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独行侠”阿P

2024-01-22 17:36370

祖国的南边有个不为人知的村落,阿P从小就生活在这个村落。阿P生性古怪,我行我素,总不按套路出牌,更甚的是为人有点自私。因此,在村里他显得有点孤单。

且从村里的修路开始说起。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的生活也变得富裕起来,大部分村里人都把家里的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或者电动车。可是村里的土泥路,坎坷不平,特别是在下雨天,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相当大的不便。受益于祖国政策,村里的一名德高望重的商人阿通提议集资修建环村硬化路。这一提议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拥护,唯独阿P不以为然。集资会上,阿P一脸不快:“修建水泥路?不仅浪费钱,还容易磨破人们常穿的胶鞋。还是泥路实惠。”众人一闻,皆是摇头。

阿P的风凉话没有影响到大局。集资工作闪电完成,只是阿P拒绝上缴自己的那份。修建公路的行动有条不紊。先是主路设计,本着节省的想法,修路委员会在村里的老路线路上稍作了修改,不巧的是重新修改的路线得经过阿P的果园。修路委员会的成员们思前想后,还是坚持要占用一点阿P的果园。要不然,路程更远,花费得更大。大家都深知阿P不是省油的灯,但是又不得不去做阿P的思想工作。一个又一个到了阿P家,可是他们出来时脸上都看不到高兴的表情。

阿P软硬不吃,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果园是我的,要一点土地行,不过得用钱来换。

村里的老人知道了,气得不打一处来,痛骂道:“阿P做人过于自私,鼠目寸光,满脑子都是利益。”

阿P依然一脸不屑。

至此,修路停滞。最后还是阿P的大哥阿余给大家解了围。身为修路委员会的阿余,对弟弟的自私苦不堪言。阿P的儿子小七高考完后,阿余曾介绍小七去读职校,找工作比较容易。阿P严肃地回一句:“可以去职校,不过你得负责找到工作给他。”阿余无言以对。这一次,阿余还是想劝弟弟放弃那一点土地,给阿P讲了许多道理,诸如“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修路属于公益事业,功在千秋”。

不出所料,阿P对于哥哥的劝说,依然无动于衷,甚至扬言:“用钱换地是我对村里的大贡献了,惹怒我了,到时再多的钱也换不了我的地。”

阿余怒不可遏,终于亮出了杀手锏。“你不让地也行,回头你把你的房子给拆了,把我的地还给我。”阿余气冲冲得说道。

阿P眉头紧锁,自己的新房子刚刚建好,可土地是阿余的。自知不妙,阿P一脸生气,却没有法子,灰溜溜地离开。

事情算是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很快,环村硬化路成为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阿P也偶尔在路上溜达,到了自己果园那一段,他若有所思:哎,损失不少呀!

故事还没有完呢。硬化路修好后,阿P的房子离硬化路只有几十米的距离,那几十米是乡亲们的坡地。由于阿P平时的蛮横和自私,很多人都怎么喜欢跟他来往。碰巧的是那块坡地的主人与阿P以前产生过误会,阿P不好意思直接跟人家交涉,便想到村里德高望重的商人阿通,企求阿通帮助他通过与坡地主人换地,自己家可以直通环村公路。

阿通出面后,坡地主人也挺爽快地答应了。可是当阿通回头告诉阿P的时候,阿P却认为自己的地比坡地主人的那块坡地面积要大得多,希望坡地主人能用钱补偿自己地多出的面积。阿通呵呵以对,心里想到:此事难成,责任在于阿P的贪婪。当坡地主人知道后,相当愤怒地拒绝了阿P的要求。

当阿P明白自己处于劣势地位后,再提礼物去找阿通时,阿通表示:这份诚意你得直接向坡地主人呈现。此时的阿P悔恨不已,无奈当初自己聪明过了头。

目前,阿P的摩托车要到环村公路得绕一大圈。可是他依然我行我素,依然绕道,日复一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知青故事——鬼坟
我当知青时,单独插队在一个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然而贫瘠落后的小山村。临近春节,公社要举办一次迎春文艺汇演,公社党委要求各大队作为政治任务,必须要有节目参加。大队党支部将我们几个下乡知青和回乡知青召集起来,脱产在大队小学校里排练文艺节目,准备

0评论2024-01-2360

太阳不能同时照到篱笆的两面
十多年前,村里有个年轻人成家后和父母分家另过,父母给儿子一家分了块坡地。年轻人一直在建筑行业干活,没有种过田,对农活一无所知。夏天的时候,年轻人就像村里其他人家一样,开始在坡地上种玉米,为了能多增加一点收入,年轻人还在玉米的旁边种上了会爬藤

0评论2024-01-2051

啼笑皆非
话说遂宁县有一鳏夫姓唐,家有瓦房、草屋各一间,田地和坡地各一亩,一头牛一只大黄狗。有两个儿子,老大好吃懒做,有妻室姓王,为人尖酸刻薄;老二勤恳老实,未婚。这一年唐老头因劳累过度一命呜呼。王氏撺掇老大用烂席裹了,找了个僻静去处便抛尸荒

0评论2024-01-1828

青春世界绿树红花
我是在一个小镇上读的初中。学校在镇外,后面是一带高坡,坡上长满了细密的白桦树,坡下是一条细细的小河,清清亮亮地流向远方。操场南面靠近围墙处,原是一个垃圾场,如今长满了高高的蒿草。那时每当出课间操时,都是我们最难熬的时间,因为我们班正靠着那

0评论2024-01-1837

白胜两耍白眼狼
梁山泊上有个白家庄,白家有个白眼狼,家有土地千顷,方圆几十里的百姓几乎全成了他家的佃户。 那几年,连年灾荒,不是旱,就是涝,要不就是虫灾,粮食收成无几,可白眼狼的地租年年却有增无减。佃户纷纷向白眼狼求情减租。白眼狼是个喝穷人的血汗起来的财主

0评论2024-01-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