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董永在湖北的民间故事传说

2024-01-21 18:53610

落籍王母湖

汉成帝建始四年至鸿嘉四年之时,黄河三次决口山东千乘闾里为虚。广大农民为饥寒所迫,背景离乡逃往外地。其时,董永鹿车载父,相依为命,随着逃荒的人群向南沿江淮、江汉地区求生。南下江汉,汝南乃必经之地,汝南郡与江夏郡相邻,越过大别山就是安陆(孝感)。

当时的安陆堪称富庶之地,云梦广泽物产丰饶。董永父子逃荒至此,得见水阔凭鱼跃,田野泛金波,好个鱼米之乡!尤其难得的是,这里民风醇厚,对逃难至此的外地人以礼相待,热情相助,不禁笑逐颜开。董父对董永道:“永儿,我们寻到‘王母湖’,得王母娘娘的福荫,此乃天公作美。天意不可违呀!”董永理解父意,当即施礼答曰:“儿闻传说,王母娘娘乘白玉马、使夜明珠,用仙草降了猪怪,取金钗划湖命名,此地正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处。儿遵父命,就在这王母湖落藉,随乡习俗,伐木树谷,燔菜播粟,用勤劳的双手谋生”……

落户燕子窝

董永父子落藉王母湖后,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很快就找到落户立足的燕子窝——王母湖边一块燕窝形的荒地。民间传说,曾有一对白燕在此垒窝,若百日垒成,便可成为宝地。可就在白燕衔湖中遍布的银鱼垒燕窝的第九十九天,恰逢龙王的忌辰,使得龙王发威,整日电闪雷鸣、风狂雨骤!驱走了白燕,灭绝了银鱼!燕子窝缺了一块没有垒成。

董永父子二人在燕子窝手捧颜色黑亮,肥而不粘的沙土,相信几分耕耘,几分收获,通过自己辛勤劳作,垦荒三年,必成良田宝地!经过商议,当即邀请了几位热情的农民一起引见,到拥有这王母湖燕子窝私产的裴财主家去租借。裴财主见董永父子是外乡人,故意刁难说:“只有能种千里草的人,才能租用这燕子窝。”董永闻言灵机一动,立即将从山东背来的草席往裴财主面前一放:“这不就是我们所种的千里草吗?!”引见的几位农民连忙随声道:“对对对,山东远在千里之外,此草名符其实!”裴财主一听,目瞪口呆,只得租给董永父子使用三年。

于是他们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用了好几天时间,伐树立柱,锯木为梁,铺草盖顶,以土为墙,终于做成简陋房、落户燕子窝。

访寻绊根草

董永父子在燕子窝落户立足之后,经过一年的勤扒苦做,用辛苦的汗水,换得田园丰收。年成很好,董父的脸上经常展现笑容;可董永却在一边为面容憔悴、日益瘦弱的父亲担忧。这天早起,董父呕吐不止,突发怪病,董永急忙将父亲扶到床上,细心护理,并在安排好父亲的饮食之后,出外四处访医寻药。

就在这时,一位衣衫单薄、满头鹤发的老爹走到董永跟前乞食。董永见状,连说了三声“好好好”。便将随身所带的二块麦巴送给了老爹充饥。那老人吃完后笑容满面的对他说:“难得你年纪轻轻,心地善良,我得好好报答你。你有什么难处吗?”董永随口答道:“多谢老爹,我吃穿不愁,只忧父病”。那老人又问了问董父病情后说道:“你父是积劳成疾,我有一个秘方:用长一丈的‘绊根草’烧成灰后,煮水服用,保管药到病除”。董永听后转忧为喜,忙问:“不知这‘绊根草’何处可寻?”那老人笑指前方说道:“你到数十里外,寻到‘双峰剑’,登上‘百步梯’,便伸手可得。”董永正欲细问时,那老爹早已无影无踪。他怀着疑问回到王母湖请教长者得知:“此乃仙人指点。‘双峰剑’就是‘双峰山’;‘百步梯’就是双峰山上一悬崖陡壁处,十分艰险。”董永问明情况,回家安置好父亲后,第二天清晨便踏上寻“双峰剑”,登“百步梯”之路。他边走边问,只经四个时辰的跋涉便来到“双峰山”,登上“百步梯”,找到救命草——那长一丈有余的绊根草!并于日落之前赶回燕子窝,依照仙人指点,烧草煮药。父亲果然药到病除!

