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山巧媳妇

2024-01-21 18:41490

凡是有钱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怕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家业败落在儿孙们的手上。俗话说,“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比水推沙”。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叫做“富不过三代”,所以,挑选接班人是头等大事。

金子岭山脚下的陈百万就为这事伤透了脑筋。陈百万本名叫陈北藩,在新宁县也算一个大财主。他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已成亲,只有老三还没娶妻。老大管理铺子,老二负责田租,老三是个读书人。老大老二老实巴交,只知剁倒树捉老鸹,大媳妇是猪血李,好看不好呷,二媳妇是“马屎皮上光,里头一包糠”,看来一切希望只能寄托在老三媳妇身上了。这个媳妇他要亲自挑选,然后把家业交给她掌管,不然死了也不会闭眼睛。

陈百万牵着一头小毛驴,带着干粮到处打听哪家有好女子。他一要选人品,二要选才干,样貌丑一点无所谓,家里穷也不要紧,只要媳妇好,不怕脚起泡。

这天,他来到了 山街上,见一家铺子门前围满了人,不时响起一阵阵的欢笑声。陈百万就挤过去看,只见是一家卖猪肉的铺子,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在操刀卖猪肉。这位女子身材苗条,鼻梁高耸,面色白里透红,一对凤眼未语先笑。只见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按顾客的指点切割肉块,拖动半边猪肉就像绣花女转动绣花的绷子,手中的刀就像绣花针,心随意动,手起刀落,绝不拖泥带水。再看身上,穿一件素色衣服,上面绣着一枝腊梅,一不系围裙,二不戴袖套,身上没有一星半点血渍和肉屑。这些都不足为奇,更令人惊叹的是她卖肉不用秤,你要半斤,她给你割半斤,你要一斤她给你割一斤。拿到秤上一称,半斤的有八两二钱,一斤的有一斤五钱,只多不少。她不但不短斤少两,还给了每一位顾客一个旺相,一个笑脸——当地人把秤砣高翘当成是旺相,是笑脸。

陈百万心中觉得真奇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奇女子。直到女子收摊,人群散去,他还呆愣愣站在原地。别人都走了,见陈百万还站在摊前,那个女子就问他:“老爹,您是路过的,还是专程到 山来游玩的?天色不早了,前面有家客栈,风景不错,您要不要过去看看?”陈百万连忙说:“不劳烦,不劳烦。”边说边向那个客栈走去。在客栈里,他不用费劲就打听到了那个女子的家庭情况。女子姓于,名叫巧梅,大家都喊她巧妹。巧妹今年一十八岁,父亲死去多年,她带着两个弟弟养了很多猪。母亲和弟弟在家喂猪,她每天杀一头猪到街上来卖,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最让陈百万高兴的是,巧妹至今还没许下婆家。

第二天他早早就起来了,到肉铺守候。巧妹一眼就认出了他:“老爹,您是不是想称一点肉?”陈百万不慌不忙从裤头上摘下烟袋锅,装上一袋烟,用火镰子点燃,喷了一圈烟雾,然后大声地说了起来:“我要买的是‘皮打皮’、‘皮撩皮’、‘皮里个肉’、‘肉里个皮’、‘筋肉不粘骨’、‘肥肉不粘皮’。”大家听得一头雾水,哪里来的老怪物,说出这样古怪的花样,莫不是想来拆巧妹的台?巧妹笑容不改,脆生生地应了一声“好嘞”。转身进了里屋,变戏法一样托出了六个荷叶包,一一在陈百万面前展开。她拿起一只猪耳朵,“这是皮打皮”,又拿起猪尾巴,“这是皮撩皮”。大家一想,一点不错,凡是见过猪的人都知道猪摇头的时候,耳朵啪啪作响,好像有人在拍巴掌,果然是皮打皮。猪从生下来,一条尾巴就撩过来撩过去,皮撩皮也不难理解。那么皮里个肉、肉里个皮、筋肉不粘骨、肥肉不粘皮又是什么呢?他们又看其余的四个荷叶包,不由都连连叫绝。皮里个肉是猪肝,肉里个皮是猪肚,筋肉不粘骨是猪心,肥肉不粘皮是猪板油。不说不知道,说出来吓一跳,原来是这么回事。见鬼了,今天见到两个活鬼,一个老鬼,一个小鬼,两个都是机灵鬼。陈百万把东西一一收进褡裢袋,从袋子里掏出一锭五十两的银子,说:“这锭银子先放在你这里,我明天还要来,我是县城河对面的陈北藩。”

