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一个少年的成长

2024-01-22 03:14740

韩长有出生于1970年,用今天的话说,属于七零后。但是韩长有身上却没有一点七零后一代人的娇宠和迷茫。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姐姐,在家里是长子。他的家庭背景和他的成长的环境,都促使他早早就担起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职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做为家里的长子,韩长有小小年纪就显得十分懂事。他是一个清醒的人,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这一点,为他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性格基础。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的国家还没有从文革的动荡不安中走出来,整个社会生产处在停滞、混乱之中,经济倒退,人民的生活十分贫困。偏僻的农村处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大集体中,人们的思想停留在“一大二公”的观念里,缺乏积极性,农村的贫困可想而知。

韩长有的童年在平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度过的。韩长有的父亲,木匠出身,过去在老公社机砖瓦厂领着干活,后来当村民小组长。那时既是是村里的一个小干部,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做为,整天敲钟上工,吆喝放工。不过他还是在长有的童年里留给深深地印象并影响着长有。长有的父亲是那种朴实而又些倔犟的人,在生产队时干的很认真,没在生产队时,仍干的很认真。是那种老黄牛式的人物。干活有韧劲。他的母亲说话爽快朗利,是那种农村虽然没多出过门却见过很多世面的济事女人。

执着不认死理,倔犟又有尺度。这就是韩长有留给人的印象。熟悉韩长有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平时劲头十足,遇事决不服输。聪明,善于动脑筋。这些性格,肯定与两位老人的有关。他既秉承了父亲的倔犟劲儿,又有母亲敢于开拓的勇气。

韩长有的童年记忆里,最让他记忆犹新的是这样的一幕:他整天领着一帮孩子玩闹在村子里,从不知疲倦。

“也许是小孩子活力大吧!”今天回想起来,韩长有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那时候,他在村里是个孩子王,总觉浑身有一种使不完的劲,每天人们都会看到,在平陌村街上,他常常象一枚钉子一样当当当地穿街而过,再一转眼,就跑得没影了。

韩长有心劲强,上学从不迟道,他总是早早起床,象一只准时打鸣的公鸡。长有的母亲告诉我们一件事。一年冬天,老师要求学生必须提前到校,复习功课,有些孩子起不来床,担心耽误到校,心里怕怕的。长有自告纷勇要喊大家上学,担起了义务提醒员。清晨,他沿着村街,挨家挨户地喊上一圈,然后领着他们一起去上学。

这种早起的良好的习惯韩长有一直保持到成年。现在,无论晚上有什么事耽误,或者睡得多晚,他还是早晨五六点就起来,在别人没有正式上班前,到厂里到村子里的各个企业巡视一圈,或到村附近的山岭上站站,静心思考,然后才开始一天的工作。

爱迪生孵鸡蛋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今天,不会再有人去嘲笑一位伟大科学家童年时做的一件怪事了。人们已经知道,有时,看似痴傻的行为背后,蕴藏着的却是无限的好奇心和创造热情。

说起韩长的少年成长,我们也听说了一件让当时的大人们笑了半天的小事情。那是他和一台小手扶拖拉机之间的一段不解之缘。

韩长有从小喜欢捣鼓小东西,尤其是机械之类,真是出了名,连他母亲都挡不住,只好任他去了。

短短几十年,科技进步,交通便利,已经让我们进入了地球村时代。我们相信,今天见惯了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的人们,大约早忘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在田间地块上突突奔忙耕地的十分不起眼的小手扶拖拉机。而在当时,它却被村民们视为宝贝,在孩子的眼中,它只喝柴油就能突突地奔跑,真是神气得不得了。小手扶拖拉机,前面车头的水箱口冒着热汽, 中间一个人坐在高高翘起的硬座上,双手扶着驾驶把手,后面挂着闪亮的犁铧,一晌时间,大片的土地就会被翻耕个底朝天。想一想那种情景,就令人激动。

