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父子战争

2024-01-22 02:07620

田校长说:“没错,好多事情确实不公平,但这是潜规则,大家都在做。”田立盯着爸爸问:“潜规则就不可以改变吗?如果每个人都不做,潜规则还存在吗?”田校长无奈地说:“你还小,不成熟,不懂这个社会。”田立一字一顿地说:“那我宁愿永远不成熟!”田校长以为儿子不过是年少气盛,也没在意,敷衍几句了事。

一晃,中考的成绩下来了,一中的录取分数线是619分,田立考了616分。

田校长很高兴,儿子以这个分数,进一中绰绰有余,但让他抓狂的是,田立在填志愿时,第一志愿是龙县二中,根本没有一中的影子。

田校长逼着田立改志愿,田立不肯,说:“爸,如果你坚持要我进一中,我宁可选择辍学。”

“你个‘二货’,总有一天会后悔的!”看见爸爸绝望痛苦的样子,田立搂住爸爸,说:“爸,请你相信我,如果我进了一中,才会真正后悔的!”事已至此,田校长还能怎么办呢?虽然二中比不上一中,可总比儿子不读书强吧。

田立进了二中后,学习很努力,三年后,考上了师范大学。田立成了大学生,可并没有像父亲期望的那样成熟起来,倔脾气没改,似乎有“道德洁癖症”。田校长每次都骂道:“你个‘二货’,不撞南墙不回头,非得有几次教训你才能聪明起来。”

田校长的担忧在田立大学毕业前夕终于来了。一天,田立打电话给他,说自己已经联系好了新学校,过几天就出发。田校长问是哪所学校,田立说:“青海玉树的红岭小学。”

田校长惊叫道:“田立,你疯了吗?回一中当老师多好呀!”田立说:“爸,一中不缺教师,但红岭急缺老师,我想到能让我干事的地方去。”

田校长又一次领教了这个“二货”的倔强,和不按常理出牌的“另类”手段,他退而求其次,道:“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个被人急需的老师,二中也是你的选择啊,二中也缺老师。”田立说:“可是,红岭比二中更需要我。”

“田立,老子服了你!”田校长虎着脸说,“你不就是想折腾吗?好!我让你折腾,我等着你哭着闹着要回来的那天!”说罢,他挂了电话。

田立来到玉树的红岭小学。红岭小学只有五位民办教师,校长姓程。程校长看田立踏实肯干,情真意切地说:“田老师,我想让你做校长。按说我不该把这副担子推给你,在我们这里,校长意味着责任和重担。你是大学生,懂教育,孩子们需要你这样的校长。”田立想了想说:“行!这担子我接过来。”

田立在红岭小学一干就是三年,三年间,学校有了很大的变化。田立利用和外界的关系,给学校盖了新教室,五名老师也得到了培训。更可喜的是,红岭小学毕业的学生,在镇上的初中里学习成绩也是出类拔萃的。

田立扎根偏远山区的事迹上了报纸、电视和网络,他一下成了名人,但田校长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儿子为此付出了多少。儿子原先白皙的脸庞染上了特有的高原红,他的好多同学都结婚了,可田立女朋友还没有影子。这期间,田立的妈妈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要他回来,可田立总说,这里离不开他。田校长安慰妻子说,儿子倔不了多长时间,迟早他会主动要求回来的。妻子问为什么,田校长说:“下学期我就退居二线了,县里正在筹划公开选拔一中校长的事情。他再不回来,想回来也没那么容易了!”

田校长的预言,在这年的暑假成真了!一天,田立风尘仆仆地赶回家里,向爸爸提出他要回来!

田校长本想训斥儿子一通,但怕惹毛了这个“二货”,倔脾气爆发,再跑回去,便忍住了。

田立回来后不久,县里公开选拔一中校长的活动也开始了。田立竟然参加了选拔。田校长高兴得不得了,看来这小子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心里有小算盘呢。只不过,儿子太嫩了,在所有的参选者中,年龄最小,资历最浅,肯定没戏。但田校长并不为此沮丧,他高兴的是,儿子拧巴的性格有了转折性的改变。这对他走以后的人生道路,有极其重大的作用。

竞选演讲开始了,田校长来到现场,观看儿子的表现。

田立是最后一个上台演讲的,相比其他参与选拔者的发言,田立的演讲辞短得可怜:“各位领导,尊敬的评委,我的演讲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是,我爱教育。我能在玉树踏踏实实地做三年老师,更能在一中勤勤恳恳做一辈子;第二句话是,与在座的参选者相比,我有一个优势,这就是有做校长的经验。虽然那只是一个只有六名教职工、一百多名学生的学校,但管理好学校的道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热爱和创新,公平与正义。谢谢大家!”