第二天陈百万没有来,来的是保媒的人。媒人是 山最有名望的乡绅,亲家又是本县大户人家,再说一个女孩子家抛头露面也不是长久之计,巧妹母亲就一口应承了下来。

陈百万找了一个好媳妇,一反平日省吃俭用的习惯,大宴宾客,请了县里的戏班子在家里唱了三天大戏。

婚后,巧妹孝敬公婆,侍奉丈夫,一家人和和睦睦。第二年,巧妹生下了一个胖小子,陈百万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让巧妹协助自己管理家务。巧妹治家井井有条,她按长工和伙计的能力分工,让他们各司其职,多做能多得工钱,家中无闲人,四季无荒工,家业越来越兴旺。陈百万干脆当起了甩手掌柜,放心大胆地让巧妹去打理。

这天,陈百万在朋友家里喝了酒回来,看见小儿子带着孙子们在读书,老婆带着大媳妇和二媳妇在绩麻,各个工场里的人都在埋头干活,一派兢兢业业的气象。乘着几分醉意,他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对联是这样写的:百代常知足,万事不求人。他把百万两个字嵌在里面,知足常乐,求人不如求己,愿子子孙孙记住这个古训。

这时一阵锣响,一顶轿子远远而来,前面有两个衙役举着“回避”、“肃静”的牌子。他想回避已经来不及了,只好跪在地上,口中喊着“小民叩见大老爷”。县官大老爷下了轿,看了看对联问:“这对联是你写的吗?好!好!”不等陈百万回答,上轿扬长而去。

第二天,有两个衙役盛气凌人地来到陈家,一个叫做唐威,一个叫做宋武,他们递给陈百万一封信:“我们老爷说了,县城的城墙要重新建造,前任县官造好了预算,征集了钱粮,可现在上面说要加高两尺,我们老爷不想惊扰百姓,要你家协助修建。老爷说,一不要你们出钱,二不要你们出粮,三不要你们出工,只要你们把城墙加高就行了。我们老爷说,你们家万事不求人,相信你们一定有办法。”说完转身就走。陈百万知道这一次大祸临头了,只怪自己昨天鬼迷心窍,夸下那样的海口,世上没有人敢说万事不求人,自己太狂妄了。自己一介草民,在县官手上,还不是要你圆就圆,要你扁就扁?都是这副对子惹的祸。他冲出去要撕对子,被三媳妇巧妹拦住了:“爹爹,不要怕,有我呢。”她让木匠师傅用两块木板把对联刻上去,说这样才便于张挂。陈百万张口结舌,这不是要气死他吗!但事已至此,只能让她折腾。

第二天,唐威和宋武又来了,巧妹不等他们发话,拿出一个用红绸子包着的东西递给他们:“你们把这个交给县太爷,他一看就会知道的。”唐威和宋武将信将疑地回去了。一家人都捏着一把汗,巧妹告诉大家,她给县太爷的是一只做砖的模具。她在平常的尺寸上加高了两分,窑主用这种模具做砖不需要增加工钱,一层砖厚两分,十层砖厚两寸,一百层砖就加高了两尺,原料虽然有增加,不过来得容易,其他就不用加任何费用了。听她说完,大家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但是祸事还没有完。半年以后,县太爷又捎来了话,说是感谢陈家献计献策,现在城墙修好了,不过要祭拜城隍,需要两枚公鸡蛋,请陈家务必送去。这一下陈百万彻底绝望了,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公鸡生不出蛋,三媳妇再能干也没有变化的法术,这一次,他被县太爷逼上了绝路。巧妹还是那样不慌不忙,她轻轻地说:“爹爹,你放心,天不会塌,山也不会崩。”她提高了声音对大家说:“县太爷说公鸡能下蛋,那么我们爹爹就会生儿子。”她又对陈百万说:“您放心去坐月子,我们保证好饭好菜服侍您,让您奶水充足,把儿子养得白白胖胖。”