卖身葬父亲

董父病愈后,又带着董永在燕子窝种了两年租田。春夏秋冬,历尽艰辛,田园虽然越种越好,可人也越来越老;裴财主年年增租,交租后所剩很少……这年夏天,董父终因劳累过度,不堪重负,一病不起,呜呼哀哉!去世之时,屋里依然四壁空空。董永因家贫无法葬父,为了买回棺木,让父亲入土为安,只得到裴财主家卖身为奴。

斐财主经众村民帮言,答应承担董永葬父所需之钱物;但要董永在裴家当三年的长工,尽心尽力,以佣抵债。董永答应裴财主的要求后,才又在众村民的帮助下,用卖身所得,竭尽“披麻戴孝”、“烧纸敬香”、“送父进棺入墓”的人子之孝……

路遇槐荫树

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女儿,号称“七仙女”。她久居天宫,寂寞难耐,便一个去到南天门外偷窥人间。在茫茫人海,云云众生之中,她发现年轻英俊,勤劳善良的董永“卖身葬父”,便顿生爱慕之心。这日,她在众仙姐的帮助下,私下凡尘,变化成村妇,在董永去裴财主家上工的必由之路,槐荫树下与之相遇。

董永路遇七仙女,不敢正视,多次相避仍被她挡住去路,只得施礼相问:“请问大姐意欲何为?”七仙女含羞带笑,说出对他的爱慕之情,意欲以身许嫁。董永当即以家贫相拒。七仙女无奈,只得施法请土地公公化作槐荫为媒。董永不相信槐荫竟会做媒,随口答道:“若槐荫树真能说话,我便娶你为妻”。他那知村妇乃是天上的七仙女?土地公公得她的“法旨”不敢相违,于是便上演了槐荫开口为媒的喜剧,成全了董永与七仙女一段天上人间的美好姻缘。

燃香请仙姐

董永与七仙女在槐荫树下结为夫妻后,便带着变成村姑的七仙女一起到裴财主家。裴财主见董永带一女子上工,当即责问:“你已卖身为奴,怎么带着个小女子来?”董永连忙施礼回答:“她是我刚娶的妻子。”裴财主听了更为生气:“哪有当长工的还带着妻室出来混饭吃的?”七仙女闻言自个上前答道:“小女子能纺善织,岂会吃你家的闲饭?”裴财主听了怪气地戏说:“你一个山野小女子,哪来的纺织才艺?”七仙女从中听出机会,便接过话头使出激将法:“那小女子若能一夜织锦十匹你便怎样?”此时,裴财主如同白日做梦一般,随口呵斥道:“简直是胡说八道、异想天开!你若一夜织锦十匹,我将董永的三年长工改为百日。”七仙女听罢立即上前与之打赌:“你可说话算数?”裴财主连答带吼地回应:“本财主一言九鼎!”说完便气呼呼地走了。

裴财主走后,早已吓得目瞪口呆的董永拉着七仙女说:“你夸下海口,叫我怎么办?”七仙女笑着安慰他:“董郎莫急,为妻自有办法。”

待到夜深人静、董永入睡之后,七仙女取出大姐在送别她时相赠的那炷天香,依大姐所言“在危难时刻点燃”。众仙姐闻香,即刻飞来为之排忧解难:化云为丝,巧使天梭,一夜之间果然织出放彩流霞的云锦十匹!七仙女谢送众仙姐返回天庭后,叫醒董郎。董永见得云锦惊喜不已,忙随七仙女一起请来裴财主亲自验收。裴财主来见后,将信将疑,大感惊异:“此乃神助也!”于是,连声说道:“我说话算话,就将董永的三年长工改为百日还家!”……

