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曰:“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写手生,三天不看脑生。”
最得意的门生子贡。觉得后面一句比较拗口,举手发言,请求改一改。
孔夫子固执地说:“不可也。”
孔夫子死后两年,子贡去燕国讲学,就大胆地把后面一句改为:“三天不看不是书生。”而且特别强调是他改的。
子贡为什么还要多两个字呢,就是为了显示他改的比老师的好,与老师的有区别。他心里的如意算盘是,以后有人提到先生时,也会说到他,这样一来他的名字也跟先生名流千古。
子贡不知道人心这杆秤称的星点,不那么简单。有的人读不懂的,他就是这种人。
子贡擅自改了老师的教案,后代人认为他很缺德,欺世盗名。所以没有人把他的话传下来。而圣人的第三句确实有点歧义,后代人干脆只传前面两句。《辞海》没有这个注释,《辞源》可能有,民间却是这样传的。
一字断案
这是清朝乾隆十七年的事。一天清早,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闯入广西苍梧县衙正堂,双膝跪下,举状鸣冤。县令李文正,见堂下有人告状,把惊堂木一拍,道:“你告何人?慢慢道来。”原告抬起头,呈上状子,声泪俱下:“小人余阿吕,家住西门枥木桥,告前街米店店主
0评论2024-01-2568
子贡妙喻孔夫子
子贡妙喻孔夫子一天,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中对其他官员说:“大家都说孔子了不起,我看子贡比他的老师强。”子服景伯听说此话后,转达给子贡听。子贡不以为然地笑笑说:“此话就不对啦,我怎么及得上老师呢?拿房屋的围墙来作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膀
0评论2024-01-2464
项橐智对孔夫子
项橐智对孔夫子一天,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眨了眨眼睛回答:“咱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
0评论2024-01-2467
子夏胜肥
子夏胜肥春秋时期,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夫子的学生。有一天,两个人在街上碰见。曾子上下打量着子夏,吃惊地问道:“老兄一向瘦骨伶仃,怎么近来肥胖多了”子夏得意地说:“我战胜了,所以发胖了。”“这是什么意思”曾子疑惑不解地问。“过去,我在书房里读到尧
0评论2024-01-2466
说说俗语,讲讲故事
热心的王阿姨当媒人,给阿达介绍了对象—阿莉。本来挺好的事,没想到却“喇叭腔”了。喇叭腔相传,有个叫阿福的人,吹弯喇叭出了名。那年,江苏太仓的双凤镇上请了好多吹鼓手去游船奏乐,阿福自然也去了。班子一到双凤镇,竟碰上了好几班吹鼓手班子。阿福他们
0评论2024-01-2127
魔术宗师
这当然是想当年的故事。在民办教师中间树立标兵的事儿,到底没弄成。原因是:虽说作为老生事物,这劳什子行业在国土上存活了半个多世纪,不少人苦挣苦熬摸爬滚打差不多一辈子。然而又不得不承认,也有不少操此业者犯下了作为师长不可宽恕的过失误人子弟;要在
0评论2024-01-2042
智者乐山
这山望着那山高,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迈上新境界,才会有更阔远的目光,才会认识自己,积极奋发。 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全高之境,不能开独创之域。学问是群山,山中藏景,只有不断翻过一座座山峰,才能到达事业的巅峰。于是此一山
0评论2024-01-2041
孔子一生都做过哪些官?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着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奔波一生的人。有人说,孔子是个官迷,在他事业的最高峰——刚刚任代理相国的时候,曾经控制不住内心的
0评论2024-01-1951
孔夫子与间谍活动
春秋后期,齐国大夫田常要专权,可又怕其他大夫反对,故以伐鲁转国内矛盾。孔子识破田常的阴谋,为了使鲁国免遭攻击,急忙召集众弟子说:“夫鲁,坟墓所在,父母之国,不可不救。今吾欲屈节于田常救鲁,二三子谁为使?”孔子弟子子贡自请出使,以保孔夫子祖
0评论2024-01-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