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巧借典故解难题

2024-01-22 20:07430

一日,普阳县黄宅镇六联村村民黄土坡来到该镇社会法庭,向社会法官黄书郎诉说自己家盖房与西邻居黄花菜产生矛盾的事,请求社会法官帮忙。黄土坡说:“我们家老主房西有八尺胡同,现在我们家想跟老主房西山墙撵齐靠宅基地西边盖临街房,黄花菜却不让我挖地基,非要让我向东移两尺,把胡同留成一丈宽。我不同意,他就给我闹气。看社会法庭能不能出面解决这事。”黄书朗听完黄土坡诉说后说:“你反映的情况我们要做全面的了解、调查。也需要和你们村的村组干部结合,等摸清情况后,我再从中协调解决这事。不过你可以先回去找村组干部、亲朋好友从中说说这事。等最终商量好后再挖地基也不迟。”

三日后,黄书朗抽空亲自赶赴该村,勘察了纠纷发生现场,走访黄土坡街坊邻居,并与村组干部询问了村组宅基规划的总体情况,着手调处此事。

说来也巧,当天下午,黄花菜脸上带着两道伤痕也来到社会法庭,向社会法官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请求社会法官帮忙。同样是社会法官黄书朗接待了他。黄花菜说:“黄土坡家跟我们家是东西邻居,黄土坡家在东边,我家在西边,我家是两处宅子,两家中间是条胡同,以前说过胡同留一丈,现在他家要盖房,不东移,我不让他挖地基,他硬挖,还打人。”

黄书朗听完黄花菜所说事情经过后,心中有了数,他通过谈话巧妙印证了自己的推测——黄土坡与黄花菜是同一起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并暗暗下定决心化解这起邻里矛盾。于是,黄书朗便对黄土坡说:“你说小路以前留的是一丈,有证据吗?村组干部谁给证明?”黄土坡说:“都没有。”黄书朗接着说:“你先消消气,咱慢慢想清楚这个理。胡同八尺宽是历史形成的,对吧。黄花菜现在盖房又没有超出他家原有的宅基地,应该是合情合理完全说得过去的。如果真按你说的向东移两尺,前后房屋不齐,换成是你,你愿意吗?再说,现在村上都有规划,正建设新农村呢,打骂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很容易给人留下话柄,让街上的老少爷们笑话,为了这点小事,你说值得吗?”交谈中,黄书朗讲述了古代三尺胡同的典故: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得知,也相让三尺宅基地.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为了说明邻里人际关系远比死的砖瓦重要,宝贵的生命和时间远比无价值的喟叹和纷争重要,即使今日

争得了这三尺又如何?秦始皇当日修筑万里长城何等意气奋发,如今又何去何从呢?你们修墙修得过长城吗,长城今天还在呢,但

修墙的秦始皇又如何了呢?

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人一生中如果从来没有人注意过你、欣赏过你,生命将是一种悲哀。如果从来没有人与你磨擦过、

争吵过,对于你的生命来说也同样不完整。

人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与我们的生命相比,那些小小的矛盾、小小的坎坷又算得了什么呢?对于永恒的时间来说是多么

得脆弱和不堪一击!我们何必把宝贵的生命,消耗在那些毫无价值的喟叹和纷争上呢?

时间验证真理~张氏故居,在今天六尺巷一带,当年宰相府第,已荡然不见痕迹,唯六尺巷的故事,仍在这块土地上流传,

象征着一种气度和胸襟,告诉我们要有坦荡的胸怀,给今人以启迪。

经过两个多小时劝解说服,最后,黄花菜终于想通了,笑着对闫文才说:“那就叫黄土坡盖吧,不再为这事生气了。”听到他这么说,闫文才也笑着对他说:“很好,这就对了,毕竟远亲不如近邻,和睦相处胜远亲嘛。”黄土坡和黄花菜握手言和,都对黄书朗也表示感谢

一场邻里纠纷,就这样于巧合中被无形化解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智儿相亲
王有亮夫妻有个儿子叫王智,从小乖巧,活泼可爱,左邻右舍都喜欢他。他读完了小学,又上了初中。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第一名,老师发给他的奖状,他拿到家里都贴在了堂屋的上方,爸爸妈妈看到后,高兴地就说道:“我们的儿子将来一定有出息!”后来,他们把儿子

0评论2024-01-2471

懒婆娘巧抓逃犯
逃狱叛逃犯称收电费的闯进我家。他用刀子勒迫我,把我捆在椅子上,然后火烧眉毛地走向抖成一团的我的老婆。我年夜叫:别碰她!他说:我想让她给我做点吃的。我说:家里的饭都是我做的。那人不信,对峙让老婆做,老婆小心翼翼地进了厨房。叮叮铛铛一阵忙活,总

0评论2024-01-2139

温暖的依靠
记得那年黄昏,刚下过一场阵雨,院里落了一地桐花。5岁的我在趟水玩儿,裤腿上沾满斑驳的泥点。随着“吱咛”一声,大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一位身穿军装的男人。妈妈恰好从灶间出来,抬头一看,两只脚像被施了魔法,被男人如水的目光定住。男人咧开嘴直笑。妈妈

0评论2024-01-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