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身边的“老抠”

2024-01-22 16:41260

“老抠”叫欧昌华是环卫部门的一名工人,他十分吝啬,工作服补丁重补丁也舍不得丢,劳保鞋破了几个洞依然穿在脚上,牙刷柄上的毛掉了一半还在使用。在食堂吃饭时,几乎没见他买过一角钱以上的菜。他床头放着个泡菜坛。常常是在食堂买了饭后,从坛里夹一两块泡萝卜之类的咸菜下饭。大家都一个月理一次发,他至少两个月才理一次。满脸胡子拉碴的,再加上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谁也不相信他才二十五六岁。最好笑的是,有个星期六下班回家时。我和他同路。当走到一个小食店门前,他掏出一斤粮票和几角钱,说要给娃儿买几个馒头回去。走进小食店,他对服务员说,买7个馒头。我心想,你一斤粮票怎么能买7个馒头呢?(当时馒头一般是二两粮票一个。)服务员拿出7个馒头后,他凝神观察了一会儿,把其中5个自认为大一点的装起来,然后对服务员说,只要这5个。其“抠”的举动把服务员都逗笑了。我把这件事悄悄告诉了班组的师兄弟们。他们听后说,这算啥子哟,他娃“抠”的龙门阵多得很呢!

他虽然“抠”,却很豁达,从不和人计较什么,对“老抠”这明显带有贬义的外号,他也从来不恼。每当人家这样叫他,他总是答应得脆生生的。他为人很仗义,在人际交往中也从不因自己经济困难而试图占别人的便宜。比如班组的师兄弟约起“打平伙”,他要么不参加。若参加从来不比别人少出一分钱一两粮票,有时还额外把自己在农村捉的泥鳅、黄鳝之类的东西捐献出来给大家享用。有一次,我领了新劳保服,对他说,你那身劳保服实在穿不得了。就把我这套拿去穿吧。他先推辞不受。我说,咱师兄弟还分啥子彼此嘛,拿去!他推辞不过,只好接受了。可下个星期一上班时,他却回赠给我一套崭新的军装,说是他退伍后一直珍藏着舍不得穿的,我俩身材差不多,我穿起肯定很合身。我不要,他就说,你若不要,我就把劳保服还给你。逼得我只好收下了。

改革开放后,老抠退了休可他抠的毛病一点没改。

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守财奴,大抠门。大家一般都不愿和他有经济上的交往,就连红白之事也不去通知他。因此他朋友很少,亲戚间一向也很少走动。其实他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老婆进城当上了环卫工人,退休有了退休费,他所在的环卫部门属于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要比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多出一大截子。儿子又是成功人士,在省城开了一家不大不小的装修公司。不仅不是啃老族,还不时地给老两口往家寄钱。按理说这么好的经济条件,你就该安然阔绰地享受一下土豪的生活。可他不,不仅一个钢镚掰作两半花,还时常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和被人瞧不起的事情来。比如他出去遛弯,提着书包在小区里,大街上,公园内,道路旁到处捡瓶子。不论是饮料瓶还是易拉罐,或者啤酒瓶他都捡起来往家背。老伴说:“这些不值钱的破东西捡它干什么,你真没出息。”他就回老伴:“闲着也是闲着,一分钱从哪里来,这一个瓶子一毛钱呢。俺孬好捡捡,也够咱平时买青菜的了。”老伴知道他是个抠屁股咂指头的货。要想让他改变多年的生活习惯,那简直比登天还难。后来老伴索性懒得过问,由着他的性子,想去哪去哪,想干啥干啥。按她的话说是瞎子放驴,随它去了。

不仅如此,老抠连在外吃早点都舍不得花钱,更别说下馆子开洋荤了。平日里他也不知哪来那么大的劲,在家蒸馒头,蒸花卷,蒸大包子,烙饼,擀面条。老伴训他说:“你烦不烦?两人吃饭干么还留引头和发面的,想吃馒头和烧饼了就到外边买几个,想喝面条了,超市有的是挂面和方便面,何必再动火受累的。”老抠不说自己怕花钱,他有的是理由反击老伴,什么现在路边的饭能吃吗,不干不净的,说句难听话有些人上过厕所都不带洗手的。馆子就更不能光顾了,死猪肉,灌水牛羊肉,毒鸭蛋,各种添加剂,还有许多垃圾食品让人防不胜防。要说干净安全吃得放心还是自家做的。老伴听了他的话,摇摇头说:“你说的也太离乎了,真像你说的那样,常在外吃饭的人还不都练成百毒不侵的不坏之身了?”老抠说:“那可不,百毒不侵倒练成了,不坏之身却不好说,你看现在得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和不育症的人比过去多老鼻子去了,哪一个不都是吃出来的毛病。”老伴听了只好无语。

