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偃就是赵悼襄王,是战国末期赵国的最后几任赵王,是一个昏庸的王。
廉颇是赵国的将领,战功赫赫,被后世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由于受到赵悼襄王的怀疑和排挤,被逼出走魏国,后又被楚国挖走,当了楚国的将军。廉颇将军生不逢时,一代将才却没有遇到能够欣赏他的伯乐,实在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廉颇最终也因为思念赵国又不得志而郁郁而终。
赵悼襄王和廉颇之间是什么关系?回顾赵国的历史,自从赵悼襄王赶走廉颇以后,赵国就一直在走下坡路,那么,作为赵国的君主,赵悼襄王为什么要决定逼走廉颇呢?
其实大家都不知道的事实是,赵悼襄王不止想逼走廉颇,甚至还想要杀了他,所以,廉颇不接受赵悼襄王的调任,还出兵攻打乐乘,之后称自己害怕赵悼襄王杀了自己而逃往了魏国。关于赵悼襄王想要杀掉大将廉颇这个说法,它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呢?
首先,是最为通用的一种说法,那便是因为一个叫做郭开的男颜祸水。据说郭开是赵悼襄王赵偃在太子时期的陪读,赵偃在太子时期有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喜好男色。恰好,郭开长得很小白脸,两个大男人天天待在一起,感情就变得很深厚,至少两个人相处起来很是亲密就是了。至于是怎么亲密嘛,不过就是吃饭在一起,睡觉在一起而已,跟连体婴儿似的。再加上,郭开不止是人长得小白脸,性格人品也很小白脸。郭开喜欢拍马屁,向往过奢华富裕的生活。赵偃是太子,凭着赵偃的身份地位,郭开想要得到的,他都可以给予,所以郭开常常拍赵偃的马屁,搞得赵偃飘飘然,自然就更加喜欢郭开。
这个郭开就是廉颇曾经不小心招惹到的小人。原来,再一次宴会中,耿直将军廉颇看不惯郭开的行为,就大声斥责了郭开,而且还当着许多人的面。郭开因此而怀恨在心,利用赵悼襄王对自己的宠爱,向赵悼襄王进谗言说,廉颇有不臣之心,建议赵悼襄王找个罪名处置廉颇。赵悼襄王一听,这廉颇好生大胆,竟然对自己不忠,一定要惩罚他才行。可是他现在在前方打仗,我没有办法立刻处置了他。于是他颁发了一道诏令,那就是解除了廉颇的军权,派乐乘代替廉颇。如果廉颇接受了这个命令,那么就一定会只身回来赵国,到了赵国的地盘,赵悼襄王就可以慢慢的跟廉颇清算这些账。可是,廉颇是个急性子,惹急了他他也会发毛的,由于不满赵悼襄王的命令,他不但发兵攻打乐乘,还逃去了魏国。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廉颇离开赵国的普遍的说法,是郭开进谗言,赵悼襄王听信谗言,才会有这样的结局。但是,这里面有很多不合乎情理的地方,让人不解。
郭开如果是赵悼襄王的恋人,他们的感情既然那样要好,为什么郭开不直接告诉赵悼襄王,廉颇欺负了他,让赵悼襄王给自己报仇呢?宫斗剧里不都是这么演的吗,小妾们告状告到老爷那里,老爷就会为了小妾做主,把那个罪人拿下处置了。可是,郭开偏偏没有这样做,他找了一个借口,这个借口也很奇怪,那就是廉颇对赵悼襄王有不臣之心,他是从哪里看出来廉颇有不臣之心的呢?
