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慎刑

2024-01-22 00:02800

宋太平兴和年间,京都汴梁。

冬日,天刚蒙蒙亮,大户郭孝慈便将管家郭苟吆喝起来,让其继续煮粥赈民。郭苟带着几个家人在宅前搭起的临时赈粥棚里,就忙活开了,先将支起的十几口大铁锅涮洗干净,然后淘米下锅,放柴火煮粥。一时间,棚里热气直冒,没等粥煮沸,四周已经聚拢来了一大帮乞丐和难民。

经过多年战乱,再加上遭遇一场百年未遇的旱灾,到处是庄稼荒芜,路有饿殍。光汴梁城一处,就聚集着成千乞丐。郭孝慈一向慈悲为怀,便仗着家境殷实,做起放赈的善事。半个月下来,门前的铁锅从最初的两三口变成十来口,虽亏空无数,但却也救济了不少的乞丐和难民,一时间,京城里四处传诵着郭大善人的美名。

粥煮熟了,郭苟让大家排好队,按惯例,一人一瓢粥,家人开始分开了粥。可一会,郭苟却听到了一阵吵闹声,上前一看,原来是一个相貌猥琐,但体格健硕的中年乞丐居然提着个木桶来打粥,家人跟他说得很清楚,一人一瓢粥,不能多打。那乞丐便恶言恶语起来:“不就是一点米粥,如此吝啬,还做什么善事,装什么善人?”郭苟一看此人是个浑人,便吩咐家人,不与他计较,将其木桶装满了事。

哪知那乞丐将桶装满后,竟又提出想见郭善人,他说:“家里上有老母,体弱多病;下有妻儿,几近饿死;求郭善人施舍些银两救急。”家人劝其离开,但此人不依不饶,便在粥棚前骂骂咧咧起来,一时间引来近百人围观。

郭苟只得将此事禀报主人,郭孝慈一听,便心里一拧,知道此人有备而来。一向息事宁人的他本想给那乞丐几两纹银,打发了事,但出门一看,见难民越聚越多,又怕其他人跟着后面起哄,正在一筹莫展之时,那乞丐已经生起事来,他将手中的木桶横扔出去,桶里的粥溅得四处都是,接着他又从地上拣起几块砖头,分别扔进几口粥锅里,一时间好端端的一个赈粥现场被他搅得乌七八糟。几个家人欲上前制止,但见此丐身体强悍,不敢动粗。郭孝慈见此人撒泼,便让家人退回屋里,将大门关上。那乞丐见此情景,更撒起威来,他将现场的粥锅掀翻之后,又在门前破口大骂。

就在这时,看热闹的人群后面,冲出一人,此人一身习武行头,手提佩刀,身手矫健,他三步并做两步,来到那乞丐面前,喝道:“好一个不识好歹的恶丐!”没等乞丐反应过来,此人的手中刀已经插进他的胸膛。众人一片惊呼:“杀人了,不得了,快报官府!”只见此人拔出刀,环顾四周,见没人敢上前,便将刀扔在地上,扬长而去。

等当差的赶到,现场众人早已作鸟兽散。人命关天,差人便将郭善人和郭苟等几位家人捉拿,带到官府。汴梁城府尹吴师正闻听此事,便下令关闭城门,捉拿凶犯,但几经搜查,没有任何结果。

因事起赈粥,吴师正怀疑此案郭孝慈难逃干系,便严审郭孝慈。郭孝慈此刻欲哭无泪,只说自已和那恶丐素不相识,也不知那杀人凶犯来自何方。吴师正喝道:“此丐得你救济,本应感恩戴德,岂能无故生事?那青年当众杀人,又从容脱逃,定是早有准备。作为当事之人,你岂能一概不知?”于是吩咐手下人用刑,一通大刑用毕,吴师正命人将现场所留佩刀递到郭孝慈面前,问:“可识得此刀?”郭孝慈摇摇头,表示并不识得。

吴师正又将管家郭苟押进来,单独讯问。没等用刑,那郭苟就从实招来,说:只因恶丐闹事,主人气愤难平,便叫一新来的护院持其佩刀从后门出去,混入人群中杀人。杀人后,那护院慌忙之中将佩刀丢落现场,后又在主人的帮助下混出城逃之夭夭。

