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他的离去,就是最后一行诗

2024-01-21 22:10580

诗人周梦蝶再也不能在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馆楼下摆书摊了。

一卷《二十二行》诗手稿、一尊佛像,诗人周梦蝶的告别式布置如诗人一生的低调朴素。龙应台吊唁时说,因为诗,让他孤独、单薄的身影有了态度,“周的离去,是用自己的生命和方式写下最后一行诗”。

这个“孤绝,黯淡,丰盈的云水僧”,一生清贫。他去世时,享年94岁。他一路活过若干黑发人,丧父丧母丧妻丧子。为生计,他看管过茶馆,当过守墓人,在台北街头摆书摊二十余年,贩售诗集等不大流行的书,直至晚年罹患胃疾,割除四分之三个胃。

朋友说他生活方式太差。他总是独自一人,头上一顶帽,手中一把伞,居无定所。同一条毛巾,擦桌又抹脸还顺带擦皮鞋。

周梦蝶并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清苦。相反,他倒觉得,写诗太痛苦。“假如要想获得人世的幸福,不要写诗。”他说。

可一写诗,他便要呕心沥血。周梦蝶作诗字字推敲,一首短诗可以苦吟半年。书写最久的诗《好雪!片片不落别处》,酝酿期长达40年。

“他写诗像炼石补天,补心中的遗憾。” 诗人余光中曾评价说,他形容周梦蝶是“大伤心人”。

周梦蝶曾在1977年获“十大诗人”荣衔,却选择退出,“因为他认为这是一种商业行为”。 二十多年后,他的第一部诗集《孤独国》膺选为“台湾文学经典”。即便如此,也难改生活落魄之貌。在获得《中央日报》文学成就奖的第二天,她就把十万元奖金全部捐献了出去。

周梦蝶一生诗作,不过三百余篇。但终其一生,他都是在践行其在《孤独国》首页所写:“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

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曾为周梦蝶的诗集《还魂草》作序,序文里叶先生写道:周先生乃是一位以哲思凝铸悲苦的诗人,因之周先生的诗,凡其言禅理哲思之处,不但不为超旷,而且因其汲取自一悲苦之心灵而弥见其用情之深……如此“于雪中取火且铸火为雪”的结果,其悲苦虽未尝得片刻之消融,而却被铸炼得莹洁而透明。

几年前,让更多大陆读者了解周梦蝶的是一系列“他们在岛屿写作”的纪录片。其中《化城再来人》专门呈现了一个详尽的关于周梦蝶的故事。另外五部的主角分别是林海音、余光中、郑愁予、王文兴和杨牧。

“最难请的算是周梦蝶先生了。”制片人廖美立说。他几次托编辑游说周公都没成功,其间还传闻,周公生病马英九前去探望,而周公也几乎是一言不发。最终说服周公同意拍摄,前前后后努力八个月之久。

这部长达近三个小时的片子,以瘦弱的周梦蝶清晨起床开始,画外音道:“我选择,早睡,早起,早出,早归。我选择,冷粥,破砚,晴窗。”周梦蝶的声音干涩铿锵,似磨掉诗中靡靡柔音,只剩“一团浑浑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

他全身赤裸地慢慢穿上一件长衫,赤裸地沐浴,一切是那么自然。他慢慢地吃早餐,慢慢地穿鞋子,拄着拐杖,出门买报读报,坐车,裁纸,磨墨,写字,听经,慢慢讲话,似乎对有限的生命充满无限的尊重。

朋友老了,均有大房子,周梦蝶则食素面居陋室。室内一张小床,旁边是书柜和书桌,厨房也在屋子里,显得凌乱拥挤。他在书桌前用毛笔写瘦金小字,落笔手腕微颤,墨迹在纸上微微漾开。他用河南口音念道:“但是我,只想做一个蝴蝶。” 这一腔河南话,像是古人语。

周梦蝶把自己比作蝴蝶,而且是,紫蝴蝶。他说紫色是暗淡色,他不喜欢出风头,祈求不多。在一首诗中他曾写到他是贴水逆风而飞,低低的,低低低低低低的……

周梦蝶,原名周起述,祖籍河南淅川。他年轻时就瘦小单薄,弱不禁风,与人兴奋谈诗,“越讲越激动,后来就吐了”。老了,枯成木乃伊,沐浴中赤裸裸躯体似归罗汉相。

朋友问他,为什么比树叶还要无力轻薄的你,还不走?为什么痴迷佛法的你不出家?他没有回答。大世界理发店的老板娘说他喜欢吃甜。可人生这般苦,甜食可抵得过?