田立鞠了一躬,走下台来。

台下的评委小声地互相交流着,田校长发现,不少人是赞许的表情。

几天后,公开选聘的结果揭晓,田立以绝对优势获胜,出任龙县一中校长。

作为父亲,田校长是多么自豪,儿子是龙县一中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这一定会载入龙县一中的校史。

田立上任后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取消所有报考一中的优惠政策,让所有的考生公平地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第二件事是,动员一中教学任务不饱和的教师,前往贫困地区支教。

这天晚上,父子俩坐在家里的沙发上,两个男人有了一场深刻的对话。田校长扔了一支烟给儿子,说:“小子,你是和老子对着干呢,好了,现在你胜利了。”

田立给爸爸点着了烟,自己也深深地吸了一口,认真地看着田校长说:“爸,对不起,这些年来,儿子没少惹你生气,但是,那是我不二的选择。来参加竞选,有两个原因,一是红岭小学缺老师,如果我能当校长,就可以让更多的老师去支教;二是我想在更大的舞台,向潜规则宣战。我总觉得,真正意义上的年轻人,不应该向潜规则低头。往小里说,这是对个人的青春负责,往大里说,这是对国家和民族负责。”

田校长望着儿子,半晌,说:“小子,你没给青春丢脸,没给时代丢脸。爸爸输得高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我是哈佛校长,不是女校长
2015年春天,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第二次访华,受到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接见,并在清华大学做了演讲。68岁的福斯特是哈佛大学379年的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校长,她时常纠正别人:“我是哈佛校长,不是女校长。”而她的不拘一格不是从当上哈佛校长

0评论2024-01-2574

蔡先生打人
做学问做到大学校长,都是斯文人,总应该有些和光同尘的意思了吧?不幸得很,有些事就是邪性。和尚要练武术,大学校长,也未必都这样文气的,砸汽车、打人的大有人在。比如,要打学生……此人,就是北大校长蔡元培。看老萨写到蔡元培先生打人,估计一帮北大的

0评论2024-01-2571

蔡元培的富贵
蔡元培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人。在这方面,张謇、章太炎等人旧而少新,胡适、鲁迅等人新而少旧,只有蔡元培先生在新旧、士仕、政道之间出入自如。说蔡先生之传统,有很多角度,其中之一是蔡元培一生没有置备私产。他亲历满清、北洋、民

0评论2024-01-2550

我的父亲罗家伦
我们或许可以用这样几个字符勾勒出罗家伦的一生:“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人,31岁的清华大学校长,中央大学的10年掌权者。北大的罗家伦父亲是浙江绍兴人,1897年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旧式读书家庭,他早年受的是家塾式的传统教育,但也有机会读到

0评论2024-01-2567

蒋梦麟:北大“功狗”
蒋梦麟(1886—1964)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对本校校史素有研究的北大教授陈平原说:“在历史学家笔下,蔡元培的意义被无限夸大,以至于无意中

0评论2024-01-2569

曾是听风者
1981年7月,骄阳似火,参加高考体检的蒋本浒站在医院门口一棵小树底下乘凉。这时候突然有个胖胖的大胡子抽着烟踱着步出来了。他的胡子非常茂密,让蒋本浒立刻想到了马克思,觉得他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蒋本浒看出来,他是想站到树阴下面抽烟。这棵树不

0评论2024-01-2589

就算99%的人都讨厌你
特雷西很不受欢迎。她的朋友非常少,事实上,在学校里几乎没有同学愿意跟特雷西玩。在学校餐厅吃饭的时候,只要特雷西端着餐盘走过去,同学们就会立刻起身,坐到其他位置上去。特雷西知道,自己不漂亮,甚至还有一点丑;而且,她出生在贫民窟,家境贫寒。这些

0评论2024-01-2471

老师的招真毒
某村教学点有两位老师,王老师在这里工作了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每天得自己做饭,同时给吃中餐的学生做饭。另一位是本村的人,学前班的专职教师,说是专职,实际上,学前班的老师年年换,因为他们感到最头疼的事是常常跟家长磨嘴皮子,将自己弄得成了

0评论2024-01-2457

老王您太傻了
2012年的下年,老王的老伴为了给小儿子照料孩子,去了安徽,留下他一人在家。他既要教书,又要忙家里的事,因此他忙得不可开交。转眼到了腊月底,老伴、儿子和儿媳回家过春节,见到他又黑又瘦,吃了一惊,大儿子说:“爸,过了年你随我外出,知道您是闲不

0评论2024-01-2469

班主任中了领导的奸计
学校刚实行了一费制时,对贫困乡学校的班主任来说是件非常值得高兴的大好事,由原来的三百多元减少到80元,收钱的负担减轻了接近四分之三。可班主任高兴得太早了。开学后。县教委送来了课外读物,每生二十几元,小学一年级学生面对这一大堆没有注音的书怎样

0评论2024-01-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