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道克斯·弗德是20世纪初的英国名编,他主编的《英语评论》和《跨大西洋评论》培养了大批欧美作家,尤其是那些才崭露头角的年轻作家,诸如康拉德、叶芝、劳伦斯、乔伊斯、庞德等,都曾受益于他的提携。海明威刚到巴黎时,还是个文学新人,但弗德对他异常赏识,说“我才读了他写的6个字,就决定发表他的所有作品”。弗德确实发表了海明威的许多短篇小说,还把他招来做助手,介绍给巴黎文化圈。年轻作者遇到这样的大编辑,得感谢苍天开眼才是,可奇怪的是,海明威对这位长者并不买账。
一个人如果吃什么都说好,他一定不是美食家。海明威就是这样看待弗德的。他觉得弗德把杂志编得一团糟,没有风格,说是培养年轻人,可作品既不先锋也不新锐。比如弗德对斯坦因夫人大加称赞,许诺将全文刊登她的小说《美国制造》——共925个页码,说“这是我读过的最伟大的小说”。海明威对此不以为然,尽管斯坦因夫人被誉为巴黎文学沙龙夫人,但海明威还是有话直说,他告诉弗德,《美国制造》不是长篇小说,只是一部“冗长的”短篇小说。这观点让弗德很尴尬,结果小说没发表,斯坦因夫人大为恼火。
一次弗德去美国找经费,临时由海明威代管发稿,海明威这下来劲了,一下就撤换了两部稿件。先是撤掉了弗德自己的一部小说,又换上一组被弗德退稿的诗歌,那是德国女诗人艾尔莎用德式英语写的作品,读起来磕磕巴巴的。这位诗人喜欢用冰淇淋勺做耳环,海明威觉得她特新潮。最要命的是,海明威还匿名写了一篇卷首语,大肆抨击弗德以前赞扬过的三位年轻作家。巴黎文学圈里的小伙伴们一下惊呆了,不知道弗德犯了什么病。
弗德是个宽厚的人,倒也没责备海明威,反而从此事事都与海明威商量,好像海明威不是助手,而是主编。海明威则把弗德的这种态度视为软弱。康拉德逝世后,弗德与海明威商量,做一期纪念专号,海明威对康拉德印象还好,同意了。弗德又提出再放几首艾略特的诗,海明威这下不干了。他素来推崇简单明快的文字风格,而艾略特的诗意象晦涩、文字艰深,是他最讨厌的。他当即说:“艾略特?把他的诗烧成灰撒在康拉德的坟头都不配!你要发他的诗,我明天就回美国!”弗德面对这位疯狂的助手,只好耸耸肩放弃。
要说弗德对海明威的所作所为一点都不介意,那是假话。弗德后来在回忆与海明威相处的岁月时对朋友说:“我对海明威那么好,我死后一无所有,他身后功成名就,可他却那样待我,真不明白是为什么。”说着,他流下了老泪。那么海明威为什么这样对待其恩师呢?弗德的传记作者裘德说,那是海明威的报复。当年海明威第一次面见弗德时,拿了一大堆作品请弗德看,弗德满口赞扬,海明威执意要弗德提些意见,弗德说真是写得很漂亮,一定要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结构稍松散,还可以更紧凑些。就因为这句话,弗德付出了代价。
海明威替朋友还钱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作家海明威作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记者常驻巴黎。在这里,海明威结识了许多文友,其中就包括作家乔伊斯。当时,海明威只是一个按稿计酬的编外记者,收入有限。尽管日子过得清贫,但只要稿费有节余,他就会约上朋友,去酒吧喝上
0评论2024-01-2570
那些流传下来的名字
据说乔尔丹诺·布鲁诺在罗马鲜花广场接受火刑时,曾高声大叫:“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有志于不朽的青年,都可以拿这话当座右铭,并在墙上贴满凡·高、巴赫、卡夫卡这些伟人的照片,不断催眠自己:“无所谓,后世总会明白我
0评论2024-01-2591
两个青年
83年前,在法国巴黎的一条叫奥德翁的路上,有一家叫“莎士比亚之友”的租书图书馆。一个上唇留着浓密胡须的青年经常光顾这家不大的、但十分友善的图书馆,这个青年就是后来名声显赫的文学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同样,在83年前的北京,在一个自称叫“窄而霉
0评论2024-01-2587
最后的行与言
最后的行与言碣石山1974年2月6日,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已经病危,但他仍用颤抖的手,在病床上记录下这天的气候。1955年,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已经76岁,他自知病笃,将不久于人世,但仍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去世前几天,还在改写关于统一场论的著作,直到
0评论2024-01-2449
机遇一直都在那里
机遇一直都在那里,你没有遇见,是因为你缺少抓住它的胆量与勇气。永远不要忽略正在起步的青年人,他们中一定会有人,经过了默默无闻的岁月之后,突然在未来的世界大放异彩。这就如春天里艳丽盛开的鲜花,大多始于上一个秋天被遗落的种子?。很多人说,我这样
0评论2024-01-2483
无任何附带条件
海明威曾写过的短篇小说《世界的首都》,讲述了一位西班牙父亲想与离家出走到马德里的儿子和解的故事。为了找到儿子,他在《厄尔尼诺自由报》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帕科,请于星期二正午来蒙大拿酒店见我。一切都可以原谅。爱你的爸爸。”在西班牙,帕科是一
0评论2024-01-2442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生活是由无穷无尽的关系组成的。你应该从中分辨出最重要的关系和相对次要的关系,比如你和食物的关系,就比你和小学同学的关系更密切。食物是你每天都要和其发生关联的事物,它们要进入你的身体。小学同学,除了极个别的,都已成了回忆。六十多年前,美国作家
0评论2024-01-2455
海明威这段话为什么这么扎心
偶然看到一句话,是美国作家海明威说的。他说:“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一个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这真是扎心的一段话。对啊!感受和处境通常是一致的。穷困者有穷困者的感受,奮斗者有奋斗者的感受。你身在何处,感受是如影随形的。甚至在人的一
0评论2024-01-2471
她的伟大与海明威无关
她的伟大与海明威无关这世界上有一种男子,人们管他们叫“天才”,无论科学家、文学家还是艺术家等,没有人能够否定他们的价值,世人热爱着他们,谈论着他们,在他们离去后,尘世间还流传着关于他们的传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能够轻易得到女人的爱。虽然靠近他
0评论2024-01-2477
海明威的六堂课
海明威的六堂课抗日战争时期,莱德勒少尉服役的美国海军炮艇“塔图伊拉”号停泊在重庆。这天,他兴致勃勃地参加当地举办的一种碰运气的“不看样品的拍卖会”。那位拍卖商是恶作剧而闻名遐迩的,所以当拍卖一个密封的大木箱时,在场的人都肯定箱里装满了石头。
0评论2024-01-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