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生死见真情

2024-01-22 19:32890

生死见真情

艾梅刚出生时,医生就诊断出她患了囊肿纤维症,只能活到12岁。以养峰为生的父母对这种致命的遗传病也是束手无策。

父母每天都为她拍打胸部、背部和腋卞,把黏液拍散;她每天还要吞下三四十粒胰酵素丸,帮助消化并吸收食物的养分。

17年来,艾梅的病情在逐渐恶化着,每逢冬天就会引发肺炎。她本已纤小的身体变得更加瘦弱。平时,艾梅都是坐着睡觉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她的呼吸顺畅一点。在家人面前,她强忍泪水,但是到了晚上一个人的时候,她常常泪湿枕巾。

1997年,艾梅高中毕业后继续修读大学课程,她希望将来做一名护士并能够独立地生活。

那年的冬天,艾梅不幸再度入院,医生宣布,抗生素对她开始无效了。她不得已把工作辞掉了,只靠救济金和父母的津贴过日子。

艾梅在日记里写道:“我决定动手术,即使只能多活一年,我也愿意。”

2000年4月,艾梅终于排入了等待移植手术者的名单。漫长的8个月熬过去了,却还没找到捐献者。其间艾梅都要依靠输氧维持着生命。

到了秋末,艾梅和父母一同去见戴尔医生,看看还有什么办法。医生说:“再有一个办法就是活人捐肺手术。”

肺移植手术十分复杂,也不常用,美国做过148次,加拿大只做过两次。

艾梅如果接受手术,活下去的机会有50%。不过,即使手术成功,也无法治愈囊肿纤维恶化症。她只能活得久一点,健康一点。

他们一家人还得自己去拭两位捐肺者。捐肺者的血型必须和艾梅相同,健康良好,并至少比她高5至10厘米,否则肺叶不够大,难以取代旧肺。

此外,捐肺者必须了解其中的风险。毕竟移植手术连着三条人命。艾梅的父母仿佛看到了一线希望。但是这一切须艾梅来决定。

艾梅的内心痛苦、矛盾了好几个礼拜。她怎能要他人为自己牺牲呢?爸爸坚信女儿应活下去。如果有一天女儿能够深深吸一口气,这个险就值得冒。

由于艾梅的母亲个子太矮,无法捐出一部分肺;艾梅的妹妹太小;艾梅的父亲经医院测试后确定是理想的人选。

艾梅对父亲说:“你不必这么做。”她的父亲说:“我宁可死掉,也不愿看见你死去。”

青年里克是一年前搬到艾德蒙顿市的。他知道艾梅的病情后,心想自己或许可以帮忙。

里克没有告诉艾梅,经自联络上医院的移植部门,请求接受测试。结果证明他也是一个理想的人选。

里克知道自己要冒什么风险,其一是手术之后,他只能靠80%的肺来生活。然而他并不害怕。他已决定把一部分肺捐出来。

艾梅的父母听到里克的义举后感动不已。

2000年2月27日清晨,天还没亮,亚伯达大学医院的工作人员已在三间手术室里忙碌着。这个手术需要20多人合作。护士为里克做准备时,他的母亲也在一旁陪伴着。

7点左右,艾梅和父亲坐着轮椅来到手术室,做好了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艾梅想到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到爸爸了,禁不住眼泪夺眶而出,她伸手握住了父亲的大手。

赫曼看到女儿脸上的恐惧神情,马上安慰她说:“不会有事的。我爱你。”

手术8点36分开始。

新肺叶接驳完成时,艾梅已经依靠心肺呼吸器官活过了4小时。医护小组发觉,新肺“启用”后,艾梅的情况立即改善。带菌的分泌物不再涌上呼吸管,气管终于清畅了。验血结果显示,艾梅血液的含氧量马上有所改善。

手术于下午4点20分结束,共用了近8小时。艾梅成为亚柏达省第一位接受活人捐肺手术的病人。

里克从麻醉中醒来时,虚弱地问:“艾梅怎样了?”

赫曼躺在他身旁微笑着回答:“她很好。”

几天后,两个男人坐着轮椅去探望艾梅。艾梅插着人工呼吸器,身上满是管子、静脉注射针、监控器和会哗哗响的机器,但一看到两人,她的眼睛就亮起来了。赫曼和里克看见她的双颊、嘴唇都有了血色。她多年没显得那么健康了。

4天之后,艾梅的人工呼吸器拔掉了。她一边想:“我能呼吸吗?”一边慢慢把空气吸入健康的新肺里,看着胸腔胀了起来。

第二天,艾梅双腿颤抖、心怦怦乱跳着,第一次下床走路。她的身体需要几个星期才能适应移植的新肺。多年来,她都要坐着睡觉,现在却可以全身平躺在床上睡觉了。她深深呼吸着,享受着空气在肺里的美妙感觉。