4月22日晚,龙应台曾前往医院探望周梦蝶,当时周还能握着手说话。女诗人紫鹃5月1日上午,在周梦蝶病榻前喊着:“梦蝶伯伯。”周公那时流下一滴泪水,成了他在人间最后一滴眼泪。

而生前,他曾在诗中感叹:“不敢回头,不敢哭,也不敢笑,生怕自己成为江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溥仪投稿轶事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三岁登基,年号宣统。居三年,民国肇始,他被迫“逊位”,时年只有六岁。根据中华民国清室优待条例,他仍留居在紫禁城内。少年溥仪在宫内接受教育,六七岁就开始学诗。七岁时他给老师陈宝琛写了一首祝寿诗:“松柏哥哥,终寒不凋,训予有功,

0评论2024-01-25100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杜甫曾这样评论过大诗人李白写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意思是说,李白要是提笔写诗,风雨都惊动了,诗写成之后,连鬼神都感动得哭泣。那么,李白是不是天生就那么聪明?是不是他从小就懂得刻苦学习?都不是。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逃学。有一天,

0评论2024-01-2560

在泰戈尔家里做客
我费了一些周章才找到泰戈尔故居,比起我过去参观过的很多名人故居,它显得太过低调。穿过大大小小十几条街道,它终于出现在我眼前,与我想象中的豪华尊贵大相径庭。两层楼的红色建筑被掩盖在茂密的绿色植物之中,院子不大,有一块草坪,一进门就自然而然地与

0评论2024-01-25132

海涅讽刺伯父
海涅是德国伟大的诗人,他年轻时,父亲希望他挣钱养家,便把他送到汉堡一个富有的伯父家里学经商。这位百万富翁是个银行家,也是个吝啬鬼,他不仅不把海涅当侄儿对待,除了给海涅干仆役的工作外,而且对海涅学写诗极为不满,时常出言侮辱。海涅忍无可忍,决定

0评论2024-01-2566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穿越大半个中国去读你
她是一个女人,农民,脑瘫患者。当然,她更是一个健康的诗人。她有些抵触外界突如其来的对诗的热捧,还有伴随在这热捧之后的猎奇。诗人余秀华在网络“爆红”了。在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的横店村,她家里也有了喧嚣,来了很多记者。“对我的采访,就像是挖煤矿一

0评论2024-01-2558

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个诗人
一个阴霾的午后,一个女人走在巴黎的街头。她的心情有些低落,一些莫名的烦恼隐隐缠绕着她的心。忽然,她的目光被墙上的一幅涂鸦吸引了:一个身着黑裙的女郎,行走的姿态。旁边还写有文字:“这就是生活,它会过去的。”这话里透着机锋。正当她若有所悟的时候

0评论2024-01-2582

美丽的重逢
美丽的重逢作者:曲晶“曲晶,你好。我今天一整天在路上,刚刚到河内的宾馆。在机场读了你送给我的诗稿,很喜欢。明天一早要飞到越南另一个地方,等我有空,会给你写信。很高兴昨天见到你,也很高兴认识你妈妈。你们俩都充满爱,给别人带来温暖。你的发言和朗

0评论2024-01-2457

诗人大根
感觉任何时候,诗人都是被爱慕的对象,男诗人如此,女诗人更加受宠。记得刚工作时,我中学同学大根就遇到了女诗人,而且还是他正儿八经的恋人,这事可大了去了,经过认真思考,老兄决定开始学写诗,不然如何相配?于是一个新诗人破土而出。大根是他家的独儿子

0评论2024-01-2445

并不会怎样
并不会怎样曾经每天骑着脚踏车上班,一晃也好几年过去了。突然某天,真的是突然,心想我不开车了,试着减掉一向觉得不可或缺的依赖,看看会怎样?车卖掉后,从此不必定检,不必缴燃料税和牌照税,不必付停车费,不必买车险,不必按时洗车和暖车,不必对油价敏

0评论2024-01-2456

潘石屹:多问自己为什么,生活才会有意义
在我们公司聘请的设计师中,有一位韩国的设计师叫承孝相,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设计师。《SOHO小报》上曾刊登过他写的一篇文章,叫《你知道为什么作诗》,其中他写了两个诗人的对话。一个诗人说:“我知道如何作诗。”另一个诗人说:“你会作诗,但我知道为

0评论2024-01-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