有一年,韩长有愣是迷上了生产队刚买回的那辆手扶拖拉机,那是当时十里八村唯一的一辆。这个新奇的事物,完全吸引住韩长有。每天,别的孩子放学是跑着玩,他却一下学,就跑到地头,和开车的师傅厮混在一起,东瞧瞧西瞧瞧,他就是不明白,一个什么东西都不吃的铁家伙,喝一桶油却能跑得那么欢!如果有可能,他就是想上去,也亲自试试,开着这个铁家伙跑一圈,是个什么滋味。那天,开车的师傅,开着小手扶,在田里耕地,他跟在小手扶后头,踩着刚翻上来的松软土壤,一遍遍地走。一个来回,又一个来回。最后,惹得地里的几个人都笑他傻。好心的开车的师傅见他死磨硬缠,这么爱车,知道他是个人小鬼大的家伙,拗不过,休息的时候,终于答应了。他爬上去,突突突,开着晃了一会儿,才满意了。

童年时,韩长有的志向曾是想做生产队拖拉机手,没想到的是,今天,他却当上了一个企业的经理和一名村干部。给一个拖拉机掌舵好还是给全村掌舵好呢?仅仅是一个玩笑,当你要问韩长有时,韩长有会认真地回答,为全村人掌舵好。 因为那样能为更多的乡亲们干更多的事。

对未知充满探求的人,在将来才会大有作为;与众不同才会脱颖而出。一个对生活如一潭死水的人,哪里会有无限的激情创造?有位教育学家也说过,一个人的个性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韩长有,那颗聪明的头脑里,一定充满了对各种新事物的渴求。

当时,在文艺生活象一张白纸的日子里,看电影象盼星星盼月亮一样,还有什么比看一场电影更让孩子们兴奋的事呢。为看一场电影,他宁愿有时跑上几里甚至于十多里路。喊上村里的孩子,成群结队,一个片子都不愿拉下。

爱好学习的韩长有更是为学习吃尽了苦头。韩长有记得小时候,为了看邻居同学的连环画,他经常是饿着肚子,因为邻居同学有个城里的亲戚给他捎了不少的连环画。韩长有为了能看到这些书,总是用自己玉米面窝窝和那个同学换连环画看。因为那个同学比他还穷。他有时为了看那同学的一本书他把给他母亲为了改善他的生给他烙的杂面烙馍都给了那同学,自己只喝些“稀玉米糁”。虽然那时土地已渐渐承包到个人,但光靠在土里刨食的农民温饱仍是一个大问题。那时好的“火车头”冰糕才五分钱一个,但韩长有很少吃它们,不是吃不起,而是想到父母挣钱的艰难,他就象个小大人一样,抵制住了诱惑,正是这种童年时就养成的克制力,为他后来成就大业奠定了基础。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记得国家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老先生有一个座佑铭: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人来到这世上,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有大的志向,而对生活的享受则是最次要的,这是一个每一个成功都会讲到的秘诀。这一点在少年韩长有身上有充分体现。

人的少年生活就是这些由点和滴组成的,也许这点滴无狂风无骤雨,可正是这点与滴中的一个个点,折射出了他成年的人生之海。从韩长有身上点点滴滴的小事,可以看到以后的许多端倪:充沛的精力,良好的习惯,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以及早早就显示出的组织才能和号召力,这些都给韩长有以后的创业存贮下了许多有用的经验。

俗话说,从小看到大。这话很有道理。毛泽东在少年时曾写过“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宏篇伟章,周恩来响亮地喊出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许多伟人才俊在他青春年少时就彰显出以后与众不同的个性。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也是一个人成长的源泉。那时,只要种下了一粒种子,将来,就会有种子的发芽开花和结果。