到了5月,艾梅3个月的复原期结束了,艾梅和妹妹去购物中心闲逛。15岁的妹妹跟不上姐姐的步伐,抱怨说:“走慢一点嘛,你精力太旺盛了!”艾梅一面笑一面想:这才叫作正常啊。

马伦医生说,病人肺移植之后第一个月死亡的风险最高,然后是第一年。如果病人第一年情况良好,那么以后就乐观了,艾梅安然度过了第一年。马伦医生说:“我希望她的新肺能维持20年。”

手术后两年半,艾梅就能够经常到健身房踩脚踏车,并做一其他的健身运动。她完成了会计程?拥有了一份全职的工作。赫曼和里克经过几个月的复原期,也各自恢复了健康。

艾梅很感激爸爸与好友一起送的那份生命大礼。她说:“爸爸的肺在右边,里克的肺在左边,我的心则在两者之间。”

意林札记

有关疾病和灾难的故事我们看得太多,似乎已经麻木,但这一篇看下来,让人很紧张。病情的恶化,捐肺者的难求,手术之后的风险,复原,层层递进,丝丝入扣,结尾很经典,道出人间自有真情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蒙古大夫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蒙古大夫的故事! 宋刚参加工作时,听师傅们聊天常提到“蒙古大夫”。起初,他还以为说的是一位蒙族的医生,后来听得多了,才明白所谓的“蒙古大夫”,是对那些粗枝大叶、对病人如对牲畜

0评论2024-01-26119

疼是通向幸福和成功的唯一捷径
如大家所看到的这样,因为基因突变的缘故,让我从小得了一种世界性的罕见疾病,叫作成骨不全症。它让我的骨密度非常脆弱,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经历过十多次的手术和骨折,又加上我跟我的健康的同学们一同坐在教室里听课、学习。初一那年,我的脊椎开始发生了

0评论2024-01-2558

我也要整容
我也要整容原来,许小灵对整容是没任何想法的。许小灵觉得,爸妈给的脸蛋已是不错了。整容,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呢。平时和许小灵玩在一起的有三个女孩子,陈小美、钱小凤、刘小蕾。开始时,陈小美去整了容,一整之后,陈小美就被加了薪,升了职。连公司老板都夸

0评论2024-01-2456

慢慢地陪着你走
清晨5点,天刚蒙蒙亮,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生村村民钱育良便起了床,他要为中风的妻子倒痰盂,帮她洗漱,还要赶到镇上的早餐铺,为100岁的岳父岳母买他们最爱吃的肉包子。对于74岁的钱育良来说,照顾好包括自己在内的四位老人,是他的义务和责任,而这

0评论2024-01-2466

手术之前
普外科值班室,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一群白大褂座无虚席,商讨明天的手术由谁主刀。“‘胃空肠吻合术’属于常见手术,当然由管床医生来做了。”科主任认为没有商量的余地。“主任,我看这次还是由您主刀吧。”管床医生脸色蜡黄,精神萎靡。“没把握?这种手术

0评论2024-01-2458

谁没用
大学最后一年,阿成在省城的一家大医院里实习。辛辛苦苦忙了一年,他的表现还算是优秀,毕业后总算是在这家医院里留了下来。新医生进医院,难免要去医院的内外各个科室轮转一圈。即使像阿成是搞呼吸内科的,也得去其他科室熟悉一下。其他地方倒是还好,他就是

0评论2024-01-2452

“胡两刀”与“阎王爷”
市第一医院有个外科医生姓胡,手术做得干净利落,在医院内部有个外号叫“胡一刀”,不过后来,这个外号叫病人背地里给改成了“胡两刀”,慢慢就流传开了。原来,这胡医生医术虽不错,人品却差点,大家都说他手里好比握着两把刀,一把刀割的是病人的肚皮,一把

0评论2024-01-2469

秘密本子
妈妈动手术的前一天下午,给我发了一条微信:“看到旁边的小陈(妈妈的同室病友)被医生推进手术室了,不免有些担心,怕自己进去手术室万一出不来了,那该有多遗憾。有些事我想和你说一下,其实要说的我都写在你教我用微信的那个本子里,你看一下就好了!”妈

0评论2024-01-2441

父母的爱情密码
烦恼皆因强出头“死老头子,天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一天还挑肥拣瘦的,早知道这样,就把你饿死算了。”我刚进门,就听见母亲的埋怨声。我把父母接到城里有一段时间了。他们做了十几年的空巢老人,如今村里大多数人都出去打工了,让他们继续待在家里我有些不

0评论2024-01-2447

复仇的心脏
复仇的心脏作者:文海拾贝医乃仁术,医者父母心。医生,自古以来,被美誉为纯洁善良的“白衣天使”,肩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重任。一江洲市人民医院的路大鹏医生是一位心脏病方面的专家,是医院活的金字招牌,技艺精湛,已达登封造极之境。患者的生命在医

0评论2024-01-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