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长白山是一座死火山,山顶上覆盖着黑色的火山石和白色的火山灰。长期以来,长白山恶劣的生存环境,使这里海拔400米以上的地方成为“不毛之地”。
为了让长白山山顶长出植物,把它变成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地方,先人们曾经尝试着将各种植物无数次移栽到这里。可是,让大家失望的是,移栽到这里的高大乔木、众多灌木很快就枯死了,根本没有成活的可能。
然而,让大家感到欣喜的是,有一种不经意带到这里的叫高山杜鹃的植物却顽强地存活下来。不仅如此,多年以后,站在长白山的半山腰向上望去,你随处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到了开花季节,高山杜鹃甚至能把长白山的山顶染成一片火海。
为什么长白山山顶拒绝乔木、其他灌木等植物,独留高山杜鹃在这里生存呢?原来,高山杜鹃之所以能在寸草不生的碎岩石上生存,并绽放成一道美丽风景,最根本的原因是矮小。它们的植株只有几厘米,几乎是贴着地面生长,这达到了木本植物的极限。因此,它们对养料的需求也低到了极限。而且,山上可以吹折树木的强风也不会波及这些矮小的植物。
高山杜鹃的生存值得我们反思:“良贾深藏才若虚,君子盛德貌若愚。”所处位置越高,处世态度越要低调。低调做人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更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基本素质。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持自己,使自己与他人和谐相处,患难与共,更能使自己积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露水之中成就伟业。
高大的乔木,众多的灌木在长白山上不能存活,矮小的高山杜鹃却能顽强地活下来。这或许能给我们以人生启示:低调做人,与人和谐相处也是人生在世的一种智慧,是在默默无闻中成就自己的一块垫脚石。
火狐冢
长白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子,名叫火狐村。火狐村东边的松树林里,有一座火狐冢,在附近很出名,几乎是家喻户晓。关于这座火狐冢,流传着一个凄美的故事,在方圆百里之内也几乎是尽人皆知。这个故事,演绎了世间人与兽,兽与人知恩图报,相亲相近,水乳交融的人
0评论2024-01-2586
蝴蝶婚礼
酷爱蝴蝶的庄梦蝶大学生物系毕业后,选择了蝴蝶研究专业。分到蝴蝶研究所后不久,她便自告奋勇地到长白山区一处叫蝴蝶谷的地方考察研究蝴蝶的生活习性。盛夏时节的蝴蝶谷,鸟语花香,彩蝶翩翩。庄梦蝶徜徉于花香蝶舞之中留连忘返,陶醉不已,却不知危险已悄然
0评论2024-01-2256
不开心就说出来
儿子哭哭啼啼地跑回来,原来他在外面跟小伙伴玩的时候被推搡着狠狠地摔了一跤。老公发现儿子并没有伤到哪里,说:“别哭了,一点都不像个男子汉!”兒子止住了哭声,但紧紧咬着嘴唇,眼泪扑簌簌地落。许嘉宁见状将儿子抱到膝上,温柔地看着他,说:“你非常生
0评论2024-01-2234
人鹿断肠缘
长白山林海深处住着一个叫德忠的老汉,一辈子没结婚。德忠老汉靠打猎采药为生,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掌握了一套懂得兽语的本事。后来国家禁猎,老汉就扔了土枪摸起锄头,在山脚下开了一块撂荒地种包米、大豆什么的糊口,农闲的时候就背着小竹篓进山采药。这天,
0评论2024-01-2172
狼媳妇
长白山十五道沟一带,住着个叫曹大拖拉的,是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光棍儿。这天,他进长白山打柴挑到集市上卖去。刚砍够背一趟的,他忽然看见一条狼拖着条伤腿,从草窝里闪出来,走到他跟前,就给他跪下了。曹大拖拉给猛吓一跳,以为那狼是想咬他。待放下柴捆
0评论2024-01-2141
山神的口味
长白山的深处有个叫刘家窝铺的小村子,村里有个叫刘二的年轻人,人很机灵,性格也随和,可就是时运不济。他成年在深山老林里转悠,衣服挂烂了四五身,鞋子磨破了七八双,到头来愣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大老爷们儿坐在炕上侃大山,总要拿刘二当话题,说什么这小子
0评论2024-01-2030
紫貂王
刘三柱步行千里到了长白山,想捕获一只身长三尺的紫貂王。可是紫貂生性机灵,行动敏捷,往往不等人靠近早就缩进窝里去了。这种身长三尺的紫貂王在大山中生活了至少百年,更是有灵性,别说是人,就是天上的金雕也无法捕捉到它。刘三柱在大山里转悠了三天,别说
0评论2024-01-2040
放山奇遇
上个世纪“文革”末期,有一年夏季的一天,龙卷风像一只巨大的黑色漏斗,上顶天,下接地,旋转着,呼啸着,直奔果子沟村小学教室而来。民办教师李林像一只老母鸡,又像一只鸵鸟,撅着屁股,把他的学生们护在身下。教室在强烈的震撼中,差点儿拔地而起,还多亏
0评论2024-01-2080
紫貂裘
1、来历不明的紫貂裘 八月十一日凌晨一点十分,手机在耳朵边抽风,大半夜的狂唱《离歌》,那是陌生来电的铃声。我忍无可忍地抓起手机,吼道:“谁呀?” “呀,接了接了!他接了!”对面乱哄哄的,好像是
0评论2024-01-1941
棒槌娃娃
这个棒槌*娃娃的故事是我儿时听爷爷讲的。 从前,有祖孙俩进长白山挖棒槌,三天过去不仅一无所获,爷俩还都泻肚起了肚子。这晚,爷俩又一连三了三次,正坐在临时搭建窝棚里闷闷不乐地不想吃饭,有一戴红兜肚的胖娃娃来到窝棚前,自称迷了路,又饿又
0评论2024-01-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