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山不在高,有“参”则名

2024-01-21 18:19270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说是故事,其实并非是故事!事情发生在三四十年前,我的老爷还健在的时候。

我出生在山东的一个普通的农村,那里是地理中讲述的丘陵地带,所谓的“山”,也不过是丘陵。和大多数农村出生的孩子差不多,也是从小在“山”里玩土长大的。人参娃的故事最开始是儿时爷爷给讲的,当时只是当个故事听,后来又听父亲提到过,再后来又听同村的老人讲述过,所以就引起了我的好奇!

当时我的老爷是村里的地主,家里一直雇佣的长工,事情就要从这个长工说起。当时雇佣的这个长工在家里排行老三,认识他的人一直习惯叫他“三子”(山东地区方言叫法,一般以排行作为一种称谓)据我爷爷的回忆,三子是个很典型的北方人,本分、老实、肯吃亏、肯卖力。三子父母死的早,虽然有二个兄弟。但都很不出息,谁也帮不了谁。三子在我老爷家里做长工七八年,除了正常季节下地做的农活,还要长期负责我老爷家中几口牲口的饲料。就是一次去山上割牲口吃的饲料时遇到了一件怪事。那天三子做完自己分配的农活,其他人去准备饭菜,他就照常去山上准备牲口要吃的草料。结果还没等其他人饭菜准备好,三子已经推着一整车,两个网包的草料回来了。大家虽然觉得有点太快了,但又一想三子干活向来利索,也没觉得怎样。

吃完饭,三子就照常的喂那几头牲口。我老爷关心牲口的长势,就跟过去一起看。就在他拿出他草料的时候,我老爷就是感觉那里不自在,很别扭!但又想不到什么,就在我老爷转身要离开的时候。突然想到,现在已快要立秋,山上的草多少都有点变黄,但三子割回来的这些草怎么一点黄叶没有?我老爷就拿起草放在眼前仔细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条。“三子,你这草哪割来的?”我老爷说话的时候已经带着颤音,声音也提高了几个分贝。“这个草…这个草……”三子以为自己做错了事,已经吓的讲不完整话。其他人听到声音也都停止闲谈,赶过来想替三子求请。我老爷一看三子讲不出话更是急了“我就是问你这草那割来的……”“这草…草……”其他人也怕三子闯了什么大祸,丢了饭碗,都替他着急“三子,大户就是问你草哪割的,你说就是了……”“李…李家山……”

李家山说是山,其实就是一处小丘陵。因为上面是李姓人的墓地,所以大家习惯叫李家山。山上面最初是野生的一些栗子树,因为树都长的比较粗壮,枝叶很茂盛几乎把天空整片遮起来。李家山因为离村子比较远,离墓地又近,所以村里人平时来这里会比较少,但总体还算了解这些这个地方。我老爷一听是李家山,立马激动起来。喊已经吓呆的三子带路,带着一队七八个人就奔李家山去了。大家虽然不清楚我老爷要做什么,但都相信来了不会白来,帮地主做事总会有好处拿。但等到了三子割草的那个地方不免让我老爷失望。只见二分地左右的地方像刚犁过一样,不但平整,泥土也已经全被翻了出来,全是新鲜的湿土。我老爷带着长工用手把整块地刨了个遍,也没看到有什么……回家的路长我老爷就忍不住抱怨“咱没有这财帛,果然……哎,来晚了……”

等到回到家,终于有人忍不住问我老爷。我老爷讲说,他当时看到三子秋天割回绿色的草只是感觉好奇。但过去一看真的是吓了一跳,我老爷早年去东北交过那里的朋友,东北的三宝也带回来过。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当时他们给我老爷讲的一颗人参化成孩子大人不在时经常来找家里孩子玩的事。我老爷当时也是当故事听,但他的朋友一直和他强调说是真实的事,这在他们东北只要是挖过参的人都相信,而且还不止一次发生过。当时还教我老爷怎样找人参,识人参,找到用红绳怎么系才不会“跑”……

“三子当时带回来的一车草,那里是草,分明全是人参的叶子……哎,太可惜了……”还是有人不解问“都是人参的叶子,那去了怎么不见有人参呢?那么多叶子,得多少人参啊?”“是啊,是啊!不可能全是人参叶吧……老爷你是不是看错了……”“如果按我朋友的说法,那就是一个人参娃。修炼了也不知道多少年,头发长了要找个人给理一下……理完了自然就遁地走了”事情第二天在我们周围几个村子就传开了,有人信,有人不信。有人要找我老爷讨人参叶看,我老爷不给。虽然我老爷反复叮嘱,但跟着找参的人都多少有分到三子割回来的人参叶,还是有人拿出来炫耀。那些不信的人也由不得他们不信了。没过几天就有人专门从几百里以外到我们这个小村庄找人参娃,一时间漫山遍野的人,也好不热闹……

