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乐乘是谁?廉颇和乐乘关系如何?

2024-01-22 12:19430

在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乐毅列传》中提到了乐乘这个人乐乘者,乐间之宗也,意思是说,乐乘和燕国将军乐毅以及乐毅之子乐间之间是同宗同族的关系。按照辈分来说,乐乘应该是乐毅将军的侄子。乐毅是赵国人,在赵武灵王时期从仕于赵,沙丘之变后又投奔了燕国。可乐乘不一样,他一直就在赵国为将,始终都是。

乐毅的先祖叫做乐羊,曾经是魏文侯手下的一名将领,因为攻取中山立下大功,就被魏文侯封在灵寿这个地方。乐羊便在灵寿这个地方生活,死后也埋葬在灵寿,子子孙孙也都出自灵寿。后来中山国复国了,灵寿又被纳入了中山国的版图。赵武灵王时期,中山国大破,灵寿就成为了赵国的领土,因此之后的乐羊族人便成为了赵国人。因为乐乘是乐毅的侄子,所以乐乘的祖先也是乐羊,但是他一直都侍奉着赵国。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还记载了乐乘的一些历史活动。公元前269年,秦昭王因为不满赵惠文王违反了盟约,便和韩国建立盟约,借用韩国的道路,方便秦军直接从韩国到达赵国的阏与之地。阏与是赵国的一道屏障,阏与之后便距离赵国都城邯郸不远,而且阏与后面根本无险可守,若是阏与被秦军所破,秦军便可直取赵国都城邯郸,到时候赵国就危险了。情况非常紧急,赵惠文王便问朝中的几个大将,看看他们有什么对策。赵惠文王问廉颇是否可以去援救阏与,廉颇认为道远险狭,难救。之后,赵惠文王又问了乐乘,乐乘和廉颇的回答一样,也认为阏与之地距离太远,而且周围的道路和山都很艰险,行军都不容易,更别说快速到达,还要援救阏与之地了。接着,赵惠文王召见了赵奢,赵奢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于是赵惠文王便派了赵奢带兵,援救阏与。

在这则故事中,乐乘和廉颇的回答都是一样的,说明两个人的军事思想极为接近,思路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乐乘是廉颇的手下,而且长期任职廉颇的助手,受廉颇的军事影响很深。既然乐乘是在廉颇手下任职的,那这两个人的上下级关系如何呢?

在《史记赵世家》中记述了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子偃立,是为悼襄王。这是关于乐乘和廉颇的另一段故事。其实,根据赵悼襄王用乐乘替代廉颇,而廉颇带兵攻打一事便可以看出,这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好。

前面我们也提到过,乐乘的祖先是乐羊,是一个魏国人。而乐乘的两个亲戚乐毅和乐间虽然是赵国人,但是却都侍奉过燕国。乐乘是赵国人不错,可他在赵国享受的待遇却是招待客将的。一个国家中,本土的将领往往都会排挤那些外来的将领,也就是这些客将,乐乘便是如此。廉颇是赵国人,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将领,自然也是排斥客将乐乘的。乐乘在廉颇手下做事,想来也吃了很多苦头。

赵悼襄王刚刚继位,权力不稳,可赵国朝中廉颇拥有着巨大的权力,不但拥有军权,还兼顾赵国相国一职。赵悼襄王为了分解廉颇的权力,在廉颇率兵攻打魏国的时候,发布了一则命令,那就是让乐乘去替代前线的廉颇,接手廉颇的所有军权。乐乘在廉颇手下受过苦,自然就会同意。而廉颇向来不喜乐乘,如今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赵悼襄王却对自己如此不公,他心中气愤,不接受赵悼襄王的命令,还发兵攻打前来接替他的乐乘。乐乘是廉颇的手下,官职没有廉颇大,实力不如廉颇,打不过廉颇的乐乘就此败走,从此杳无音讯。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心宽与心安
很喜欢一句话:“屋宽,不如心宽;身安,不如心安。”我们生而为人,在于现实,所以不必凡事都争个明白,万事都执念不放。只有宽心做人,心安处世,心才有家,人生才有路。01心宽,容百川《菜根谭》有言:以宽容之心待人,心中容得万物,方能恩泽良久。蔺相

0评论2024-01-2480

廉颇老矣
冬至,魏国都城大梁早以为风雪覆盖,随如今秦国强盛,但秦国为了扫除统一的障碍全力进攻赵国,使得魏国虽然对其抱有足够的警惕,却也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毕竟秦国灭亡赵国也不是很容易,如果这个时候前去插了一脚,那么无疑这便是对还在交战的两个国家天大的

0评论2024-01-2493

老将廉颇简介 廉颇最后怎么死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而在有些时候,尽管你不服老,还能继续奉献,但却没有人会相信你的壮心了。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将。大家了解廉颇这个人,很多都是从负荆请罪的典故中得知。廉颇和蔺相如都是赵国栋梁,两人

0评论2024-01-2345

战国最强内奸郭开简介 为什么说他是秦统一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始皇嬴政灭六国而一统天下。嬴政能完成这件事,除了秦国本身实力强盛,几代君主不屑努力之外,当然也有别国的糊涂。能与秦一争天下的不是没有,赵国便是一个。赵国也是大国,国力强盛,政治军事上也与秦国一样能臣名将辈

0评论2024-01-2351

战国四大名将都有谁?他们都是怎么死的?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诸国相争,战争频繁。这是一个坏的时代,同时也是个好的时代。在这里不论你出身如何,只要有才华,就能为将就能投入某个势力成为幕僚,辅佐你认可的主君获得胜利。乱世出英雄,越是这样的时代,越能激发出更多优秀

0评论2024-01-2332

秦昭襄王为何冤杀白起?他对白起是什么态度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其他几位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除此之外,白起还被人称作杀神白起、人屠。在战场上,白起是当之无愧的夺命狂魔,有他在,战争就没有不胜利的,他就是秦人的希望。但是,这位秦国的战将,最后却是死在了自己守护的君王手下,这到底

0评论2024-01-2265

白起的长平之战赢了吗?为何秦国白起没能灭
为什么秦军明明攻克了赵国的最后一道防线上党,为什么白起明明打赢了长平之战,赵国还是没有灭国呢?细数白起经历的种种精彩的战役,我们就会领会白起到底有多厉害。伊阙之战是白起闻名于世的第一战,秦军对阵魏韩联军。白起看透了战场上魏韩两军面和心不合,

0评论2024-01-2250

白起为何会被秦昭王逼死?白起是自杀的吗?
一代名将的死亡究竟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我想,当秦昭王逼死白起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秦昭王最大的错误就是对战争的指挥失误,他不该让白起在赵国长平之战以后退兵修养,他不该在秦国面对赵、魏、楚三国联军围攻的时候还不放手退兵,反而不断

0评论2024-01-2240

长平之战双方是谁?最后是哪个国家赢了?
历史并不是时时都是公平和公正的,有时候,有一些人,他们明明不该承受那些骂名和嘲笑,但是因为历史,他们就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无能之人。战国中后期,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大国之间发生了一场大型的战争长平之战,就在这一场战争中,秦国就杀了赵国降军四十万,震

0评论2024-01-2238

长平之战有何历史影响?为什么赵国打不过秦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胜利,韩国割让了上党给秦国,可是上党郡郡守私自将上党献给了赵国,秦国因此发兵上党,攻打赵军。赵孝成王派廉颇出战,但节节失利,没能保住上党。秦军攻占上党后,不放弃攻打赵军,对赵军紧追不舍。廉颇率领的赵军退守到长平,

0评论2024-01-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