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庞暖的家族背景 庞暖历仕哪个国家?

2024-01-22 12:19290

庞暖是赵国人,曾先后两次出仕赵国,一次是赵武灵王时期,另一次则是赵悼襄王时期。历史上没有关于庞暖的身世的记载,就连生卒年的记载也没有,所以我们只能根据一些历史片段来推测庞暖的家族背景。

庞暖氏庞,说明是庞氏家族之人。战国时期,庞氏家族一共只出现了三个比较有名的人物,他们分别是庞涓、庞葱以及庞暖。庞涓是战国初期的人物,是魏国的一员大将,曾经带领强悍的魏武卒征战天下,威震四方。在魏国,庞涓是一个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人,他一生都为魏国效忠,他的人生的顶峰也是魏国最为强大的那几年,直到他兵败孙膑,魏国的霸主时代也到了尾声。身为武将,庞涓爱兵如子,智勇双全,是难得的文韬武略俱全之才。由于对魏王的过于忠心,为人又怀有恻隐之心,虽然取得了北拔邯郸,西围定阳的战绩,但是最终还是败给了孙膑。

庞葱和庞涓一样,都是魏国人,和庞涓不同的是,庞葱最出名的不是拥有辉煌的战功,而是一则三人成虎的故事。魏国和赵国约定,魏国要将自己的太子送去赵国邯郸做质子。庞葱是庞涓的侄子,在魏国也是一号人物,只不过没有庞涓出名,也没有庞涓的地位高。庞葱担心自己陪着太子离开魏国以后,魏国朝中会有人趁机出言中伤他。庞葱最担心的便是魏王相信了其他人诬陷他的话,所以在临行前问了魏王几个问题。庞葱说:大王,如果现在有人告诉您墟集处有一只大老虎,您是否会相信呢?魏王回答:若是只有一个人这样说,寡人是不会相信的;若是有两个人都这样说,寡人倒是有些怀疑;若是一连三个人都这样说,那寡人就会相信是真的有老虎。庞葱接着说:大王,我即将离开魏国到赵国

去,赵国邯郸距离魏国大梁如此遥远,远远大于大梁到墟集的距离,将来一定会出现不止一两个出言诽谤我对大王不忠的小人,希望大王您能分辨忠奸。做完了在魏国的最后一件事,庞葱便赶往赵国邯郸去了。魏王虽然答应了庞葱,但是最终他还是相信了小人谗言,冤枉了庞葱。魏国太子做质子的日子一到,就赶回了魏国,可魏王却再也不相信庞葱了。

庞暖和庞涓、庞葱之间是否有血缘关系呢?从他们都属于庞氏来说,祖先倒可能是同一个,但是离得近的血缘关系又是如何的呢?庞氏一族曾经在庞涓的时代成为魏国的显赫氏族,可庞涓死后,魏国又失去霸主地位,庞氏一族在魏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大不如前,是一个失了势的破落家族。庞葱被魏王派去赵国陪伴魏国太子,庞葱知道庞氏一族今非昔比,魏王对庞氏的信任度大减,所以才提出了这个三人成虎的故事。魏王后来相信了小人的谗言,远离了庞葱,庞葱仕途不顺,便离开了魏国。或者我们也可以推测,他其实并没有回到魏国,而是留在了赵国谋事。毕竟庞葱跟着魏国太子在赵国待了多年时间,对赵国的了解也比其他国家更多,人际关系方面肯定也小有基础,赵国对于失宠的庞葱来说,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去处。如果庞葱真的留在了赵国,那么庞暖的家族背景我们就可以做一个更加大胆的猜测,那就是庞暖是庞葱的后人。

庞暖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曾在赵武灵王时期,便得到了赵武灵王的器重,他还和楼缓、富丁、乐毅、剧辛等人一同出仕过。沙丘之变后,庞暖因遭受排挤,离开了赵国朝廷,去了哪里无人可知。直到赵悼襄王时期,有人想起了这位老臣,于是庞暖又得到了重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信陵君救赵
楚国派兵救赵的同时,魏国也接受了赵国求援的要求。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音bǐ)率兵救赵国。秦昭襄王一听到魏、楚两国发兵,亲自跑到邯郸去督战。他派人对魏安釐王说:“邯郸早晚得被秦国打下来。谁敢去救,等我灭了赵国,就攻打谁。”魏安釐王被吓唬住了,

0评论2024-01-2592

马谡失街亭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又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就带领大军驻守汉中。因为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在那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妄自菲薄;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

0评论2024-01-2599

五丈原
公元229年四月,吴王孙权正式即位称帝。蜀汉大臣大多数认为孙权称帝是僭号,要求跟东吴断绝盟好关系。诸葛亮却认为,蜀汉眼前主要对手是魏国。他坚持和东吴保持联盟,继续准备北伐。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出兵祁山。魏国派了一个大将司马懿和张

0评论2024-01-2575

司马懿装病
诸葛亮死后几年里,蜀汉对魏国只采取守势。魏国的势力强大起来了,但是它的内部却发生了动乱。魏国的大将司马懿,出身大士族地主。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曾经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那时候,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意应召,但是又不敢得罪曹操,就假装得了风

0评论2024-01-2582

司马昭的野心
司马懿杀了曹爽,过了两年,他也死了。接替他职位的是他儿子司马师。魏国大权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手里。大臣中谁反对他们,司马师就把他除掉。魏少帝曹芳恨透司马师。有人曾经劝曹芳撤掉司马氏兄弟的兵权。但没有等曹芳动手,司马师已经逼着皇太后,把

0评论2024-01-2590

邓艾偷渡剑阁
司马昭害死了魏帝曹髦,认为内部已经稳定,决心大举进攻蜀汉。那时候,接替诸葛亮的大臣蒋琬、费袆都已死去,蜀汉担任大将军的是姜维。姜维有心继承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几乎每年都出兵攻打魏国,但是蜀汉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弱,姜维不但不能够取得胜利,反而白白

0评论2024-01-25100

说实话的高允
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拓跋部人。在东晋初年,拓跋部还是我国东北的一个游牧部落,后来吸收了中原文化,逐步建立了封建的经济制度。公元386年,鲜卑贵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就是魏道武帝,魏道武帝建立北魏王朝以后,任用了一批汉族士人当他的谋士。其中最有

0评论2024-01-2586

秦王灭六国
秦王政杀了荆轲,当下就命令大将王翦加紧攻打燕国。燕太子丹带着兵马抵抗,哪里是秦军对手,马上给秦军打得稀里哗啦。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辽东。秦王政又派兵追击,非把太子丹拿住不肯罢休。燕王喜逼得没有办法,只好杀了太子丹,向秦国谢罪求和。秦王政又向尉

0评论2024-01-2588

孤注一掷的雄主——拓跋珪
回溯源头——代国的建立与灭亡最早,拓跋部的什翼犍自称代王。此人生而奇伟,宽仁大度,身长八尺,隆准龙颜,长发委地,相貌英伟,经过三十多年苦心经营,兼并邻近诸部,击高车,破没歌部落,攻伐刘卫辰部,节节胜利。他至此自称代王,并与同属鲜卑族的前燕慕

0评论2024-01-2593

东吴神童诸葛恪
诸葛恪(203一253),字元逊,是三国时吴国著名大巨诸葛谨之子,也就是蜀国丞相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幼年聪慧,闻名一时,年轻时就任骑都尉。吴主孙权对他很是看重,临终托孤于他。他聪明机敏,口才很好,较有作为,但性格刚愎自用,一生颇耐人寻味。一

0评论2024-01-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