既然郭开是赵悼襄王最为亲近和宠信的人,那必然是最为了解赵悼襄王的,他说的话,做的事,都是顺着赵悼襄王的意思来的,这样才能长久的获得赵悼襄王的宠信。可是他却说廉颇有不臣之心,这是不是说明了赵悼襄王心里就是这个想法呢?只不过是由郭开的嘴巴说出来了而已,而赵悼襄王就利用这个机会,将这个莫须有的罪名给廉颇给坐实了。赵悼襄王既然看不惯廉颇,那么对廉颇一定很是了解。都说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对手,赵悼襄王了解廉颇,他知道,只要他撤掉廉颇的军权,依着廉颇的暴脾气,一定会造反的,这样他就有理由杀了廉颇。可是他没有想到,廉颇却是反了,但是也跑了,鞭长莫及的赵悼襄王只好放过了廉颇。
心宽与心安
很喜欢一句话:“屋宽,不如心宽;身安,不如心安。”我们生而为人,在于现实,所以不必凡事都争个明白,万事都执念不放。只有宽心做人,心安处世,心才有家,人生才有路。01心宽,容百川《菜根谭》有言:以宽容之心待人,心中容得万物,方能恩泽良久。蔺相
0评论2024-01-2476
廉颇老矣
冬至,魏国都城大梁早以为风雪覆盖,随如今秦国强盛,但秦国为了扫除统一的障碍全力进攻赵国,使得魏国虽然对其抱有足够的警惕,却也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毕竟秦国灭亡赵国也不是很容易,如果这个时候前去插了一脚,那么无疑这便是对还在交战的两个国家天大的
0评论2024-01-2489
老将廉颇简介 廉颇最后怎么死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而在有些时候,尽管你不服老,还能继续奉献,但却没有人会相信你的壮心了。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将。大家了解廉颇这个人,很多都是从负荆请罪的典故中得知。廉颇和蔺相如都是赵国栋梁,两人
0评论2024-01-2341
战国最强内奸郭开简介 为什么说他是秦统一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始皇嬴政灭六国而一统天下。嬴政能完成这件事,除了秦国本身实力强盛,几代君主不屑努力之外,当然也有别国的糊涂。能与秦一争天下的不是没有,赵国便是一个。赵国也是大国,国力强盛,政治军事上也与秦国一样能臣名将辈
0评论2024-01-2347
战国四大名将都有谁?他们都是怎么死的?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诸国相争,战争频繁。这是一个坏的时代,同时也是个好的时代。在这里不论你出身如何,只要有才华,就能为将就能投入某个势力成为幕僚,辅佐你认可的主君获得胜利。乱世出英雄,越是这样的时代,越能激发出更多优秀
0评论2024-01-2329
秦昭襄王为何冤杀白起?他对白起是什么态度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其他几位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除此之外,白起还被人称作杀神白起、人屠。在战场上,白起是当之无愧的夺命狂魔,有他在,战争就没有不胜利的,他就是秦人的希望。但是,这位秦国的战将,最后却是死在了自己守护的君王手下,这到底
0评论2024-01-2252
白起的长平之战赢了吗?为何秦国白起没能灭
为什么秦军明明攻克了赵国的最后一道防线上党,为什么白起明明打赢了长平之战,赵国还是没有灭国呢?细数白起经历的种种精彩的战役,我们就会领会白起到底有多厉害。伊阙之战是白起闻名于世的第一战,秦军对阵魏韩联军。白起看透了战场上魏韩两军面和心不合,
0评论2024-01-2244
白起为何会被秦昭王逼死?白起是自杀的吗?
一代名将的死亡究竟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我想,当秦昭王逼死白起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秦昭王最大的错误就是对战争的指挥失误,他不该让白起在赵国长平之战以后退兵修养,他不该在秦国面对赵、魏、楚三国联军围攻的时候还不放手退兵,反而不断
0评论2024-01-2236
长平之战双方是谁?最后是哪个国家赢了?
历史并不是时时都是公平和公正的,有时候,有一些人,他们明明不该承受那些骂名和嘲笑,但是因为历史,他们就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无能之人。战国中后期,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大国之间发生了一场大型的战争长平之战,就在这一场战争中,秦国就杀了赵国降军四十万,震
0评论2024-01-2235
长平之战有何历史影响?为什么赵国打不过秦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胜利,韩国割让了上党给秦国,可是上党郡郡守私自将上党献给了赵国,秦国因此发兵上党,攻打赵军。赵孝成王派廉颇出战,但节节失利,没能保住上党。秦军攻占上党后,不放弃攻打赵军,对赵军紧追不舍。廉颇率领的赵军退守到长平,
0评论2024-01-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