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永远不晚

2024-01-21 23:29500

日语学习班开学报名时,来了一位老者。

“给孩子报名?”登记小姐问。

“不,自己。”老人回答。

小姐愕然。屋里那些年轻的报名者也愕然,有的嗤笑。

老人解释:“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叽里咕噜,我听着急,我想听懂他们的话。”

“你今年高寿?”小姐问。

“六十八。”

“你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两年以后你都七十了!”

老人笑吟吟地反问:“姑娘,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以后就是六十六吗?”

事情往往如此:我们总以为开始得太晚,因此放弃,殊不知只要开始,就永不为晚。明年我们增加一岁,不论我们走着还是躺着;明年我们同时增加一岁,可有人收获,有人依然空白——差别只在你是否开始。

老人学与不学,两年以后都是七十,差别是:一个能开心地和儿媳交谈,一个依然像木偶一样在旁边呆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好学,贯穿人生的一根红线;好学,永远不晚。“活到老,学到老”,生命将永放光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开国元勋早年大多不是“好学生”
“特长生”毛泽东:考上是因文采好1912年春,毛泽东进了一所公立高等商业学校,但仅呆了一个月就退了学。他后来回忆说:“我在新学校遇到了麻烦,入学后我发现课程都是用英语教授的,同其他学生一样,我不懂英文,除了字母之外,我几乎一窍不通。另一个障

0评论2024-01-2588

玩摇滚的好学生
我一直是一个好学生,这一点连我爸爸妈妈都很惊讶,因为从初中开始,他们就忙着开饭店,晚上都是我一个人在家,他们也没太为我操心,但是我的学习成绩始终不差。初中的时候,我是全班的前三名,到了高中,成绩也稳定维持在前十名左右。只有让自己变成传统意义

0评论2024-01-2585

张大明教子
张大明与儿子约定:只要儿子的考试成绩在班级前三名之内,就给儿子做一顿好吃的作为奖励。这次,儿子张小明考了个全班第一,可把张大明给乐坏了,赶紧让妻子整一桌美味佳肴犒劳犒劳儿子。饭桌上,张大明忍不住对妻子炫耀起了自己的“激励教子法”,说都是自己

0评论2024-01-2464

506公里的思念
也许,在许多年后,当我真正地不再为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落泪时,可能我已经变得成熟、不断老去。那是遗落在回忆里的一个凛冬,我提着行李箱,独自走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天色渐渐黯淡了下来,清阒的路上行人稀疏,道路两旁亮起万家灯火,每个窗格中都上

0评论2024-01-2443

好学的比喻
春秋时期,晋平公有一次对他的臣子师旷说:“我的年纪大了,已经七十岁了,虽然很想求些学问,读些书,但是,总觉得时间太晚了!”师旷就说:“时间太晚吗?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平公说:“我和你说正经话,怎么你竟和我开起玩笑来了!”师旷说:“我做

0评论2024-01-2437

流米寺的传说
相传明朝初年,在滹沱河畔有一个小村庄名叫宝龙庄。村里有一对贫苦的王姓夫妻,老来得子,全家欢喜万分,托人起名叫做王福,祈求孩子人生多福,大富大贵。孩子招人喜爱,平时人们都唤作福儿。王福天资聪慧,敏而好学,异于平常的孩子。只是生在穷人家,贫苦潦

0评论2024-01-2490

左手与右手
左手与右手故事发生在小学校里。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一个同学总是举手,可老师叫起他来的时候他却答不上来,引得下面的同学窃笑不已。课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如果老师提问时他不举手,同学会在课下叫他傻瓜。于是,老师就和他约定,当他真会的时候

0评论2024-01-2452

唐高宗之子李素节简介 李素节是怎么死的?
李素节,唐朝皇子,父亲为唐高宗李治,母亲为淑妃萧氏。在兄弟中,李素节排名第四位,较受唐高宗宠爱。人物档案姓名:李素节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唐朝出生地:长安出生时间:公元648年去世时间:公元690年父亲:唐高宗母亲:萧淑妃爵位:许王

0评论2024-01-2331

人是会变的...
曾经,我认识一个大老板,他很有钱。他有个儿子,据说是大学本科毕业的。老板不仅有子承父业的想法,还有想通过联姻的方式,让自己的儿子娶另一个大老板的女儿,以此来壮大家族的实力。无奈,我认识的这位大老板,他的儿子,却交了个“小麻雀一只”般的女友,

0评论2024-01-2233

炳烛而学
春秋时期,晋国原本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参与大国争霸战争,与齐、宋、秦、楚合称“春秋五霸”。但是到了晋平公姬彪登上国君的宝座时,晋国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国内的韩、赵、魏三大家族共同执掌晋国的朝政,大权旁落的晋平公名义上虽为一国之君,

0评论2024-01-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