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你简直像私奔”
陈仲义人高马大,长相一般,穿着随意,属于内秀型。他在一所大学执教,是省内颇有名气的诗评家。本来出席省、全国性的一些诗歌讨论会都要有他,但自从与舒婷结婚之后,全让舒婷给硬挤掉了。
他们同住在鼓浪屿一条街上,推窗可望,临街可呼。初闯文学江湖那会儿,鹭岛文学圈内朋友聚首,众人高谈阔论,唯陈仲义十有八九沉默寡言,藏锋不露。舒婷暗中观察,若论对手,非他莫属了。每每过海进城以作家、评论家身份出席会议,他们往往“君立船首,我临船尾,同享一江水”。
结婚的那一天,陈仲义早晨5点即起,逆寒风步行3分钟去接新娘子。老丈人端来一碗4只荷包蛋汤递给毛脚女婿,陈仲义照规矩吞掉两只,将剩余部分留给新娘。舒婷连蛋带汤一口气扫光,扬扬空碗,幽她老爸一默:“今天我还是你龚家女儿,不能浪费。”
龚老先生为享嫁女之乐,备4辆小板车(鹭岛无机动车)运嫁妆,衣物、书稿、桂圆蜜枣、针头线脑3车,压阵的是老人精心培育多年的20盆名品玫瑰花,不乏诗意。车队在一眼见底的小街上游行了5分钟即宣告完毕,大男大女进洞房。
数年后舒婷忆起一生大事竟如此潦草,总有点遗憾,便数落陈仲义:“我嫁你简直像私奔!”陈仲义诙谐地反击:“那等你将来私奔,我再大吹大擂一番,如何?”
从灰姑娘到灰大妈
据传陈仲义拜倒在舒婷石榴裙下正式求婚时,舒婷不忘拿捏他一把,约法三章:一、不做家务;二、小两口单独过;三、交友自由。陈仲义没说半个“不”字,大概是不敢。
月落日出,舒婷就这样由灰姑娘变为灰大嫂,由灰大嫂晋升为灰大妈了。舒婷说:“我尽量做个好女儿、好妻子、好媳妇、好母亲,只好不惜亏待自己。”“我们从没吵过架,因为我们互相了解,再加上我们都热爱文学,把文学当作一种信念,因此他非常支持我写作。”
“婚姻是一张彩票”,舒婷中彩了
当年他们之所以相持了七八年,没有动静,陈仲义是怕高攀不上舒婷;舒婷是因为她的诗和人当时都处在时代的漩涡和风头,怕累及陈仲义。一句话,都怕伤了心爱的人。
舒婷纤弱,又戴深度的近视眼镜。家事中她自诩“主内”,有时“主”得叫人难以恭维:7个数字的电话号码,她常常要按错3个。一个电话,不重打两三次是打不出去的。她对数字概念也很模糊,一万和一千万对她是一个意义。有时陈仲义取笑她缺乏信仰,舒婷反驳:“从前文学是我的信仰,现在你和你儿子成了我的宗教,我还信什么?”
舒婷写诗已30多年,总共不过130余首,这表明她的创作严谨不以量取胜之外,家务的重轭也使她不能潜心执笔。陈仲义“主外”,主外的事儿多辛劳,而且,陈仲义还要过海到学校上课,做学问全在晚上。
至于出版社、报刊的约稿、笔会、出书等事,陈仲义一揽子全包。人们笑话他是太太的生活秘书。出版社出版《舒婷文集》,全由陈伸义选编、复印、剪贴、审订及至校对。舒婷乐当甩手掌柜,她说:“陈仲义是个责任感极强的丈夫。”
一位先哲说:“婚姻是一张彩票,男人下的注是自由,女人下的注是幸福。”舒婷是中彩了。
陈仲义对她的体贴之殷,舒婷不愿多说,她早将那相濡以沫的爱意化为诗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们分担寒潮、风雪、霹雳;我们共享雾、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写作就是燃烧自己
在路遥去世23年后的这个春天,由于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播出,全国再次掀起了路遥热潮。几乎每天的微信上都有关于路遥写作及其生前点点滴滴事迹的连续介绍。作为路遥生前的好友,也是路遥最后一部创作札记《早晨从中午开始》的责任编辑,我想谈谈我所认识
0评论2024-01-2579
获奖者如是说
1921年,法国文学家阿纳托尔·法朗士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发表声明称,“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怜悯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法朗士当时已经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虽然身体不好,却
0评论2024-01-2594
自由如莲徐徐开
梁晓声说她的语言里有一种“脱口秀”的风格,是对语言的天生的灵气;《泰晤士报》说她是一位不凡的女作家,一个令人惊奇的故事;而她自己却说,她是一个极端自由的灵魂。你知道她是谁吗?是的,她就是严歌苓。1957年出生于上海,从小生活在书香世家,阅读
0评论2024-01-2569
那些伟大的“文学败类”
提到文学,那些伟大的作家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卡尔维诺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文学成就的:我的家庭中只有科学研究是受到尊重的,我是败类,是家里唯一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卡尔维诺的父母都是研究热带植物的,家里出了这样一个异类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阅读卡
0评论2024-01-2582
渡船上的智慧
渡船上的智慧几个人正在渡口等船,等了好长时间都不见一条船过来,大家都有些着急了。正在这时,终于有一条船来了,船夫是一个年近半百之人,不过看上去倒是精神十足。坐上了船的人们一扫刚才的焦急,开始兴致勃勃地谈论起来。首先挑起话题的是一位深沉的哲学
0评论2024-01-2477
摁坏了12部手机的拇指作家
在201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一名戴着眼镜,头戴小白帽的中年妇女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就坐在人民大会堂的中央大厅参政议政。她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女科学家或各部门的女领导,而是从大西北的黄土地上走来的一位回族农村妇女,她叫马慧娟,她的另外一个身
0评论2024-01-2448
北宋文学家吕南公《南公传》的故事 吕南公
吕南公生于公元1047年左右,去世于公元1086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次儒,简称南公。吕南公幼时聪慧,少时读书勤奋不倦,及长博闻强识、涉猎丰富。他在诗歌散文方面都有所成就,作文章求古道,主张文章经世致用而不是花花架子,文风绮丽却无丝毫内
0评论2024-01-2466
北宋文学家吕南公简介 吕南公是怎么死的?
吕南公,世称南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大约在公元1047年出生于建昌军南城县丰义乡。吕南公自幼聪颖异常,比寻常的孩子机敏多了,出生才几岁的时候,一天就已经能熟记超过一万个字。少年时孜孜不倦,勤奋学习,开始接触义理知学,学作古文诗歌。写文
0评论2024-01-2456
“临川三王”王雱简介 王雱的故事 王雱代
王雱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是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与王安礼、王安国合称为临川三王。人物档案姓名:王雱别称:临川伯字号:元泽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宋朝出生地:抚州临川出生时间:1044年去世时间:1076年主要作
0评论2024-01-2451
明代文学家谭元春生平简介 谭元春烧鱼的故
谭元春是明代文学家,字友夏,号鹄湾,湖广竟陵人氏,与钟惺合称钟谭,成为竟陵派创始人。谭元春二十多岁的时候已经很有文名了,钟惺和他是同乡,仰慕谭元春的才华,于是在他的刻意结交下,与谭元春成为好友。两人志趣相投,文学才情都很高,在一起无话不谈。
0评论2024-01-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