她这番话说得众人哭笑不得。她让丈夫去写请帖,三天之后举行汤饼大会,务必要把县里的名流都请到。县太爷那里不要发请帖,他肯定会不请自到。又让两位哥哥去送请帖和联系戏班子,在大门口摆上戏台。大家云里雾里,不知道她唱的是什么戏,不过她是当家人,也只能听她的。请帖是这样写的:“家父临盆,喜得双麟,聊具汤饼,敬请光临。”相信每个接到请帖的人都会笑脱牙齿,但是,他们不可能不来。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怪事,谁不想瞧个稀罕?

其实,县官不是什么坏心肠,相反,他是新宁县历朝历代最好的官。他名叫李尚卿,小名李蛮牛。就拿日常开销来说,他都是从家里拿银子,所得俸禄都用来接济贫穷人家。不过这人做事爱较真,前段时间看见陈百万打出“万事不求人”的旗号,心里就非常气愤。自古只有为富不仁的人才敢说“万事不求人”,你不求人,那肯定要人求你了,你就可以盛气凌人、作威作福了。他出了一个修城墙的难题给陈百万,哪知被轻易化解了,这一次他又出了一个更难的题目,如果陈百万拿不出公鸡蛋,只要到衙门里来认个错,接受教训就行,他一不会打板子,二不会罚银子。可哪知道,衙役禀报说陈百万家闹开了男人坐月子,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李县官决定去看个究竟。

李县官一不带衙役,二不坐轿子,混在人群中慢慢走来,只见陈家门前扎了一个三尺高的戏台,上面铺着红毡。戏台对着大门,大门用一块红布遮着,看热闹的人都挤在戏台周围。

负责接客的陈家兄弟一眼就认出了李县官,连忙把他请到上座。红布掀开,仨妯娌端着盘子鱼贯而出,大媳妇端的是茶,二媳妇端的是酒,巧妹端的是蛋。茶是用老姜和红糖熬的月婆茶,酒是加上糖的糯米酒,蛋是染上红色的煮鸡蛋。她们端的都是普通人家生下儿子时招待客人的点心,看来,他们家是假戏真做了。李蛮牛干脆装糊涂,骑驴看唱本,走到哪里看到哪里。他喝了茶,吃了酒,却不接鸡蛋。巧妹说:“大老爷以为这是公鸡蛋吧?你怕吃下去就说不清了?你放心,这是平常的鸡蛋,你可以拿回去慢慢吃。”她又说:“世界上的公鸡生不出蛋,但是我家爹爹却生下了两个儿子。”她把红布一拉,正门大开,只见门两侧挂着一副木雕的楹联,她指着楹联最下边的四个字,“我爹爹生的儿子在这里,一个叫做积善,一个叫做感恩。”把那副对联一读,意思完全改变。上联是“百代常知足积善”,下联是“万事不求人感恩”。陈百万从里面慢慢走了出来,拜在李蛮牛面前:“大老爷大驾光临,请恕小民怠慢。自从大老爷来到本县,为民造福,四境安乐,小民积善之愿、感恩之情已久,托大老爷之福,顺利诞生。为使小儿平安成长,小民愿捐献良田百亩,白银一千两,用以修建学堂和孤老院,请大老爷查收。”巧妹同众兄弟一起拜在李蛮牛面前:“大老爷明察秋毫,不会与小民一般见识。俗话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李蛮牛一一把他们扶起,说:“我今天来得匆忙,没有带礼物,秀才人情纸半张,我给你们写一句话。”他挥毫泼墨,写下了“家和万事兴”五个大字。

