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独骨奇人

2024-01-21 18:10540

从前,前隍村村西头一户姓丁的人家,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的胸肋骨连成一块,大家就叫他独骨。独骨是个奇人,他的奇事多呢!

独骨自小丧父,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

有一天,独骨的妈妈到邻居家借米回来煮饭,走在路上,一不小心,米翻了满地。妈妈连忙把米捋起来,米里混杂了许多砖屑、砂石,拣又拣不清,淘又淘不净,就煮成饭给独骨吃。独骨吃了今天的饭,特别有劲,感到特别有嚼头,就问妈妈:"今天的饭怎么这样好吃?"妈妈心里有数了。以后煮饭,一斗米里都要掺六升砖屑砂石。

独骨吃的是砖屑砂石米饭,喝的水呢?是自己家里的井水。说也奇怪,他家的井水与众不同,水的颜色跟黄酒一样,水也少得可怜,一天只能打到一盆水,只够独骨一个人喝。

有一天,一个卖货郎经过他家门口,口渴了,就跟独骨妈妈要口茶喝。家里没有茶,就打了点井水给货郎喝。哪晓得货郎喝了井水以后浑身是劲,一会儿肚子发胀了,要大便了。大了便顺手抓住面前的一棵小树站起来,哪晓得这棵小树就像一株小草一样,轻轻一拎就连根拔起来了。货郎栽了个跟头,这下火了,接二连三地把小树拔起来。

独骨回家,看见货郎在那里乱拔树,心里就火了,走上前去"啪!啪"两下打在货郎背上。货郎嘴一张"哇'"的一声,喝的井水吐了出来。货郎又恢复了原样,树也拔不动了。这下独骨晓得他是喝了他家的井水关系,原来他家井水一般人喝了受不了。从此,他不让妈妈将井水给旁人喝。

每年三月初六是九里庙会,妈妈都叫独骨推车送她去拜佛烧香。

妈妈在庙会的前一天就烧了一斗糯米饭,准备给独骨做干粮当中饭。第二天吃了早饭就赶路了。哪晓得独骨吃的早饭不够本,在路上一手推车,一手抓饭吃。车子还没有到九里,糯米饭就给他吃光了。

到了吃中饭的时候,肚子又饿得慌了,想来想去没有办法,只是看着车子发呆。突然想出办法了。赶庙会的车子很多,都停放在一起,独骨在车子上动起脑筋来。他左手拎一辆,右手拎一辆,将停放在那里的车子一部部堆起来,堆得比楼房还高。庙会散了,车子的主人都来拿车子了。啊呀,车子怎么堆起来了?顿时乱成一团,这许多车子没得办法拿啊。弄不好车山倒下来要砸死人呢!大家谁也不敢动,只是苦苦哀求:"什么人做做好事,替我们把车子拿下来吧!”

这时,独骨走出来了。说:"我可以帮你们把车子拿下来。但有一个要求,就是到现在我还没有吃中饭,你们要供我中饭,一部车子一碗面,见车子点数,好不好?"大家见开销不大,齐声说:"好,一部车子一碗面。”

大家一窝蜂地到面店里买面去了,一人一碗面,一齐倒在水桶里,正好满满一水桶。独骨一口气将这桶面吃个精光。这是独骨第二次吃饱肚子。独骨吃完了面,手推车当然也就一部一部地拿下来了。

前隍东有个五甲塘,是几户合用的水塘。每年栽秧那天,各户都要请来一大帮人抢水。大家把水车架好,一声令下,水车同时车水,户户歇人不歇车,大家抢水嘛!

这几户人家,有一户是孤老奶奶,她家没得水车,又请不起人。看别人家抢水栽秧,自己只能在那里急得哭。

那天,独骨正好路过那里,看到老奶奶在哭,就问老奶奶哭什么,老奶奶说:"人家都抢水栽秧了,我家田里一滴水都没有,这块田就要抛荒了。"说完老奶奶又哭了。独骨听听也伤心,说:"你不要着急,他们一时也车不完水,我有办法。”

独骨拔脚就跑,背来一个大酒缸,朝塘里一放,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咣当、咣当"地晃起水来。这一晃可了得,一个个浪头把水车打得东倒西歪,一部部水车都要翻了。车水的下去按住槽桶也不好车。一个个急得无法可想,只好来与独骨商量。独骨讲:"你们晓得抢水栽秧,老奶奶不要水栽秧么?怎么办?"一个领头的讲:"这好办,我们大家先给老奶奶车水,然后再自己车。"独骨讲:"这倒可以。”

独骨从此以后,常为穷人做好事。

有一年,从前隍到官舍的路上要造一座桥。从前造桥没有水泥、钢筋,全用石料,过桥板也是用一块大石板。大石板太重了,没办法弄动。大家晓得独骨力气大,就来请独骨了。

独骨肚子大,吃得多,家里穷,吃不饱,常常挨饿,一年年熬下来,身体衰弱了。这天独骨饿得浑身无力,睡在床上,乡亲们找来了。独骨说:"我精力够不上,这事可能办不成了。"乡亲们说:"这事你无论如何要帮帮忙,你不去就办不成了。”