夫妻把家还 在众仙姐的帮助下,七仙女果然一夜织成十匹云锦,致使裴财主认输,将董永的三年长工期限改为百日。百日满工后,夫妻二人便离开裴财主家,欢欢喜喜把家还。

正当他们对未来寄予无限美好希望之时,天宫的玉皇大帝得知自己的小女儿偷下凡尘,并与人间的董永结为夫妻,勃然大怒!当即命凶神恶刹速去人间将七仙女揖回天宫接受惩罚。霎时间,人间王母湖畔风狂雨骤、电闪雷鸣!尽管夫妻二人撕心裂肝,再难舍难分,也躲不过天神的揖拿。在严酷的事实面前,董永终于知道跟随自己百日化苦为乐的贤妻原来是天上的仙女。待他昏倒后再醒来之时,已是只身独影,手中握着仙妻临别前咬破中指、用撕破的一块罗裙写成的血书!他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八行血字:

“为妻拜上董郎夫晓,

劝夫醒来莫要心焦,

百日夫妻已经满了,

天宫御旨大限难逃。

为保董郎身体安好,

为保腹中你我幼苗,

熬到来年春暖花开,

送子槐荫二度鹊桥!”

……

送子槐荫下

七仙女被玉皇派天神押回天宫之后,原本要将他压在仙桃山下,亏得六位仙姐一起求情,才把她交给王母娘娘严加看管,但仍罚他看守仙桃园中的蟠桃。那王母最心疼幺姑娘,加上知她已身怀胎儿,不仅每天任她歇息,还要弄好东西她吃,因此七姐和她腹中的胎儿都长得很好。半年过后,七仙女在天宫生下一子。王母和众仙姐见那婴儿红润润的脸上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十分喜爱,都笑夸七姐会生娃儿!二姐见七姐愁容满面,故意问她:“妹夫董永可曾为孩子起名?”七姐答曰:“尚未起名。就烦请二姐给小儿起个名字吧。”众仙姐听了齐声附和。于是,二姐思忖片刻后认真说道:“小侄儿出生在天宫,他可是咱妹妹、妹夫的心肝宝贝,就叫他天宝怎样?”大家听了,都笑着连声说好……

春暖花开时,七姐得知父皇欲加害天宝的恶讯,十分着急,当即又请来众仙姐帮忙。众仙姐对玉皇派来的金甲神用了调虎离山之计,才使得七姐怀抱着小天宝飞临王母湖上空。她用神眼朝地面望去,只见昔日槐荫树下站着一个男子正是董永,于是很快降落在他眼前!董永突然见七仙女从天外飞来,一声“娘子”喊出口,脸上已是热泪流!七仙女见状凄声问道:“董郎怎会在此?”董永答曰:“娘子留言‘春暖花开时,送子槐荫下’。我已在此接等多日了”。七姐见董永到此,送子事成;可天宫情急不可久留,便当即将怀中的天宝交到董永手中说道:“董郎,你我百日夫妻缘份已尽,现幸得骄子,取名天宝。他将来会是你董家门中‘福、禄、寿’三全之才!望你好生抚养长大”。董永听罢急欲挽留,喊声“娘子”一把抓空,槐荫树下哪还见七姐踪影?董永眼望南天,泪湿衣襟,只得抱着天宝回到家中……

百步登天梯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董永将天宝从七姐手中接回家后,春夏秋冬,年复一年,在邻居村姑、大嫂和幺婆们的关爱、帮扶下,竟然养到十六岁,成了一个英武俊俏的大小伙。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从父亲口中了解到许多有关父亲和生母的故事。自从知道生母乃是天上的七仙女,父亲曾亲临“双峰剑”登上“百步天梯”之后,他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登上天梯去往天宫寻到亲娘!

