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城管的功劳

2024-01-22 19:42470

我的表叔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实人。一年前,因女儿上大学开支增大,才从农村来到城市,当上了地面游击队——流动商贩。表叔年纪大了,手脚不甚灵便,遇到城管就没有年轻的同行跑的利索,挨骂遭打是常有的事。无奈啊!为了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他坚持在这猫钻十二洞的生活中力求一席之地。

最近表叔的耳朵越来越不好使了,表婶与他说话,像打雷似的,他才勉强听得到。表婶感觉事情不妙,就硬拉着他进了人民医院的耳鼻喉科。

大夫是一位中年女士,慢声细语的问了一些问题后,便给表叔做了纯听测试和阻抗测试,结果出来了,听力减退,就开了几包中药和一些克拉霉素,让表叔回家了。

表婶不敢怠慢,一天两遍熬中药,一天三次监督表叔吃西药,一丝不苟。可几天过去了,表叔的听力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重了,几乎什么也听不见了。

这下可急坏了老两口,与旁人一打听,才恍然大悟,现在做什么事都有潜规则,那就是要找熟人,没有熟人相帮,啥都难办成,看病也不例外。

这可难不倒表叔夫妇,表叔的亲侄女医科大学毕业,现供职于市医院耳科,上次没有找侄女,一怕给侄女添麻烦,二是路程有点远,不方便。这回顾不上这些了,老两口风尘仆仆来到市医院。

一个电话,侄女就在大门口等着他们了。看来还是老话说得好,是亲三分向,不亲都一样,侄女就是侄女,与其他医生就是不一样。表叔一路绿灯,做了血常规和血红铁蛋白化验,一切正常。侄女又给表叔开了几大包中药和一些西式消炎片,从检查到捡药全部都是侄女垫付,老两口一个大子儿都没开销。看完病,侄女还要留老两口在市里多住几天,老两口在家住习惯了,硬是回来了。

这回药吃得踏实多了,把以前的药放置一边,放心大胆的吃侄女亲手抓的药。一天,两天,三天,一下子七八天了,一点好的迹象也没有,以往的踏实感慢慢被焦虑不安挤兑了。

俗话说,有病乱投医。表婶又从邻居张大妈那儿听说,本县中医院有个老中医胡大夫,不但医德高尚,而且医术高超。老两口像抓到了最后的救命稻草急匆匆奔县中医院去了。

本来去的挺早的,可到那儿一看,老中医的门诊处已排起了长队,看来真的名不虚传,胡大夫还真是蒙头吹号角——好名声在外了。

终于轮到自己了。表叔颤微微的坐下,表婶把原来的化验单交给老中医。只见胡大夫看过化验单,戴上反光镜,看看左耳,瞧瞧右耳,也没有说什么,就与表婶和颜悦色的拉起了家常,真没想到胡大夫家长里短人情世故都说得头头是道,慢慢的表婶打开了话匣子,从结婚到女儿上大学,从在农村种地到在城市当流动商贩,直说到被城管又打又骂时,痛哭流涕……

这下急坏了排在后面的患者,个个焦虑不安,但又不敢大喊大嚷,生怕得罪了胡大夫,只有把余怒转化为不满的眼神射向表婶。胡大夫似乎早看出来了,只是向他们轻轻摆了摆手,继续听表婶诉说。

胡大夫听吧,长叹一声,缓缓站起身,示意众人捂紧耳朵。只见他双手握成筒状,对着表叔的一只耳朵冷不丁大叫一声:“城管来了!”表叔噌的一下从椅子上蹿起来,撒腿就往外跑,边跑边喊:“孩他妈,快跑,城管来了!”

说时迟那时快,表婶急忙拽住丈夫问道:“你听到啥了?”表叔一脸惊恐的答道:“城管来了!”表婶扑通一声给胡大夫跪下了,泪流满面的连声道谢。

胡大夫急忙搀起表婶,却不急不慢的说:“这哪是我的成绩呀,这是城管的功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好婚姻离不开互敬
表叔和表婶都已是80多岁的老人了,前不久儿女们刚给二老隆重举办了钻石婚庆典。我在现场看着这对虽满头华发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夫妻,互相搀扶着一起向来宾一一致谢的场景,心头顿时掠过几丝莫名的感动。整整60年啊,那是一段何其漫长的光阴,能把一个呱呱

0评论2024-01-2346

为婆婆捧场
刚结婚时,我和婆婆的关系不是很好,常常为了一件小事,我们俩争得面红耳赤。听说表婶和她婆婆像母女一样生活了几十年,我很羡慕,向她取经。表婶说,其实很简单,你多给婆婆捧场,关系自然而然就亲近了。以前,我为父母捧过场,为同学捧过场,为朋友捧过场,

0评论2024-01-2149

婚姻没有下嫁
在我的老家,四十多岁的城市姑娘嫁到农村是特别罕见的事儿。那些年,农村人拼命地往城里钻,碰到这样一个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往农村走的姑娘,也是让人跌破了眼镜。而这偏偏出现在我家。我的表婶是个城市姑娘,二十多年前嫁给了我的表叔。据说,那年,表婶的家里

0评论2024-01-2052

看不见的丈夫
我的老家在依龙镇,位于中国北部。 我在一首歌里唱到:那疙瘩冰雪寂寞、天蓝地白 我服兵役的时候,有一年探家,正赶上我姑奶死了。她住在一个叫巨龙的屯子,离依龙镇三十里路。我赶去了。 我很不喜欢中国式的葬礼,把悲痛都冲淡了

0评论2024-01-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