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他种了3000颗星星

2024-01-22 07:47310

他种了3000颗星星

1988年,他们全家来到了辽宁抚顺。

1992年,他在贵州贵阳第一次收养孩子。

1995年,他创立了菲利浦·海德基金会,在河北廊坊建立了廊坊儿童村。

2002年,他在天津市武清区大王古庄建立了牧羊地儿童村。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外资孤残扶助机构。

他是来自美国的贝天牧。他说:“我将永远和孩子们在一起,直到我进天堂。”

上帝安排了孩子的人生,不会让它到此为止

2002年,是贝天牧在中国成立菲利浦·海德基金会的第八个年头,也是贝天牧经历的最艰难的一年。刚刚过去的“9·11事件”让整个美国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大多数美国人将善款捐助给了在此事件中遭遇不幸的家庭,这让资金主要来源于美国的贝天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越来越多的孤残儿童被送至儿童村,他们大多是重症患儿,急需手术。医生已经到位,资金却毫无着落;儿童村拖欠着员工的工资;孩子们的房间明显超员……

此时,被严重烧伤的弃婴艾米又被送上门来。那哪里还看得出来是一个孩子,贝天牧却二话没说,一把抱过孩子,连夜去了廊坊医院。医生表示,孩子活下来的概率不到10%。贝天牧又抱着孩子连夜赶往北京儿童医院。医生的答复是相同的“不用治了”。贝天牧当场落泪,他对医生说:“想象一下他是你的儿子,请想办法救救他!”医生看着这个“老外”,追问他:“就算手术成功了,你想过孩子的未来吗?”贝天牧说:“我和妻子愿意收留他、照顾他、看他长大,总有一天,我们能看到他在地上跑、踢足球,看着他上高中、上大学、结婚,甚至接我的班。上帝安排了孩子的人生,不会让它到此为止。”

贝天牧感动了医生,手术截掉了孩子坏死的手臂和腿,还进行了面部植皮。得知手术成功的贝天牧放声痛哭。可是,孩子严重的术后感染又让他一次次地在病危通知书上签字,就连陌生人都对贝天牧说:“放弃吧,或许他也不想活下来。”贝天牧说:“他既然挺过了火灾,就是想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必须帮他完成心愿。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后,艾米顽强地活了下来。贝天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一个美国朋友,三天后,这位朋友带着妻子飞到了中国,收养了艾米。朋友说:“艾米就是上帝对我们一家的安排。放心吧,我会让它变成最好的安排。”

艾米的故事经美国MPR电台播出后,全世界各地的资助源源而来。贝天牧用这笔钱建了牧羊地儿童村的四座楼:办公室、两座孩子之家和客房。艾米的经历让更多如他一样经受苦难的孩子找到了希望和爱。其实,当贝天牧把面目全非的艾米抱在怀里时,他拥抱的是少年时同样支离破碎的自己。

10岁丧父的贝天牧是家中6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深得母亲宠爱,可这也让他因为没有安全感而以叛逆的方式表达勇敢坚强,少年时代的他酗酒、飙车、吸毒,当兵因不守纪律被强行退回。一日深夜,贝天牧和朋友又在餐馆闹事,被警察带走。铁窗下,贝天牧彻夜无眠,双手被反铐着,皮肉卡得生疼。第一次尝到失去自由的滋味,他问自己:“难道这就是自己应有的生活吗?”那一年,他21岁。

贝天牧的妻子潘姆拉在他陷入迷途的时候给了他无私的爱情,也给了他一个家和三个孩子。贝天牧与妻子一起重返校园完成大学学业,又相继在中国抚顺一所学校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当英文教师。业余时间,夫妻俩和贝天牧的助教菲利浦·海德一起在各地做义工。海德在一次做义工返程的火车上突发心脏病去世。此事给了贝天牧夫妇极大的刺激,他们卖掉了美国的房产,辞去了教职,成立了菲利浦·海德基金会,在廊坊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外资孤残儿童村。随后几年,贝天牧出资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组织医疗队,先后到陕西、青海、贵州、广西、新疆等地,专为唇腭裂孤儿做手术,至今已治愈一千多名唇腭裂患儿。

因扶助的孤残孩子越来越多,儿童村又搬至天津大王古庄开发区。因那里在盖房子之前,是当地人的牧羊之所,于是,贝天牧给儿童村取名牧羊地。这里,是很多孤残孩子的新生之地,而对于贝天牧来说,这里是自我构建之地,他找到了那个最想成为的自己。他说:“一个人所做的事情,不管目的是为了谁,其实最终解决的,都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孩子,要用一辈子来成长。”