这天夜晚,七姐果然托梦给他说:“天宝吾儿切记,在你父亲的衣柜中有一块白布,是娘那年送你到人间时用过的包布,内面还有半截‘信香’。那是当年娘在人间请众姨妈下凡帮忙织锦时点燃后没有用完的。你何时独自寻娘,去到双峰山,登上‘百步梯’时,一定要将带去的半截‘信香’点燃,到那时,娘闻香即会前来带你同往天宫一游”。天宝从梦中惊醒,当即喊起父亲董永说梦。董永听了大喜,认为这是他母子相见的天机,于是连夜找出半截‘信香’用布包好,又备了些充饥的干粮,天刚亮就指引天宝小心上路……

天宝在父亲的指引下,仅半日功夫便一个人找到了双峰山,登上“百步天梯”。此时,他按照母亲在梦中的嘱咐,赶紧将信香点燃。刚闻到一缕清香,已感到耳旁生风,天宝竟然在冥冥之中被谁将手紧紧拉住,快速飞去!等他清醒过来时,只见神光耀眼的玉宇琼楼尽在蓝天白云之中!注目细看,一位貌若天仙、神彩端庄的女子,眼含悲喜交加的泪水正对着他说:“天宝我儿,娘想你想得好苦啊!”天宝闻声,急步上前跪到母亲的膝下连声哭喊:“娘啊——我的亲娘”……

天宝得“天宝”

七姐把天宝带回天宫仙桃园仙居之后,先给他介绍了一些亲情概况,又讲了一些注意事项,接着便邀来众仙姐与天宝见面。众仙姐见天宝英武俊俏、气宇轩昂,个人笑逐颜开,二姨妈拉着他的手说:“你叫天宝就是我给起的名”。董天宝见众姨妈个个如花似玉又各具神彩仙风正惊喜不已,忽听此言连忙笑答:“母亲已告知,多谢二姨妈”。二姐乘兴说:“不用谢,今天姨侄头次见面,我们还得送点见面礼才对哩”。此言一出,众姨妈齐声附和道:“对对对,看天宝需要什么?”七姐听了连声称谢,然后笑问天宝:“宝儿喜欢什么?”天宝亦笑答:“儿我喜欢习武”。六姐一听抢先说:“那好,我们每个都教会他一样神功,保他今后成为人间的武状元!”听了此言,董天宝和众姨妈一齐拍手叫好。接下来,大家就在仙桃园中和天宝一起摘仙桃为食。然后在园中一块隐秘的场地摆开阵式,一一给天宝传授那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等各种克敌制胜的神功仙法。其中大都要靠念咒语;只有大姐所授神功使用一把折叠白扇,授完连白扇也送给了天宝。另外一件宝物小米袋是他母亲所赐。给他时特别告诉他:“此乃神袋,袋中之米取之不尽。每次用时只需取出一粒,放到锅中便可煮成满锅香喷喷的大米饭;切忌不可将满袋米倒入锅中”!

天上一天,人间百日。董天宝在天一日,不仅学会多种克敌制胜的神功仙法,还得了“白扇”和“神袋”两件“天宝”。正当大家兴高采烈,忽闻“噹噹噹”天宫暮钟敲响,七姐连忙拉着董天宝对众仙姐说:“天宫禁地,不可久留,趁玉帝父皇未晓,请各位仙姐帮忙掩护,我得赶紧带天宝返回人间”。众姨妈依依不舍说:“好,我们和姨侄就此别过,过南天门有我们作掩护,仙妹就带着天宝放心去吧。”