据说当时找参的人又遇到一次人参娃,但也还是只找到叶子。从那次以后到现在也再没有人见到“人参娃”的踪迹……“人参宝宝”也好像是给这浩浩荡荡的挖参队伍惊吓到了事情,三四十年也没有再出现过,经过三四十年事情也自然而然冷却下来了。我只能说,这个事情就是这样,当不当故事全在于朋友你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施耐庵家谱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民间故事——施耐庵家谱! 施耐庵写《水浒传》出名以后,有个在苏州做官的施家后代派公差找到施家桥,跟施耐庵要家谱,想把在苏州的施氏续在施家的家谱上。恰巧,施耐庵出门了,公差只好留下信,回苏州禀报主人去

0评论2024-01-26434

噬魂鸟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噬魂鸟的故事! 李悠三人上了火车没多久,胖子就主动同包厢里的少女搭讪起来。少女瞟了他一眼,根本无动于衷。见此情形,胖子讪讪地说:“我讲个恐怖故事活跃一下气氛吧。”少女还是没吭声,和她一起的半大少年倒

0评论2024-01-26159

回魂神医裘奶奶
北宋年间,泰山脚下的枣树杈子村,出过这样一桩奇事。 这日傍晚,村中的房奶奶,从自家厨房出来,下石头台阶时不慎跌了一跤,摔到了脑袋,当时就咽了气。她儿子房石头忙请郎中来瞧看,确定人已过世、回天乏术后,晚辈们恸哭了一场,布置了灵堂,将遗体停放在

0评论2024-01-26172

还魂记
一 晚清时,青城山区有个姓杜的大户,家中有良田百亩、房屋千间,可惜人丁单薄,只有一个独生儿子杜明寺。杜老爷博学多才、乐善好施,因手缺一指,被称为“九指善人”。 这天,新婚不足百日的杜明寺与一群仆人骑马玩耍,突见山林中

0评论2024-01-26130

乾坤大挪移
清嘉庆年间,弥水城里有个为富不仁的财主叫张三福,老百姓在背地里都骂他张屠夫。 这天,张三福陪着小老婆翠兰到城外的慈恩寺逛庙会祈福。逛着逛着,张三福忽然发现有个中年男子老是跟着他们,眼睛老是上下打量翠兰,更可气的是这个男子还趁着翠兰赏花的时机

0评论2024-01-2693

只吃熟不吃肉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只吃熟不吃肉! 从前有一个刻薄的财主,经常克扣工人工钱,每到要领工钱的时候,长工都必须回答出他提出的刁钻问题。 这一年到了年关,长工要回家过年了,他去找地财主领工钱,财主正在吃饭,他不慌不忙地吃完了饭才指着盘里剩下的一块肉

0评论2024-01-2687

神医知府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神医知府 1、盛世怪盗 江州府的南山上有座“闲云观”,观里的住持归远道士年过八旬,医术精湛,且生就一副菩萨心肠,是远近闻名的“老神仙”。就连知府张应,在他面前都以晚辈自居,常

0评论2024-01-2695

脚盗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脚盗! 关三老两口,年轻的时候当过贼,后来洗手不干了,隐居涞阳。 关三用偷来的钱财买了宅院,还开了一个绸缎庄,红红火火地过起了小日子。 三十年后,就成了涞阳城首屈一指的富户。 令人想不到的是,已成富绅的关三却不忘本,经

0评论2024-01-26254

带雨的花
我是您不听话的孩子,我偷偷地跑出了家。穿过树林,走过小桥,在明亮的湖岸上,我尽情地玩耍。我忘记了您,也忘记了家,请原谅我,妈妈。(读这几句时,要有调皮、淘气的感觉。)我去追赶蝴蝶,它飞进了树林,躲进了一朵小花里。我不愿再去捉它,因为那朵

0评论2024-01-2568

一本童话书的旅程
这是一本童话书,讲的是一只小熊害怕独自睡觉的故事。今天小豪整理书架,把这本童话书扔掉了,因为小豪已经六年级了,这本书实在是太幼稚了。很快,童话书就流浪到了废品收购站。收购站的老爷爷看这本书还不错,就把它带给孙女小梦。小梦才刚刚上一年级,睡觉

0评论2024-01-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