除此之外,老抠还很会瞅漏。他从不起大早去买菜,像别人那样赶个新鲜。他总是在中午时分来到自由菜市场,尽挑那些磕筐的便宜菜买,就那样还要讨价还价,软缠硬磨要人家再便宜些。一来二去,卖菜的小贩都知道他贫气的吓死人。老抠选择大中午去买菜绝对是划算的。一上午的折腾把商贩们都弄得懒洋洋的,五更头就起来赶场的他们,这会儿早已饥肠轱辘巴不得赶快将卖剩下的菜处理掉,然后该干么干么去。此时不想死守的小商小贩,就随便定个包圆价,给点钱就卖。而馮老抠之流这会来瞅的就是这个漏,讨的就是这份巧。

其实人的本性是难改的,就是让老抠拥有一座金山,他也不会枉花一个子儿的。几十年养成的节衣缩食勤俭持家的习性早已根深蒂固地植入在他的心窝里了。他血管里流淌着的是老欧家的血液,身上背负着几代人勒紧裤带辛苦置业的传统和家训。他穷过苦过做了几十年的环卫工人,受尽人间冷暖。最底层的社会生活让他几近变成了巴尔扎克笔下老吝啬鬼式的人物,不同的是他辛勤节俭了一辈子,到最后也没有像老葛朗台那样,有那么多赏心悦目的金币可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姐夫的黄昏恋情
小妹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说姐夫恋爱了,儿女都不太喜欢。其一,姐姐刚去世三年;其二,姐夫不愁吃不愁穿,儿女又孝顺;其三,姐夫身体健康,行动自如,为何要找老伴呢?姐夫今年87岁了,在单位及社区被评为健康老人,他为什么不顾儿女的反对要找老伴呢?清明

0评论2024-01-25135

不离不弃的最美爱情
生活像一杯白开水,两个人相守相依到老的日子才甜。老伴,见过你年轻时青春靓丽,也见证你日渐沧桑的容颜,却仍然把你当宝,捧在手心。尽管嘴上不说,还是谁也离不开谁。“我和老头子结婚这么多年,经历了种种风雨,我身体一直不好,他这辈子一直在为我忙忙碌

0评论2024-01-2580

携手相伴
8年过去了,老程到现在还记得老伴杨清因急性青光眼失明的那一天,摸索到他的手,跟他说过的话:“你要保重好自己啊,这么重的担子要你一个人挑了。你挑不动要离开,我绝对不会怪你。”老程反握她的手,责怪道:“这都是说些什么话呢,快40年的夫妻了,你还

0评论2024-01-2568

甜蜜的“爱情饭”
相识5个月“闪婚”,平淡携手走过47年。黄玉兰心里最遗憾的是,老伴周玉堂没能带她出过湖北省,去得最远的地方是湖北宜昌。不过,黄玉兰说,老伴就是她的全部世界,只要能和老伴说说话,她就心满意足了。1973年,23岁的黄玉兰认识了大她13岁的周玉

0评论2024-01-2570

笑话《假牙》等10则
笑话《假牙》等10则假牙“亨利,你送给我的这只匣子是冒牌货,它不是象牙的。”“是吗?亲爱的,我真不知道大象也有镶假牙的!”骑马的经历老张是个倔老头,一天,他给孙女讲起自己的一次骑马经历:“那是一次独特的经历,感觉真不错。”孙女问爷爷:“那您

0评论2024-01-2486

坚持和放弃
严顺开是中国唯一获得“卓别林金手杖奖”的喜剧表演艺术家。1981年主演《阿Q正传》时,已经44岁。在拍阿Q去尼姑庵偷食萝卜翻墙逃跑被狗追的这场戏时,不慎摔断了肋骨,而打上石膏的他,“披挂上阵”,导演说再怎么也得休养几天,他回答:“我这不是好

0评论2024-01-2467

店主被何师傅整苦了
国庆节的前一天,何家坳的何师傅一大早骑着自行车进了县城,来到一家专卖电器产品的商店,一位三十开外的妇女热情地问何师傅买什么,何师傅说买台灯,质量要最好的,价格不要最贵的。结果在对方的热情建议下花了48元钱买了一盏台灯,他要求对方开发票,人家

0评论2024-01-2474

厉害的发明
李大爷这天逛街,回到家里一看,才发现手机丢了。他用老伴的手机一打,发现小偷已经把自己的手机关机了。手机是款老手机,也不值多少钱,再说李大爷是个退休老教授,也不缺这几个钱,可是手机一丢,那些老友和原来的同事的手机号都没有了,这可麻烦了。在老伴

0评论2024-01-2468

降压灵
老杨退休了,闲在家里没事干。老杨年轻的时候在厂里当过宣传干事,喜欢舞文弄墨。于是他就重操旧业,写写文章,经常有“豆腐块”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有一天,老杨在报上看到一则“征稿启事”:讲述你与“降压灵”的故事,设一等奖一名,奖金1万元……老杨看

0评论2024-01-2454

所长拜年
真是吃饱了撑的!全县赫赫有名的百万富翁、军属丁发财老汉,大年三十在家设赌场耍钱。王村长接到报案之后,气得火冒三丈,急忙找到乡派出所刘所长。刘所长听说有人聚众赌博,二话没说,驾车同王村长向丁发财家跑。他们到了丁家院内,抬头一瞧,窗户堵得严严实

0评论2024-01-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