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周恩来秘书说出来的那些“秘密”

2024-01-22 14:33310

艰难时事下的殚精竭虑

有人曾问周恩来秘书纪东,毛主席和周总理还有其他领导人,平时相互往来是不是很经常、很随意,像串门、走亲戚一样?纪东说,毛主席与周总理之间的联系沟通,大体上也有这么几种方式:一是写信,书面来往,这是最主要的方式;二是通过联络员传话,这种情况也不少;三是周总理同毛主席处通电话(或写信),事先预约;四是利用陪毛主席会见外宾的机会报告请示一些事情;五是在毛主席召集会议或约见的时候。

因为后来几年毛主席身体不太好,所以,总理见主席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随便。1974年底,重病的周总理坐飞机到长沙向毛主席汇报四届人大人事安排,两人长谈到深夜,这是难得的,也是少有的。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讶和兴奋,两位老人家能这样促膝长谈太好了。

周总理那时候很艰难,在一次会议上,“四人帮”对周恩来进行了围攻。在这次会上,周恩来问人家要了一支烟。“我们知道他从不抽烟,但是他当时要了一支烟,拿在手里,最后把它揉得粉碎。”

1970年夏的一个下午,纪东在整理周恩来的办公桌时,无意间看到一张白纸上用铅笔写的几句戏文《不公与不干(西厢记)》:“做天难做二月天,蚕要缓和参要寒。种菜哥哥要落雨,采桑娘子要晴干。”

纪东曾在接受采访时对此解读:“总理是在无奈之下写的。二八月是最难做的,因为二月八月乱穿衣啊,冷不定,热不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天气变化无常,因为正是春夏交接,或者是秋冬交接的时候。总理写出这几句诗来,可能就是一种发泄,发泄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但是写完也就完了,他还得照样地去工作,去忘我,去为大局着想。”

在纪东的记忆中,周恩来不仅与“四人帮”进行斗争,还尽力保护和鼓励其他领导干部。

周总理和秘书们说的最后一句话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曾两次问纪东:“小纪,总理在林彪叛逃后曾对国务院的几位领导说,‘中央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我难啊!’总理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着泪光。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理解?”纪东说:“还有几个人呗。”纪登奎又问:“还有什么?”纪东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纪登奎也笑了笑,说了句:“总理是不容易啊!”

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人,对他在工作和政治生活中,在身体和精神上的“苦”和“难”是深有体会的。

日复一日的超负荷运转,加上不断加重的癌症,摧毁了他的健康。总理一生大风大浪,从未怕过死。他想得最多的,还是中国的发展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

每次做大手术前的一两天,他都要把秘书们叫到病床前,听秘书一件件汇报近期急需批阅的文件。当秘书们含着眼泪离开病房并祝他手术顺利时,他却笑着安慰秘书们:“不一定,两种可能。”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顺利下了手术台,还会谈工作;如果下不来,这就是诀别。

提起8年中最难忘的记忆,纪东说,“是周总理和我们说的最后一句话”。

1975年9月下旬开始,周恩来病情加重,再也没能离开病床。纪东回忆,周总理逝世前8天,把钱嘉东、赵茂峰等几个秘书都叫到床前,当时,周总理已经非常虚弱,但他还是从被子里伸出了右手,以示平等,然后和秘书们说了最后一句话:“你们都来了?向家里人问好。我累了。”说完又陷入了昏迷。“我在总理身边工作了8年,哪怕是连续工作二三十个小时,都没有听他说过一句累,但周总理给我们留下的最后一个字,却是‘累’。”每每谈及此,纪东都哽咽落泪。

作为国家的总理、政治局常委和中共“十大”后党的副主席,周总理所处的特殊位置,让他集党政军日常工作于一身。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对上必须服从,对几种力量必须平衡。在不同的时期,他有时候只能在“屈就”中去抗争。为了不在斗争中“崩盘”,有时就得忍,在忍中去寻找时机。

林彪叛逃后,“四人帮”更加猖狂,公开向总理发难。这中间,还有党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如康生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们的狡诈和诡秘也很难防范。鉴于党和人民利益所系,斗争和大局的需要,周总理不得不巧妙、策略地周旋,有时也还不得不痛苦、违心地选择。这才是总理说不出的“苦”和“难”。

周总理曾有过两个孩子

周总理的早饭,永远都是一小块普通面包,上面先涂一层果酱,再涂一层黄油,由警卫员在一个自制的铁丝炉子上加热了来吃,再配一杯豆浆或者是一杯牛奶,从来没有变过,中餐也就是一荤一素加一个汤。有时候因为公务繁忙,实在饿得受不了了,就找身边的工作人员给他拿十几颗去了皮的炒花生米,垫垫肚子。有几次,邓颖超同志看着周总理这样很心疼,就在一个保温杯里放了粥,好让总理饿的时候喝,但因喝粥的声音很大,总理还不好意思喝。