言毕,七仙女带着董天宝,董天宝带着“天宝”,很快便飞回人间……

天宝夺状元

七仙女带着儿子飞回人间时,天宝已非上天时的状态,他神清气爽地笑对母亲说:“儿只上天一日,竟觉浑身是劲,轻盈如燕。”七仙女亦笑对他说:“你哪知道在仙桃园中所吃的都是千年以上的蟠桃,个个具有强身壮体,延年益寿的神奇。”二人谈笑间已飞至王母湖畔。七仙女拉着天宝的双手道:“儿此番从天宫归来,正值朝庭‘武科’‘大比’之时,你可告知父亲,速往京都应试。当朝武科状元非你莫属!为娘因有天规天戒束身不可久留。你功成名就,光宗耀祖,要好好孝敬你父亲”。天宝听罢此言,急忙应答:“孩儿一定谨遵母命”。言欲未尽,七仙女已然隐身,董天宝只得跪倒在地,望着南天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回家向父亲董永详细告知上天后的经过及母亲的教诲。董永心知肚明,非常庆幸天宝得见母亲和有众姨妈传功授法的机缘。

次日,董天宝便带着家父为之备好的行囊物品,赴京赶考……

考场上,董天宝从容上阵,仅凭手中所执的一把神扇比武,闪展腾挪,左挡右击,便将考场上那一个个虎臂熊腰的武士和尖嘴猴腮的“鬼精”打得晕头转向,甘拜下风,一举夺魁。赢得“钦赐状元游皇城”,喜讯飞报董永村!

“董墓春云”景

天宝夺得武状元之后,还在平辽西的多次大战中担任先锋主将,使出众仙姨传授的神功、法术大败敌军。尤其是母亲七仙女送他的“米袋”,不仅满足了西征官兵吃饭的需要,还在关键时刻将最顽固的一股敌军压在“饭山”之下,建立奇功!

就在天宝凯旋回朝之时,其父董永不幸重病垂危。朝庭尊重汉孝子董永,也嘉奖董天宝征西有功,御赐黄金白银万两,绫锣绸缎百匹,即刻快马还乡尽孝。

天宝荣归,受到乡亲父老们的热烈欢迎。迎至正在弥留之际的董永床前,天宝赶忙跪在董永身边哭诉道:“父亲,不孝儿因国事在身,没有及时照顾好你老人家呀……”董永早已不能讲话,但“回光返照”心里已明,眯开双眼望了望天宝,被天宝握着手又动了两下后,便安心地离开人世。

董永去逝后,董天宝大礼送终,厚棺厚葬,并建“孝子墓”、立“孝子碑”、守孝三载。

传说送葬那天,从南天飞来几朵祥云,遮在董永墓上空不移不散,与送葬人们的孝服、白幡、红香红腊相映成画。人们热议:这定是天上的七仙女赶来为董永送葬的。此后,每年春天直至三月“清明”节,董永墓上空都有祥云聚集,成为孝感的“古八景”之一:“董墓春云”。有诗为证:“佣声葬父孝名存,马鬣犹封汉代坟。冉冉春云长不散,曾迎织女到天门。”

七仙女传艺

据《中国民俗大系》、《湖北民俗》卷第七章“秋季岁时民俗”第185页中记载“七月初七夜”,“名曰‘乞巧’节”、“孝感地区乞巧节,妇女们唱歌请七姐下凡。民间女子则送织锦梭子给七姐,向她求手艺”。“请来七姐传授技巧完毕后,送七姐时,要烧香上供,边敬香边唱‘天灵灵、地灵灵,天丝丝,下凡尘,下得凡尘做么事?送给七姐织娟锦’”。至今,孝感“董永公园”内,还根据“董永与七仙女”的民间故事传说和孝感城区北门外严家桥附近实有的“理丝桥”(文化革命后被毁)仿建了“理丝桥”等景观。

此外,孝感城区孝南区的“解放街”,解放前名叫“献丝街”。现在更有“仙女路”、“仙女厅”、“仙女分行”等等,所传承的孝文化,都包含着七仙女在孝感传授丝织技艺的民间故事传说。同时,也多角度、多侧面地印证了“孝感是‘董永与七仙女’神话故事传说的原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唐玄宗做了二十多年太平天子,渐渐滋长了骄傲怠惰的情绪。他想,天下太平无事,政事有宰相管,边防有将帅守,自己何必那么为国事操心。于是,他就追求起享乐的生活来。宰相张九龄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挺着急,常常给唐玄宗提意见。唐玄宗本来很尊重张九龄,但是