爱出而爱返,是最好的证明

埃瑟一天天长大,她懂事之后的第一个困惑就是:“我的爸爸妈妈是谁?”这也是这些孤残儿童共同的困惑。贝天牧知道,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算治好了他们的身体,也无法修补他们的心灵。

第二天,贝天牧把埃瑟带到一处草地上,陪她看蚂蚁找食物。贝天牧指着蚂蚁说,蚂蚁一家也会走散,走散的情形有几种:一种是爸爸妈妈去给小蚂蚁找食物,迷路了;一种是小蚂蚁非常独立,要去外面闯一闯;还有一种是他们在玩一个游戏,试着分开,看多年之后谁先找到对方。“人和蚂蚁一样,也会走丢,也会用离别的方式教孩子坚强。我想一定是你爸妈觉得我太孤单了,所以,就让埃瑟和我相遇了。”贝天牧对埃瑟说,“等埃瑟大了,咱们一起去找埃瑟的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们真正的答案。好吗?”埃瑟认真地点点头。

在牧羊地儿童村,“我从哪里来”是贝天牧特别在意的一课。每个孩子的来历,都会有一个动听的故事。小龙在跟爸爸妈妈玩捉迷藏,期限是20年;Sarah的爸爸妈妈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创作这样的故事,对贝天牧来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可他把这个工程看得无比重要,这是孩子的权利,他们曾经没有选择地降生,又被抛弃,难免心生怨怼,他要把童话种植在孩子的心里。

埃瑟11岁时,提出要去寻找亲生父母。为此,她列出了详细的计划。“找到他们,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贝天牧问她。埃瑟回答:“让他们不必内疚,如果他们需要,我会像你爱我一样爱他们。”年近半百的贝天牧把埃瑟紧紧搂在怀里,泪如雨下。他说:“埃瑟,你是我的骄傲。”埃瑟纠正他说:“不,你是我的骄傲。”

爱出而爱返,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直到现在,埃瑟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为了这份寻找,她和贝天牧夫妇几乎走遍了贵州的大城小镇。不管她到哪里,贝天牧夫妇都一直陪伴着她,就连埃瑟想放弃时,贝天牧也对她说:“找到他们,是咱们共同的心愿,也许,他们正需要你的帮助呢。不要放弃,要做这个世界上最坚强的小蚂蚁。”

这样的爱的教育还有很多。莉莉刚生下来不久就被送到牧羊地儿童村,她患有严重的脑积水外加先天性心脏病。医生说,这孩子最多只能活两个月。贝天牧夫妇说,就算孩子真的只能活两个月,也要让她过得快乐充实。于是,莉莉成了整个儿童村的焦点,孩子们加班加点地排练节目,给她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百天。有的孩子负责给莉莉讲故事,有的负责陪她一起晒太阳,有的陪伴莉莉打针……莉莉在这样的关爱下,过了第一个生日、第二个生日。第三个生日过完的第三天,莉莉走了,走得很安静。一个孩子说:“爸爸,快来看,莉莉今天睡得真久啊,一定是梦太好,舍不得醒吧?”

莉莉的葬礼上,很多孩子把他们最喜爱的娃娃、最爱吃的饼干,甚至是最喜欢的衣服,送给了莉莉。他们成长得很好,上帝给了他们并不完美的身体,却没有让他们的心灵残缺。这,才是贝天牧最希望看到和始终追求的。

不管你们将来做什么,我们都会引以为傲

牧羊地儿童村十几岁了,已帮助三千多名伤残儿童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千余人被世界各地近五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家庭收养。贝天牧有三个亲生女儿,又先后收养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除了一部分孩子被收养外,还有一些孩子留了下来。按照国内法律规定,孤儿长到14岁后,就要离开儿童村。所以,贝天牧对孩子的教育里,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贝天牧对孩子们说:“不管你们将来做什么,我们都会引以为傲。如果你在餐馆当服务员,我会为你骄傲,希望你成为最好的服务员;如果你想当医生,我会引以为傲;如果谁想来孤儿院接我的班,那也是我的骄傲。”

2014年3月的一天,贝天牧接到了夏景从英国打来的电话。她兴奋地说:“爸爸,我今天拿到助产师资格证啦!”电话的这一端,贝天牧静默了片刻,说:“你不知道我有多为你感到骄傲。”这个当初患颈部脑脊髓膜膨出的小女孩,是在命悬一线时被送到牧羊地儿童村的,她在美国先后接受了多次手术。这个跟医院打交道最多的女孩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产科医生。夏景康复后,被一对英国夫妇收养。夏景对贝天牧说:“爸爸,我终于成为和你一样的人,可以帮助那些小生命了。”放下电话,贝天牧哭了很久。他对潘姆拉说:“我老啦,眼泪变得多了起来,越想止住就越流个没完。”潘姆拉也流下了欣喜的泪水。

