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巴金受邀竞争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广为流传,据称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主席团的王海龙从纽约致信作家赵本夫,称该团2007年4月10日起草并通过了致巴金的邀请及致敬信,恳请他接受邀请,角逐诺贝尔文学奖。巴金家人近日却告诉记者,巴金及其家人对此事并不知情,他们甚至推测:“这可能是造出来的消息。”
巴老的女儿、《收获》杂志副主编李小林在和记者通话时说,巴老即使获得提名,也决不会参加。
李小林特别指出了两点:一,炒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消息毫无意义;二,如果确实有邀请巴老参加评选的有关信函,《钟山》杂志社也应该先得到巴老的同意,再考虑刊发。她说:巴老早就说过,他是为中国人写作的,对获什么奖一点都不感兴趣。她强调说,每年有几千人获得这个提名,最后只选一个,炒作这种消息毫无意义,中国人没有必要在乎这个奖项。
李小林同时也提出质疑:为什么给巴老的邀请及致敬信不直接寄到上海作协?为什么不通知巴老的家人?由此她认为,“这很可能是一场闹剧,或者别有目的。”
据《重庆晚报》报道,90余岁高龄的巴金现在上海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其家人表示外界无法与之联系。对应邀竞争诺贝尔文学奖一事,巴金本人和家人根本不知道,也从来没有收到过邀请及致敬信。其家人同时表示,从70年代开始就有人要提名巴金竞争诺贝尔文学奖,而每年都有几千人被提名,没有人会把这当回事。
发布这条消息的作家赵本夫说,他与王海龙有多年文字交往但从未谋面,当初接到这件事时他觉得很突兀,但这是件好事,他似乎不应该推掉。
赵本夫说,王海龙等在美学者成立这个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主席团,是因为不能忍受西方对中国作家群的漠视。这个委员会已报请瑞典皇家学院并取得了回执。即这个提名委员会的提名资格是被确认的。赵本夫表示,邀请是权利,同不同意是巴金的事。
辛克莱·路易士
他的长篇小说“亚罗史密斯”,是描写一位具仁心的医生的奋斗历程,文中对美国医学界作了相当的批判。这部小说的底稿就有6万余字。也就是说,仅底稿就有一般长篇小说的一半之多。又有一次,他耗费12个月的时间,写一篇以劳资对立为题材的小说,但最后却把所
0评论2024-01-2578
获奖者如是说
1921年,法国文学家阿纳托尔·法朗士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发表声明称,“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怜悯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法朗士当时已经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虽然身体不好,却
0评论2024-01-2583
88岁,她获得了诺贝尔奖
那天下午,88岁的多丽丝·莱辛陪着生病的儿子回家,刚下出租车就发现街道两旁站满了摄影师。“又拍肥皂剧了!”这位英国“祖母级”作家嘟嚷了一句。她所居住的伦敦北部的汉普斯特德地区,历来受电视剧制作商的青睐:在这一排排外表上看上去并不惹眼的砖瓦小
0评论2024-01-2559
一个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中国人
1986年,在—个十分偶然的机会,谢希德获悉两个关于父亲谢玉铭的重要信息——几十年前的一项重要研究,以及父亲在台湾逝世,亲情在隔绝了40年以后依然无法连续,这也注定他们父女之间的误会在他们生前是无法冰释的。1955年和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
0评论2024-01-2580
那些诺奖女婿们
1、埃里克·白兹格头衔: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身份:蚌埠一中女婿2、托马斯·祖德霍夫头衔: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身份:无锡女婿、中科大女婿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托马斯·祖德霍夫荣获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他妻子——毕业于中国科技
0评论2024-01-2577
屠呦呦: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屠呦呦隐藏在巨大的“集体”中。9月23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这位满头鬈发、戴着眼镜的女科学家将金色奖杯高高举起时,在地球另一侧,好奇的中国民众才第一次看到这张陌生的面孔。可她却是第一个获得拉斯克临床
0评论2024-01-2586
禁得住疾风恶浪
在人生的旅途中,挫折总是横挡在我们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如果说挫折是一把锁,那么坚韧则是打开这把锁的钥匙。人生中最艰难困苦的时刻,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但却也是接近成功的时候。只要你能学会坚持,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成功很快就会到来。正如伟大的科学家
0评论2024-01-2576
丁肇中:用探索写一段中国情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绕山之水,必有起源。2012年7月14日,丁肇中带着自己的第三代回家(山东日照)了。为了回家,丁肇中的夫人苏珊特意给自己的外孙女和外孙起了中国名字。外孙女婕德叫“美玉”,外孙则用了丁肇中父亲的名字,叫“观海”。“让孩子知
0评论2024-01-2577
孤独的巨人——诺贝尔
孤独的巨人——诺贝尔财富档案他的几项发明通过炸药技术而在采矿、工业和运输方面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众多的领域里也逐渐地起了梦想不到的巨大促进作用。通过他的遗嘱和他给人类留下的遗产,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这位理想主义者和以四海为家的人,为
0评论2024-01-2591
回敬辱骂
平生不做皱眉事,身边应无切齿人寒山与拾得是著名的诗僧,都曾住在唐代天台山的国清寺。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
0评论2024-01-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