0评论2024-01-25132

杨贵妃:盛世红颜的绽放与凋零
在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上,有一个女人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诵。她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四大美女”之一,与西施、王昭君、貂蝉这三个不同时代的女人同列。她们共同为后世留下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样美丽的典故:西施浣纱,鱼潜水中;昭君出塞,雁

0评论2024-01-2573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情爱秘史故事
唐玄宗(685~762年),即李隆基,一称唐明皇。延和元年受禅即位。初期先后任用姚崇、宋璟为相,整顿武周后期以来的弊政,社会经济继续有所发展,被称为“开元之治”。后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执政,官吏贪黩,政治腐败。天宝十四载爆发了安史之乱。次

0评论2024-01-25155

骸骨上的长命锁
骸骨上的长命锁焦大林师范学院毕业后,签了农村特色岗位,远离故乡,到了南方一个偏僻贫穷的乡镇初中任教。同他一起签约到该学校教书的还有另外六个大学毕业生,都来自天南地北,平时要回一趟家并不容易,一到周末七个年轻人都要相伴外出走走,排遣排遣想家的

0评论2024-01-2458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简介 颜真卿是怎么死的?
颜真卿是中国古达著名的书法家,创颜体,被后世人称为楷书四大家。除了在书法上的成就之外,他还是唐朝时期名臣。唐中宗景龙三年,颜真卿在京兆府万年县敦化坊出生,为颜师古五世从孙。颜家原本是琅琊临沂人氏,在颜真卿五世祖颜之推的时候迁到京兆府。颜真卿

0评论2024-01-2346

杨贵妃为何多次被皇帝送出宫?她又是如何回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杨贵妃,独得盛宠,似乎是大家对她最普遍的认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唐玄宗也曾多次不满杨贵妃而将她赶出宫去。杨贵妃原本是唐玄宗之子寿王王妃,因为美貌无双被唐玄宗看中,召命她出家为女道士,

0评论2024-01-2354

唐和亲公主宜芳公主简介 宜芳公主怎么死的
别看大唐盛世显耀,威震诸夷,但是大唐却经常将公主嫁给各族和亲。当然这其中多为宗室女,真正的公主少之又少。大唐那么多和亲公主中,要说命运最悲惨者,莫过于大唐宜芳公主。关于宜芳公主的身份,有一段时间流传有是唐玄宗十三女卫国公主和驸马杨说的女儿的

0评论2024-01-2333

山里头
【一】这儿的山是足够高大的,崇山峻岭,扶云相望。一座挡着一座,像是一道道天门似的,把老人、青年、孩子一概围在于此,山里人没有鞋子、没有体面衣服,他们或许是感谢大山的,感谢它挡住了外面人,不让他们看见笑话。村中最后一间茅屋也终于要换成泥墙土瓦

0评论2024-01-2264

边塞诗人岑参简介 岑参是怎么死的?岑参的
人物档案姓名:岑参别名:岑嘉州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唐朝出生地:河南仙州去世时间:公元770年出生时间:约公元715年职业:诗人、官员官职:太子中允、嘉州刺史等作品风格: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品:《岑嘉州集》《岑参集》十卷等主要成就:盛

0评论2024-01-2231

武师的心计
独门绝技竟传外人?武师之子何去何从……清军入城后,天下大乱,匪祸横行,百姓纷纷习武,以求自保。有一个武师叫廖一然,颇有名气,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还自创出一套独门功夫——蛤蟆扑蝶。一听这名字就够夺人的,再看他趴伏在地上,眦目瞪眼,像一团面瓜。

0评论2024-01-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