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范雎最终是否被秦昭王废弃?范雎犯的最大的

2024-01-22 13:45500

范雎,字叔,战国时期魏国人,是一个超级厉害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先后在魏国和秦国出仕,最终在秦国获得了秦国丞相一职,成为了秦国的一代名相。范雎最出名的是他的聪明的头脑和精明的权谋,他为秦昭王做的最顺心的一件事情,便是解除了秦国四贵的权力,将王权集中在秦昭王手中。后来,范雎举荐白起,还用了反间计,使得白起在前线大败赵军。不过,即使范雎有这样大的功劳,最后还是被秦昭王给抛弃了,这是为什么呢?

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产生的那一刻起,君臣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很微妙的,有的臣子辅佐了君王成就了大业,被君王奉为座上宾,从此好好招待;有的臣子也是当朝的功臣,却因为权力过大,威胁了王权,以至于被君王卸任或者找个罪名杀掉,又或者是被逼着离开朝廷。君和臣就是这样,在一定时期,他们是互相共存共生的关系,但是外部环境一旦发生改变,他们的关系就会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为人臣子,当然只做忠君之事,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忠,他们往往会被各种权力和财富所诱惑,以至于做出了背叛君王的事情。范雎从魏国逃到秦国,他是魏国的罪人,这样的身份很尴尬的,好在他有王佐之才,又有贵人相助,最终还是得到了秦昭王的器重。

秦国是战国七雄之中的比较特别的国家,他们原本只是一个小国,可是秦人却十分勇猛,屡屡打退了西部戎族的进犯,保护了东方各国,保卫了周王室。可是,西周后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愈演愈烈,许多小国在世界上就此消失,被并入了其他大国,涌入了历史的滚滚洪流中。秦国奋发图强,从一个小国、弱国成长为一个泱泱大国,实力竟也可以和强国魏、赵、齐抗衡,成为和他们并列的存在。

范雎来到秦国,了解到秦国外戚当权,秦昭王受外戚制约,不喜外戚。于是他提出了要赶走外戚,让王权回归于王的手中的号召。同时,范雎也提出了秦国如今的外交政策,应该是远交近攻,灭韩魏而盟赵、齐。但是,魏冉却认为应该避开距离秦国较近的韩国和魏国,而去攻打齐国。齐国之前屡次三番来进犯秦国,屡屡陷秦国于险境,魏冉经历了那几年危机,对齐国的仇恨很深。现如今,经过五国攻齐之后,齐国国力大不如前,其实力已经无法和秦国相比。秦国若是想要灭掉二流国家齐国,那是非常容易的。反之,如果秦国攻打韩国和魏国,那么和秦国实力差不多的赵国必然不会袖手旁观,因为韩赵魏乃是一体,利益相关,赵国绝对不会看着秦国攻占了魏韩的土地强大起来的。

魏冉是秦国老将,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谋略都很出色,将他说成是秦国的顶梁柱也不为过,因为他每次出手都挽救了秦国的命运。魏冉的这些想法也是朝中很多大臣的想法,按照范雎这种想法,赵国和秦国必然交恶,到时候,韩国、魏国和赵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秦国就危险了。

赵国不除,秦国始终是危险的。这时候,范雎提出了一条对付赵国的办法,那就是和魏国结盟。范雎的想法是好的,他认为和魏国结盟以后,秦国和赵国打起来以后,魏国就可以为秦国提供充足的粮草,秦军无后顾之忧,一定能大败赵国。从之后的长平之战也可以看出,秦国和赵国的实力其实是相当的,但是秦国的策略更好,所以秦国最终取得了胜利。范雎认为,秦国和魏国结盟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秦国的太子质于魏。

范雎的想法很好,这也是能让魏国放心的一个好办法。可是赵王为了破坏秦魏联盟,派人杀掉了质于魏的秦太子。秦昭王痛失爱子,又发现了范雎举荐的郑安平投降于赵国,王稽因为通敌之罪被诛,他开始怀疑范雎的忠心,远离了范雎。范雎无奈只能卸任,回到封地,不久就病死了。他很厉害,但是他没有想到赵国竟然如此大胆杀了秦太子,这是他犯的最大的错误。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信陵君救赵
楚国派兵救赵的同时,魏国也接受了赵国求援的要求。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音bǐ)率兵救赵国。秦昭襄王一听到魏、楚两国发兵,亲自跑到邯郸去督战。他派人对魏安釐王说:“邯郸早晚得被秦国打下来。谁敢去救,等我灭了赵国,就攻打谁。”魏安釐王被吓唬住了,

0评论2024-01-2592

刘裕摆却月阵
晋安帝复位后,刘裕掌握了东晋大权。刘裕本来是个出身贫苦的小军官,在士族中没有什么地位。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决定发动北伐。公元409年,刘裕从建康出发,先出兵包围了南燕(十六国之一)的国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南燕的国主慕容超着急了,向后

0评论2024-01-2582

秦王灭六国
秦王政杀了荆轲,当下就命令大将王翦加紧攻打燕国。燕太子丹带着兵马抵抗,哪里是秦军对手,马上给秦军打得稀里哗啦。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辽东。秦王政又派兵追击,非把太子丹拿住不肯罢休。燕王喜逼得没有办法,只好杀了太子丹,向秦国谢罪求和。秦王政又向尉

0评论2024-01-2586

刘邦进咸阳
秦军在巨鹿打了败仗,可章邯还有二十多万人马驻在棘原。他上了一份奏章,向朝廷讨救兵。二世和赵高不但不发救兵,反而要查办章邯。章邯怕赵高害他,只好率领部下向项羽投降了。章邯投降的消息到了咸阳,秦王朝内部也发生了混乱。那时候,秦朝的权完全操在赵高

0评论2024-01-2576

妒杀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两个小和尚。老和尚把两个小和尚抚养长大。两个小和尚就每天缠着老和尚问自己的身世,老和尚就说了……“我化斋来到一个小村子里,只见遍地是尸体,到处是燃烧的房子。我在不同的地方看见两个小孩子在他死去的父母

0评论2024-01-25102

秦始皇为何终身未立皇后
古代封建帝王对立后都很重视。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终身未立皇后,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以致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后墓,成为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坐拥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不愿意立皇后呢?其一,和秦始皇的特殊出身有关。史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

0评论2024-01-2586

张仪瓦解齐楚联盟
苏秦游说六国,采用合纵战略,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张仪则帮着秦国到各国游说,要这些国家与秦国联合攻击别国,叫“连横”。六国中,齐国和楚国比较强大,两国结成同盟,对付秦国的“连横”。这成了秦惠文王的一块心病,他千方百计想破坏齐、楚两国

0评论2024-01-2593

千古金刀计
燕国大将军慕容垂千里投奔秦国,一时间天下震动。身为燕国第一重臣,慕容垂乱世叛国的背后究竟有何玄机?一、三英对决公元369年,燕国车骑大将军、皇叔父吴王慕容垂突然率领子侄辈几十人千里奔驰,投奔秦国,顿时,天下震动!当时天下三分,西有氐人苻氏建

0评论2024-01-2568

郑国渠
战国后期,秦国逐渐强大,要出兵讨伐东方各国,韩国首当其冲,岌岌可危。想到秦国大兵压境,吞并韩国的情景,韩王不免忧心忡忡。一天,韩王又召集群臣商议退敌之策,一位大臣献计说,秦王好大喜功,经常兴建各种大工程,我们可以借此拖垮秦国,使其不能东进伐

0评论2024-01-2586

流亡公子重耳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

0评论2024-01-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