里可以无需开伙。”徐志摩风趣地

0评论2024-01-2579

林书豪:不走寻常路
他简直就是传奇哈佛大学,全球大学翘楚。哈佛大学的篮球水平?向来没有字号。实际上,这所美国最权威的大学在篮球方面一无所获,从未在8所学校组成的常春藤联盟里拿过第一名。而这种状况,却因为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华裔球员而改变了。当2009赛季的NC

0评论2024-01-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