一场祸事烟消云散,陈百万和李蛮牛不打不相识,这之后成了好朋友。巧妹的儿子在李蛮牛的提携下,少年得志,后来投笔从戎,成为国家栋梁,巧妹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至今,他们一家的故事仍然在新宁县百姓当中广为流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惊魂云逗崖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惊魂云逗崖! 1、尸洞 日暮初降,钱一鸣走到了龙头岭前。他本以为一口气便能翻过山岭寻到客栈,谁知看似平缓的山路却越来越难行。更糟糕的是,钱一鸣迷路了,不知不觉中闯进了一片幽暗的密林。 钱一鸣举目四望。突然,一盏灯火映入了眼

0评论2024-01-26401

嗅金王
嘉靖四十四年的一天凌晨,天光还未亮,在刑部清吏司任检校官的莫绍轩便接到了一纸密函。展信看罢,莫绍轩快步出门,直奔刚刚升任南京山东道御史的林润的府宅。两下见面,林御史也不多话,提笔写了三个字:虎头坊。莫绍轩心领神会,拱手告辞。 虎头坊是条清幽

0评论2024-01-26216

小老鼠爱串门
小编为小朋友带来的是小老鼠爱串门的故事! 小老鼠,真逗眼儿,吃饱了没事,爱串门儿,串到了老虎、狮子、大象件,这儿偷点东西,那儿偷点东西,最后不知串到了谁家,它处看了看,看到了猫脚印,原来啊他串到了小猫家。 小老鼠啊,换了神,心想:&ldqu

0评论2024-01-26229

拍花子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拍花子的故事! 阿绮和老公开着一个小饭店,就在马路边,每天的生意都挺红火。阿绮的生意红火,并非她的手艺有多么好,却另有原因——而且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原因:马路对面是一家医院。 据笔者所知,平常里热闹的

0评论2024-01-26216

施耐庵天罡地煞仿罗汉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施耐庵天罡地煞仿罗汉 河阳山上的大庙,叫永庆寺。在寺内有大雄宝殿、罗汉堂、文昌阁和金仙和尚塔。这群建筑,要算罗汉堂最有名。在五间大厅里,雕有一百单八个罗汉,罗汉列成二排,分上下两屋:上层大罗汉三十六尊,比人高一点点,姿态各

0评论2024-01-26220

忘记爱你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伤感爱情故事——忘记爱你 他和她邂遇在网络上,她经常不快乐,他便绞尽脑汁为她排解心中的苦闷,逗她开心,虽然知道他有妻子,但她还是认定他便是自己一生挚爱。 于是,她要见面,她要做他的妻子。她甚至卖了房

0评论2024-01-26152

彩门诡事
1、意外频出 民国年间的一天,一个戏法班子来到了真言村,他们在麦场上支棚设帐,很快便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观看。 村长见状,便上前询问他们是什么人。 领头的那人自称汤振飞,这个戏法班子是他一手组建的,成员大都是他的亲眷,包括他的一对双胞胎儿子小

0评论2024-01-26178

和我约会
和我约会 意外的礼物 圣诞节舞会结束时已经将近午夜十二点了。 周英今天玩得很高兴,而且还拿到了一样礼物。虽然她并不知道这个包装精美的礼物盒里装的是什么,不过凭她敏锐的嗅觉断定,这一定是份不错的礼物。说不定这份礼物的主人还是个大帅哥呢。 &l

0评论2024-01-26160

骷髅头引发的事件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骷髅头引发的事件 杜海洋又看到车门上画的骷髅头,这是第五次了,气得喊了起来:“谁干的,有种你站出来!”能有人站出来吗。他喊了几声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得拿出抹布再次擦掉。 当天下班回到小区后,他又把

0评论2024-01-26176

懒猫和鳄鱼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懒猫和鳄鱼的故事 有一只猫天生懒惰,从断奶以后就不好好捕捉老鼠。他的主人是一位勤劳的农民,他以为自己养了一只城市猫就托人把这只猫送到了城里。于是这只猫便成了城市里的流浪汉。 过了几天,一个好心人把懒猫抱到了他的家里,喂了懒

0评论2024-01-2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