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心中有道义,脑中有科学

2024-01-21 21:11600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写下了一句著名的格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时常反复地思索,就越是在心中灌注了永远新鲜和不断增长的赞叹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但是个人的思索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即使是智者圣人也不例外。在康德的时代,这样的探求往往会产生更大的困惑,最终会被归结到一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试图用它来一劳永逸地结束思索。牛顿因为无法解决星体运行的第一推动力问题,在那里给上帝留了个位置;而康德虽然不让上帝去推动星体的运行,却又认为道德法则的存在证明了上帝的存在,把上帝作为至善的化身。

科学固然还不能回答许多问题,而限于人类的认识能力,也不可能回答所有的问题,但是科学毕竟是人类所能掌握的最可靠的探索方法,如果,科学回答不了的。没有理由相信通过其他途径能得到可靠的答案。

在星空之下,人体是渺小的,但科学让我们能够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在历史之中,人生是短暂的,但道义可以让我们的精神融入历史的进程而获得永生。只要心中有道义,脑中有科学,渺小、短暂的一生使不会迷失,不会虚度。道义是天际的星光,科学是指路的灯火。道义让我们有理想,有激情;科学让我们有理性,重实证。爱因斯坦的名言——“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脚的,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曾经引起了无数没有读过这句名言的上下文的人的误解,以为爱因斯坦在支持传统的宗教,而其实爱因斯坦在这里所说的“宗教”,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宗教,而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激情和信念。

正是出于这样的信念,从中学时代起,我就同时保留着对科学和文史的浓厚兴趣,这从当时沿用至今的这个笔名就可以看出来。两船相并古称“方舟”,“方舟子”就是脚踏两只船的人。我的梦想,便是同时乘坐科学与人文之舟,品味从古今中外的智者与仁者那里得来的极乐。当我还在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业余的兴趣在于文史;而在我离开科学研究之后,写作的内容反而逐渐改为以科学方面的为主了。近十年来我因为揭露学术腐败而浪得虚名,以至于有不少人误以为我除了写写打假文章。就干不了或不该干别的事情。其实所谓打假不过是属于路见不平的冲动,并非我真正的兴趣所在。而这种不平,在我看来正是违背了科学与道义。在必要的时候,我愿意捍卫我的信念,即使必须为此付出血的代价;但是在平常的日子里,我更乐于传递我的信念,希望能够更为深入、持久地传播科学与道义。

没有人能够充当科学与道义的化身,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科学与道义的捍卫者和传播者,只要你愿意,有能力和勇气。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大发明家祖冲之
从宋孝武帝即位之后,宋王朝很快就衰落了。在这个时期,却出了一个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

0评论2024-01-25198

慈禧太后随葬夜明珠为何物
失落的珍宝慈禧太后死后葬于定东陵。她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依然奢华无比,陪葬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传说,慈禧临终时,嘴里被塞进了一颗夜明珠,据说可保尸骨不化。1928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率军队炸开了定东陵,将陵墓内的

0评论2024-01-25118

牛顿有时也不开窍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大家一定熟知,然而,作为这样的一个伟大科学家,他有时也不开窍。牛顿小时候养有两只猫,一只大,一只小。牛顿为了让猫自由出入,在门上开了两个洞,也是一个洞大,一个洞小。一天他的邻居见到他,对他说:你何必要开两个洞,只要开一

0评论2024-01-2572

爱因斯坦:科学巨人曾是彻头彻尾的笨学生
面对那么多成就卓越的人,也许你会自惭形秽地说:“我这么笨,怎么可能成才呢?”,“我太平凡了,根本不是成为伟大伟人的料!”下面我就给你讲述一个老师、校长都认为他很笨的人的成才故事。这个人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个当年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

0评论2024-01-2574

牛顿,你牛什么啊?
牛顿老师在科学圈里曾经很有权势,被女王封了爵位成了贵族,人称牛爵爷,官至皇家造币局局长兼皇家学会会长。说他有权势并不仅是官大,主要是贡献大。如果17世纪就有诺贝尔奖的话,牛顿老师至少能连续垄断四届物理学奖(分光计、力学体系的构建、反射望远镜

0评论2024-01-2566

科学之外的牛顿
迷恋“炼金”的大学教授牛顿是一名炼金术的狂热爱好者,一直相信点石成金的可能。1936年,一批未公开的牛顿手稿被送上了拍卖台,最终以高价拍得手稿的,竟然是时任剑桥大学教授的经济学家凯恩斯。这部分手稿是牛顿自20岁至45岁期间在剑桥时留下的“普

0评论2024-01-2590

世界上最有名的大脑
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亨利·古斯塔夫·莫莱森,虽是一介平民,但在去世后,大脑被科研机构保存了下来。这是因为莫莱森是世界上“最健忘的男子”,他的大脑具有无可比拟的科研价值。莫莱森出生后,就有严重的癫痫症,到27岁时,癫痫症变得空前剧烈,每

0评论2024-01-2571

在民族的空白处栽种的人
(一)在飞机上看书,无意中翻到一张照片。这个人我不认识,却在看到时愣了一下:很少能见到这样恬静沉毅的脸,真好看。看完才知道,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等的人,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是他,破格选送年仅19岁的李

0评论2024-01-2558

“异类”杨明秋和他的蜘蛛网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在每年生生灭灭数也数不清的互联网企业里,杨明秋和他的蜘蛛网,都是“异类”。杨明秋这个人,在一众互联网创业者中,显得有点非主流。与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乔布斯、马云这些如雷贯耳的巨头相比,他们大都是辍学创业,或者创业时学历并

0评论2024-01-2568

老板后来成了总统
二十世纪80年代,印度一家研究所刚刚上马一项重要的工程,大约70名科学家没日没夜地工作着,他们的压力很大,老板的要求又高,搞得所有人都很紧张,但又都对老板很忠诚。没人想辞职。有一天,一名科学家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怯生生地对老板说:“先生,我答

0评论2024-01-2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