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外婆的荞麦冷面

2024-01-22 08:02260

去年夏天,二姨母生病住院,家里的晚辈轮班前去陪护,人人手里拎着食物和补品,病房里堆砌得像一个小型美食展览会。

只是长久的输液让二姨母始终没有胃口进食,常常是举起筷子尝一口就又放下。

送进病房的食物花样越来越多,补品更是堆成了小山,可姨母日渐憔悴,病情毫无起色,这让家里人都伤透了心。

直到有一天,二姨母在输液时望着窗外的艳阳天,忽然开口说:“这样的天气,真想吃一碗妈妈做的荞麦冷面啊。”

陪护的小姨母立即拉着我去附近的冷面馆打包了一份,趁着冰块还没化,摆到二姨母的餐桌上。

透明的大号玻璃花瓣碗,一卷儿筋道的荞麦面浸在掺着冰碴的冷面汤里,面的周围依次环摆着鸡蛋丝、苹果条、黄瓜丝、胡萝卜丝和白梨丝,颜色深浅交错,长短整齐划一,面顶盖着厚厚的牛肉片、鸡肉丸、晶莹雪白的鹌鹑蛋和一勺火红的、掺着芝麻的辣椒酱……

也许是怕这样用心的摆盘被包装袋破坏,所以正规的冷面馆是坚持收取押金盛碗外送的。

二姨母尝了一口冷面汤,也许是酸甜微辣的凉汤打开了胃口,她很快就将面打散,一口接着一口地吃了起来。

小姨母笑看着她打趣:“盛夏时节,再多的美味也抵不过一碗荞麦冷面吧。”

“是啊……”二姨母干脆端起大碗,“咕嘟咕嘟”地喝了几口冰镇的汤水,然后满足地深呼出一口凉气,“吃得好饱啊,虽然没有妈妈做得好吃,但是真的吃了很多。”

小姨母接话茬:“怎么能和妈妈做的比,妈妈做的荞面冷面……说起来,真的很久没吃过了。”

是啊,听说外婆做的荞麦冷面,光是做汤就要耗费好几个小时。

“如果不是想吃妈妈做的冷面,那时候我可能也不会回家了吧。”

就这样,二姨母开始笑吟吟地谈起了往事。

原来她在读大学时遇到了当时还只是学徒工的姨父,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爱女心切的外公得知此事大发雷霆,说什么也不同意自己的女儿跟一个一穷二白的穷学徒在一起,甚至气得把暑假回家的二姨母关在房间里不准她外出。

也许是爱情的力量太过强大,瘦小的二姨母竟然趁家里没人时拆掉了窗户,和姨父私奔了。

也许在二姨母的眼里,他们是壮烈的,炎炎夏日里,两个年轻人走在彷徨的离家路上,那么勇敢无畏。在姨父的眼里却是懦弱和亏欠,所以他只陪着二姨母胡闹了两天,就带她回去向外公和外婆赔罪。

听说他们低头走进家门的时候,外婆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走进厨房,端了两碗冷面出来给他们解暑消渴。

两个人大口大口地喝着冷面汤,大颗大颗的眼泪就落下来。

传统的冷面并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上桌的食物,那碗看似简单的冷面汤,是以全瘦精牛肉为主,蒲公英、白芷、苍耳、香附子等数种草药为辅,细细熬煮了六到七个小时,再放入爽口的醋精、细糖和少许甜汽水才算完成。

外婆端到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妈妈在等待归家的孩子时所能做的全部的努力和包容。

也许正因如此,已经育有四个儿女的二姨母,才会在生病脆弱的时候,格外想念外婆做的荞麦冷面。

那碗当她还只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曾经等待过她、包容过她、原谅过她的最好的食物。

也许心意和时间都是有味道的,它们不只停留在味蕾,还停留在可回顾的温柔岁月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光绪帝:一山哪能容二虎
一载湉成为光绪皇帝的前几年过得非常快。尽管他没有跟着姨母慈禧太后住,而是跟着慈安太后住,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姨母的感情。让他奇怪的是,姨母似乎不太喜欢他,只喜欢督促他读书上进,甚至经常让醇亲王来督促他读书。被生父和皇爸爸训斥得多了,渐渐开窍的光

0评论2024-01-2266

无法废弃的考卷
山东诸城有个叫罗生的书生,敏而好学,手不释卷,年纪轻轻便以文采诗名蜚声于四方乡里。这日,罗生外出访友,日暮始归。行至途中,突然狂风四起,阴霾密布,大雨倾盆而下。在这僻静的荒郊,没有村落,也没有人家,何处去躲雨呢?四顾茫然之际,透过迷蒙的雨幕

0评论2024-01-2162

李清照买书的故事
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十分爱读书,常常因得到一本好书而不食不眠。她从不像其它的女儿家对胭脂水粉兴趣浓厚,反倒痴迷醉心于读书。所以平时李清照出门逛街的时候,很少买针线首饰之类的东西,她最爱去的地方便是书市。有一年清明前,李清照的姨母给她做了一件漂亮

0评论2024-01-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