吴师正拿得郭苟的口供,再来讯问郭孝慈,郭孝慈还是拒不招供,并且大骂郭苟无良陷主,不得好死。吴师正见郭孝慈还是铁嘴钢牙,不由大怒,便吩吩咐手下大刑伺候,直到其招供为止。

几番严刑拷打之下,郭孝慈终于承认是他指使护院杀死了恶丐,此案由此审结。吴师正一方面画影图形,捉拿脱逃的杀人凶犯,一方面判郭孝慈死刑并上报刑部核查。

恰逢郭孝慈有一远房外甥在朝为官,闻听此案,无论如何也不信一向仁慈的舅舅会主使杀人,于是上书刑部,替郭孝慈鸣冤。

刑部尚书匡义对此案也很郑重,他调来案卷,仔细察看,却发现案情清楚,一目了然,且有郭孝慈的口供,佩刀和郭苟的证言互为映证,可谓物证、人证俱在,查不出丝毫的疏漏。正不知如何定论之时,突接太宗皇上圣旨,说此案判决暂缓,隔日皇上要亲临刑部彻查此案。皇上要亲查此案,足以说明此案非同小可。匡义不敢有丝毫怠慢,将案卷和一干人犯一并提齐候审。

次日,宋太宗率一干官员亲临刑部,一时大家皆不解其意,只得面面相觑来到刑部大堂。

太宗当堂讯问郭孝慈:“那恶丐赈粥之时,寻畔滋事,可是你气不平,指使护院所杀?”郭孝慈答曰:“是我指使人所杀!”太宗又拿出佩刀,“此刀可是你平日所佩?”郭孝慈答曰:“是我平日所佩。”闻听到此,太宗皇上站起来,近前问郭孝慈:“既是你所佩之刀,上面刻有何字?”郭孝慈答:“无字。”太宗拿起佩刀,递与匡义面前,笑问:“匡大人,请看这是什么?”匡义伸头去看,只见太宗所指刀身之处隐隐约约刻有“真开”两字。太宗回到座位,问身边护卫:“此刀刀鞘何在?”护卫递上刀鞘一把,太宗接过,一反手,熟练地将刀插入鞘内,两者合二为一,不差分毫。

太宗笑着说:“此为我所佩之刀,上刻真开两字,意为:真龙天子,开创基业。没想到,竟有民间之人敢冒认此刀,难道想造反不成?”说罢哈哈大笑。

就在大家迷惑不解之时,太宗揭开了谜底:原来那一日太宗微服私访,听说郭孝慈赈粥济民一事,一方面为民不聊生而内怀愧意,另一方面又为郭孝慈的善举而深怀感激。于是便带着护卫来赈粥棚前察看民情,哪知正遇上恶丐寻事。太宗义愤填膺,怒不可遏,遂从护卫手中抽出佩刀,上前杀了恶丐。

为了考察当地官吏的办案能力,皇上故意将此刀丢于现场。等从刑部了解此案审结情况后,太宗深感情况严重,才亲自过问此案。

恶丐原为皇上所杀,郭孝慈杀人案竟是一起冤案!这使匡义和吴师正当场冷汗直下,连呼失职,请求处分。可是郭苟指认主人杀人却是什么回事?当堂传上郭苟之后,他的招供更是让大家哭笑不得。

原来,郭苟负责赈粥之事,每天要早早起来,可谓日不得闲,夜不得安,时间一长,便对这劳命伤财之事颇有怨言。于是他便从乞丐中寻得一人,给了他一点散碎银两,让他寻畔闹事。只盼闹上一回后,郭孝慈心灰意冷,放弃此善举,从此大家都睡个好觉。哪知中途起了波折,恶丐被人所杀,郭苟见官府怀疑主人杀人,便想主人死后,可以谋其家财,所以故出伪证,欲置主人于死地。