我们忽然想到了盘古开天辟地这个古老的神话: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于其中,万千八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清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高一丈。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一个人的成长,多么象这个神话!它象征着一粒小小的种子、一个小小的梦想,从一个少年的某一天、某一个时间点上开始成长了。它还象征着一个人的个性象一个新生婴儿,每天都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象一个刚刚露出地面的楼台地基,一层层向上筑起。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开天辟地的神话
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

0评论2024-01-2552

9元旅游团
小华是某一家公司的员工,今天老板宣布明天去旅游,去盘古山。不去的就在公司上班。小华心想:不去就要上班,不去白不去。到了12点多才吃饭,东西有馒头、粥、蛋挞、肉丸、小点心、小蛋糕等10样,但没人吃得饱,因为任何东西都是一人一样,连粥都是一人一

0评论2024-01-2241

天地混沌如鸡子
密县,一个很古老的地名,地处中原腹地,嵩岳耸其西,具茨屏其南,浮戏列其北,中间有溱水、洧水,滋润出了一片沃野。这片沃野又被称为溱洧流域。早在8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出生,立宫建殿、建都定国

0评论2024-01-2284

补鞋匠巧做驸马公
相传,宋朝时候,真宗皇帝的三公主年方一十八岁,出落得体态轻盈,姿容妙嫚,举止间百媚横生,一身冰肌玉骨,恰似广寒宫里嫦娥降世临凡一般。只因三月三日出外游春,回来之后就象中了什么似的,郁闷成疾,饮食不进。不几日闹得公主面黄肌瘦,形影单薄。皇上惜

0评论2024-01-2180

《碎梦仙缘:灭世预言》简介
上古之时,人类便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实际上的确有盘古之事,盘古开天辟地,以自身的牺牲,化作世间万物,永葆世界稳定。但是天和地并不是就这样轻易分开,世间万物都有灵力,盘古也预料到必有一日天地重合,万物毁灭,鸿蒙重开,黑暗卷席。自此便留下一句

0评论2024-01-2140

天与地
很久以前,盘古开天辟地后,许许多多的生命就陆续出现,有天,有地,有无尽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天发出洁白的光,照亮了大地,地望着天,天望着地,在光的照耀下一切都如此清晰,天和地久久注视。随着时间的相伴,地爱上了纯洁的天,天也爱上了憨厚的地,时

0评论2024-01-2041

话说“阿弥陀佛”
相传盘古开天后,印度西藏一带,有一莫员外人家拥有一大帮雇工。其中有个叫阿弥的,年方十四,为人厚道。一天一佣工打碎一只碗嫁祸于他。莫员外明知故问:碗是何人打碎的?莫老爷,是我阿弥竟作如是荅。一次一雇工去牛棚放牛,发现牛死了,都冤枉阿弥打死的。

0评论2024-01-2034

盘古的传说
据老年人说:盘古开天辟地那时候,造了很多座大山。这一天,他造了桐柏山后,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北山脚下睡着了。盘古睡了一大觉,醒来一看,只见远处来了一个年轻的姑娘。姑娘看他醒了,就喊他:“盘古!盘古!”盘古心里奇怪,就问:“你是谁呀?”姑娘说:

0评论2024-01-2032

双性人的传说故事
传说,咱们这个天高地厚的人世间,原来是个无法称无法量的大蛋。有那么一天,这个大蛋轰的一声响。崩裂成两半儿啦!蛋里站起一个巨大的人来,他头顶一半儿蛋壳往上长,脚踩一半儿蛋壳往下沉。上下两头挣,这个大人蹭蹭地越长越高。一点一点地,他头顶的那一半

0评论2024-01-1961

天女散花的传说故事
盘古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开天辟地以后,叫他的大儿子管天上事,人称玉帝;叫他的二儿子管地上事,人称黄帝;叫他的女儿管百花,人称花神。盘古开天辟地用力过猛,伤了五脏六腑,他快死时,把女儿叫到跟前,拿出一包种子说:“这是一包百花种子,交给你

0评论2024-01-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