独骨想了想说:"我试试,我咳口痰,这口痰要是能吐到正梁上,证明我还可以,要是吐不上去,我就不能去了。"说完咳了一声,一口痰吐了出去,吐到了正梁上。独骨爬起来跟乡亲们去了。

独骨一到,几千斤重的大石板一夹就走,桥很快就造好了,这条路也通了。

挨饿的日子实在不好过,独骨想讨饭,讨饭又怕难为情;想去帮穷人做事,穷人又养不活他;想去替富人做工,富人又怕得罪他惹祸。哎!只有死路一条,人一死,一了百了。

独骨瞒着人,背起了一个无用的磨盘,直往赵甲村南横塘走去。到了塘边,连人带磨盘往水里一跳,沉下去了。独骨在水里感到难受,手一松人又浮了上来,爬上了岸,人没有淹死。一连几次都是这样。怎么办?最后他找了根绳子将磨盘绑在身上,"扑通"一声跳了下去,往下一沉,独骨淹死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他是卖货郎
1话说有一天。一日水蜜桃和红樱桃突然想逛逛汉朝的商业街,走在大街上看着古朴而又赏心悦目的商品,她们兴致很高的逛了很久。正有些疲惫想休息的时候,突然货摊边上的一个小男孩冒了出来,“两位姐姐,你们可否到我家做客?”水蜜桃一惊,心想:他怎么知道我

0评论2024-01-25126

货郎和宝葫芦
从前,有个货郎,家里很穷,父亲去世早,全靠他挑货郎担赚几个钱养活老母亲。 他忠厚老实,待人和气,走到哪个庄上,大闺女、小媳妇就把他围起来。买个针、扯点线;买个顶针、截二尺红头绳。他跑一天,赚的钱换米,也只够他娘俩吃的。有时,赶上生意不好,赔

0评论2024-01-2446

断喉案
法场上,一身重创的林秀才即将处斩,以文弱之躯熬刑三年的他,究竟是老奸巨猾的凶犯,还是含不白之冤的受害者?一、案卷疑点重重康熙年间,按秋后处斩的老例,皖北芒山县要处决一批死刑犯。行刑那天,刚上任的知县段光清亲自坐镇法场。午时,一队五花大绑、背

0评论2024-01-2355

赖子讹钱
关家村里有个后生名叫关玉来,常常借机讹人钱财,乡邻们恨透了他,干脆叫他赖子。这天,赖子正在村里闲逛,忽然听到大槐树下有人吆喝:“换盘子换碗,换针头线脑啦——”原来是小货郎来了。他心头一喜,走到大槐树下,伸长脖子看起来。那货郎名叫崔大明,就住

0评论2024-01-2343

月光神影
月光神影大宋年间,东河县出了个不孝子,名叫詹小三。他性格暴躁,常常无故打骂母亲。这天,詹小三在家门口又对母亲拳脚相加,正巧有个卖货郎路过,他摇摇头说:“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你这样做,当心遭天谴啊!”詹小三一听,怒喝道:“哪儿来的家伙?敢管

0评论2024-01-2235

梦游荒郊外
我生在改革的春风之初,长在改革的一片大浪潮之中。用我舅公的话来说,俺打小就一直都沐浴在这疯狂的年代,以后长大定然也是一个“疯”人。人们也许以前被管制太深了,这一放松竟然抓狂起来。挣钱成了光明正大的好事儿,人人都想着钱,都削尖脑袋向着小康冲去

0评论2024-01-2233

中指血
一、古老的传说在儿时的记忆里,储存了数不清的故事,而最让孙秀忘不掉的竟是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传说。小时候的冬天似乎格外长,孙秀天天都缠着外婆讲故事。外婆把老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是一样的开头:小时候,我姥姥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个屯

0评论2024-01-2253

请给你的对手留一扇窗
他的第一位对手是一位老货郎。那时候,他只有15岁。他与老货郎一起挑着货郎担子,摇着拨浪鼓,走村串巷做生意。你卖针头线脑儿,我卖线脑儿针头,相互之间,难免有些竞争,甚至争吵。于是,两个人便成了“敌人”,有时候,一连两三天不说一句话。一次,他中

0评论2024-01-2237

神秘的青蛇寨(2)
奥野命令士兵用钢镐对着高墙砸,“吭哧吭哧”砸了半天,高墙才被砸出个仅能探进一个脑袋的小洞。墙体足有3尺多厚,里边全由碎石与石灰、生矾、糯米浆混合浇灌。他知道在中国古代,凡坚固的建筑物如桥梁、城墙,帝王将相陵墓甬道的封口,都是这类材料,极为坚

0评论2024-01-2147

宝贝货郎鼓传奇
在很古的时候,山区贫穷的农民无地可种,就靠到山上打柴,挑到集市上卖点钱,籴粮、称盐、打油过生活,日子十分艰难。有一个叫张忠诚的男子,家里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一双年幼的儿女,老婆在家操持家务,就他一个人天天到山上打柴,日子还是不宽裕。一年冬天

0评论2024-01-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