但郭孝慈原本清白,却为何签字画押,承认自己是杀人主使呢?太宗一言道破端倪:“大刑之下,何而不得?”一句话说得大家俱露羞惭之色。

为了提醒刑部办案不再滥施刑罚,太宗皇上将那杀人佩刀赠与刑部,并让人在“真开”两字左右各添笔画,改为“慎刑”,悬挂于刑部大堂。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嗅金王
嘉靖四十四年的一天凌晨,天光还未亮,在刑部清吏司任检校官的莫绍轩便接到了一纸密函。展信看罢,莫绍轩快步出门,直奔刚刚升任南京山东道御史的林润的府宅。两下见面,林御史也不多话,提笔写了三个字:虎头坊。莫绍轩心领神会,拱手告辞。 虎头坊是条清幽

0评论2024-01-26279

一张白画
唐伯虎要进京赶考,邻村的傅员外听说后,跑来请他给京城的兄弟傅璋带封家书,唐伯虎爽快地答应了。就在这时,同窗匡亦郎也来了,唐伯虎顿时拉下了脸。原来,这匡亦郎做人不地道,就因为家里有钱,常常挤对穷苦书生,唐伯虎就没少受他的奚落。唐伯虎正要拒客,

0评论2024-01-2437

宋朝名相吕夷简简介 吕夷简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姓名:吕夷简字号:坦夫别称:吕文靖、吕申公、吕许公谥号:文靖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寿州出生时间:978年去世时间:1044年官职:太尉追赠:太师、中书令封爵:申国公许国公主要作品:文集二十卷主要成就:北宋名相,辅

0评论2024-01-2465

黄祖舜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黄祖舜是南宋时期宰相,出生于南宋福建福清平南里大壤,他是黄祖尧的弟弟,他的家族在当地被称为巩溪枢相之族。人物档案姓名:黄祖舜字:继道晚号:巩溪宫人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南宋祖籍:福建莆田黄巷出生地:福建南日岛去世时间:公元1165年

0评论2024-01-2449

清初八大诗家施闰章简介 施闰章是怎么死的
施闰章是清初著名诗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字尚白、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施家是江南宁国府著名的理学世家,号称一门邹鲁。施闰章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理学家,因为自幼父母早逝,所以养在祖母膝下,视叔父为自己的父亲。施闰章聪慧好学,又生在理

0评论2024-01-2356

蓝蝴蝶迷案
蓝色蝴蝶深夜,刑部后院院门“砰”的一声被人撞开,将刑部总捕头燕清典从假寐中惊醒。“大人,出命案了!”亲随杨易之一头撞进来禀告。“出了什么命案?”燕清典从床上直起身,皱眉问道。“刚刚有人来报,京城中刚刚发生了命案。”“这事由京兆尹衙门处置就是

0评论2024-01-2353

为何说乾隆最喜欢孝贤纯皇后?乾隆因此有何
看《还珠格格》里面皇帝对令妃宠爱异常,也许会让大家生出乾隆帝最宠爱的妃子是令妃的错觉。本文要说的是,乾隆帝挚爱的女人不是哪位妃嫔,而是自己的原配妻子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对孝贤纯皇后的喜爱从不遮掩,生前恩宠不断,多有赞誉。等到孝贤纯皇后去世

0评论2024-01-2364

明武宗朱厚照是个好皇帝吗?有哪些关于他的
他是明朝历史上的第十任皇帝,世人对他的评价有两个极端,有人认为他是一个贪玩昏庸的无道之君,也有人认为他是个励精图治的有为之君。他就是明武宗朱厚照,一个少有的真性情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是不是好皇帝呢?有哪些历史事迹能证明这一点呢?举个例子吧,朱

0评论2024-01-2370

王世贞写了那些著作?王世贞的个人影响
人物档案姓名: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民族:汉族国家:中国出生地:太仓州所处时代:明代官职:南京刑部尚书本经:《易经》去世时间:万历十八年(1590年)文学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晚年恬淡自然主要成就:后七子领袖主要作品:《弇州山人

0评论2024-01-2276

“后七子”领袖王世贞简介 王世贞是怎么死
后七子,是明朝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其中王世贞是后七子的领袖,在李攀龙去世之后,文坛二十多年他一人独领风骚。后七子是区别于明朝弘治、正德年间出现的文学流派前七子的叫法。这

0评论2024-01-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