作为照顾周恩来生活起居的秘书,纪东也见证了周恩来与邓颖超的诸多感人瞬间。

1969年9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逝世,周总理率代表团前往吊唁。当时,因越美战争,邓颖超对周恩来的安全十分担心。

周恩来从越南返程回家时,“一进门,邓大姐就急匆匆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快步上前,边走边说:‘哎呀,老头子,你可回来了!你得亲我一下,我在电视上看到你在越南亲吻了那么多漂亮的女孩子,你得同我拥抱,同我亲吻。’”“总理‘哈哈’地笑着,他把大姐揽到怀里,两人温柔而又有风度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总理深深地在大姐的脸上吻了一下。”

“当时周总理说的时候眼含泪花,我们听着,心里也很不是滋味。”纪东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开国元勋早年大多不是“好学生”
“特长生”毛泽东:考上是因文采好1912年春,毛泽东进了一所公立高等商业学校,但仅呆了一个月就退了学。他后来回忆说:“我在新学校遇到了麻烦,入学后我发现课程都是用英语教授的,同其他学生一样,我不懂英文,除了字母之外,我几乎一窍不通。另一个障

0评论2024-01-2593

林彪与五个女人的故事
林彪一生的五次婚恋在林彪的一生中,共经历过五次婚恋:初恋对象陆若冰婉转回绝,给少年傲慢的林彪当头一棒;对从小就订下"娃娃亲"的汪静宜,林彪中途变卦;"陕北一枝花"张梅生性活泼,林彪少言寡语,性格不和导致他们的姻缘以离婚告终;对最心动的孙维世

0评论2024-01-25180

胡志明一张纸条调动中国八万兵力
胡志明革命生涯的早期,先后在广州、武昌以及毗邻越南的广西地区参与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运动,他领导下的越南共产党,也是在广州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等一系列的革命斗争中熏陶成长起来的,可以说,胡志明的革命生涯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紧紧联系在一起

0评论2024-01-2582

难忘的“七千人大会”
四川绵阳地区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44人,当时由中共绵阳地委第一书记李林枝、地委书记范艾带队。当时我认为自己年纪轻、资格嫩,做梦也没想到我能有幸参加这样的重要会议。我听到这个喜讯后,心情非常激动,竟然兴高采烈地跳了起来,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

0评论2024-01-2585

自行车送出新中国第一份外交公函
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部对外联络时使用的交通工具,除了一辆1937年出厂的黑色“雪佛莱”轿车外,就是自行车了。而看似普通的自行车却在向各国旧驻华机构送交公函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1949年10月1日庆典结束后,原中央外事组副主任王炳南按照周恩来

0评论2024-01-2581

满街去抓毛泽东
满街去抓毛泽东萨苏抗战时期,在大街上能随便抓到指挥共产党军队抗日的毛泽东吗?这种荒唐的事情,当年侵华日军却真的做过。日军曾带过刘、邓照片斋藤邦雄,1941年入伍,原日军第63师团机枪射手,曾经随曰军参加对太行山根据地的扫荡。在这次扫荡中,每

0评论2024-01-2577

周恩来为什么没有后代
1925年8月初,21岁的邓颖超只身从上海来到广州。5年未见的恋人应自己的呼唤而来,然而广东区委正全力领导省港大罢工,周恩来无法抽出时间去码头迎接自己的恋人,只好委托秘书陈庚拿着邓颖超的照片去码头上接。可拥挤的人群还是没有办法让邓颖超见到陈

0评论2024-01-25102

饱尝冤屈的红色女特工关露
关露的外祖父是一位没落的封建官僚,由于赌博赢了钱,输家没钱还债,就把自己的女儿徐绣凤嫁给了他的儿子胡元陔。之后,胡元陔的两个女儿胡寿楣、胡寿华相继出世,这就是以后的关露和胡绣枫,关露是胡寿楣在开始文学创作时用的笔名,胡绣枫是妹妹为了纪念母亲

0评论2024-01-25116

揭秘:唯一随红军走完长征的国军中将
据萧克将军的回忆:“一九三五年六月在湘鄂西一次战斗中,我们俘虏了国民党部队一个名叫张振汉的纵队司令兼师长,按过去左倾路线那一套,早就把他枪毙了。一个月后,打破了‘围剿’,我兼任红军学校校长,请他担任了红军学校高级班的战术教员。张振汉随军行动

0评论2024-01-25132

周恩来三次争取胡宗南
民族支队虽仅存5年,但它对国家、对人民的贡献在人们的心中却是难以磨灭的。我军曾经在云南边防一线组建两支民族部队。这两支部队虽然只存在短短五年多时间,却深深地烙在边疆各族人民心中,为我军增添了光辉的一页,以至十多年后,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仍上书

0评论2024-01-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