牧羊地儿童村渐渐有了越来越多的惊喜。贝天牧散落各地的孩子会在某个时间突然到来,做志愿者,帮助兄弟姐妹。草地上,一个孩子练习走路,摔倒在地,呜呜地哭。57岁的贝天牧冲了过去,把孩子抱在怀里,做了将近5分钟的安抚才把他哄好。一位志愿者取笑他:“爸爸,我小时候摔倒,你会站在那里,微笑着让我自己爬起来。你变了,变得越来越不像一个美国爸爸。”贝天牧看着长大了的孩子,又看看怀里的孩子,羞涩地笑着回应:“我老了,想做一个中国式爷爷啦。”

志愿者上前紧紧拥抱抱着孩子的贝天牧。夕阳下的他们,美极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拍花子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拍花子的故事! 阿绮和老公开着一个小饭店,就在马路边,每天的生意都挺红火。阿绮的生意红火,并非她的手艺有多么好,却另有原因——而且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原因:马路对面是一家医院。 据笔者所知,平常里热闹的

0评论2024-01-26216

辅导员
辅导员 他的搭档一呆,然后点头:“我明白了!”他也跳上警车,然后掏出手机,“那孩子说昨天晚上她家的电话线,电脑宽带、电线都出了故障,但是今天早上就恢复了。我打电话问—下通信公司和电力公司,看看

0评论2024-01-26160

青草青青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伤感爱情故事青草青青 青青挺着大肚子回来了,还没等她到家,这消息就像一阵风刮到了青青爹娘的耳朵里。爹娘的脸顿时变成了猪肝色,爹使劲地敲了敲烟锅子吼道:“关门!” 青青娘吓得浑身一哆嗦,上前刚要关上门

0评论2024-01-26118

蒙古大夫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蒙古大夫的故事! 宋刚参加工作时,听师傅们聊天常提到“蒙古大夫”。起初,他还以为说的是一位蒙族的医生,后来听得多了,才明白所谓的“蒙古大夫”,是对那些粗枝大叶、对病人如对牲畜

0评论2024-01-26119

老爸的“秘密天使”
一 接到他被车撞伤的电话,惊惶中我弄洒了水杯,带翻了椅子。跌跌撞撞赶到医院,看到满脸血污、昏迷不醒的他,我失控地扯住医生大哭:“快救救他,求你了……”医生说马上手术,可是备血不足,需要家属

0评论2024-01-2696

小泥鳅也能翻起大浪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小泥鳅也能翻起大浪! 阿慧和阿勇是北京某中学的同学。阿慧是那种小辣椒式的女子,能说、敢说、敢干,在学校时是班干部,无论是女生、还是男生她都敢管。而阿勇则是老实巴交的人,内向、话少。不过,这俩性格有天壤之别的小青年,在校

0评论2024-01-26117

爱孩子,请先爱你的另一半
之前有一位妈妈发邮件求助,说有一次带孩子去亲戚家做客。当时孩子还带了一个玩具过去,刚好亲戚家的小弟弟看上了,非要不可。两个孩子互不相让,大人们劝了很久,孩子就是不给。这时候爸爸就说,“你是哥哥,送给弟弟,我给买新的。”孩子还是不同意。这时候

0评论2024-01-2584

下辈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
一个人意识到父母之恩,就是这个人成年之时。一个人意识到父母之恩,就是这个人能肩负责任之时。第一次为人子女,我们都很青涩。血缘亲情,没有什么是不能原谅的。此生为家人,就是所有的人都抛弃你,但我不会离开你。即使相顾无言,青春叛逆,仍是一生一世的

0评论2024-01-2580

针线有爱
我的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的邓魁英先生,讲课好,写书也好,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而师母特别喜好编织。怀孩子的时候,我和师母唠嗑:“等娃娃出世了,就喊您二老姥姥姥爷。”师母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女儿出生第一年,我抱着孩子来导师家拜年。那时,她恰好半岁

0评论2024-01-2593

风儿来到大海上
有一天,风儿来到大海上……燕子姐姐从北方飞回南方,一路长途跋涉,来到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它越飞越累,感觉翅膀像灌了铅一样沉重,眼看它就要被无情的海浪吞没了。“不好!”风儿大惊失色,一把托起它。燕子姐姐的翅膀好像生了风,它像滑翔机一样快速地飞向

0评论2024-01-2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