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候,扬州有个盐商叫陶澍,是扬州首屈一指的大富翁。他开的盐栈有好几个,手下管事的多得数不清,但就是缺个精明的账房先生。陶澍为了招个称心如意的账房先生,便想了个办法,公开招聘账房先生,告示贴满了扬州的四乡八镇,连邻近的安徽、浙江都有。
那时,徽州府有个姓鲍的,叫鲍扶九,是个精明人,只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浑身力气无处使。这天,他在街上,偶尔看到墙上的告示,心里一动,就一心想到扬州府去试一试。可是身无分文,凑不起盘缠,他只好老着脸皮,到亲戚朋友家告帮。哪晓得,风吹鸭蛋壳,人情如纸薄,笑着脸进门,哭丧着脸出来,钱没借到,倒挨了一顿讥笑。鲍扶九一气之下,狠狠心,跺跺脚,把家里的一点家当,卖个精光,就上扬州去了。他一路上省吃俭用,好不容易赶到了扬州。一摸口袋,只剩下一文钱,自己给自己起个名,就叫鲍剩一。
夏至这天,陶澍在盐栈里设下考场,来应考的连鲍剩-一共二十五个人。这二十五个人都坐在盐栈的前厅里,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毕恭毕敬地坐在那里等东家考试,哪晓得,等了半天,一点动静也没有。再过一会儿,东家陶澍出来了,跟大家寒暄一番,就说大家不要急,老远的跑来,先吃点心点点饥,接着就叫佣人端点心。点心端来了,每人一碗热腾腾的馄饨。应试的人心里想,这位东家倒客气得很,一个字没写,就先吃馄饨,不晓得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既端来了,不吃也不好,索兴端起碗来,狼吞虎咽吃个精光。刚放下碗,东家发话了:"你们吃的馄饨有几只呀?”啊呀,一个个抓耳挠腮答不出来,只顾吃馄饨,哪个还注意数数目,愣了半天,没有一个人出声。这时,鲍剩一不慌不忙地站起来了:“回东家的话,馄饨一共有二十五只。“陶澍听了很奇怪,接着又问:“是什么馅子呀?”鲍剩一回:“总共三种馅心,七只是鸡肉,七只是火腿,七只是瘦猪肉,三七二十一,还有四只没有馅心。”陶澍一听,眼睛瞪得老大的,一只手不住地捋胡须,头点得像打鼓,然后,对大家笑笑说:“你们都请回吧。”这些应试的不晓得东家玩的什么把戏,只好站起来往外走。众考生走在前头,鲍剩一走在后头,走到门口,鲍剩一看到竖在门口的一把扫帚倒在地上了,就顺手把它扶起来。哪晓得,就在这个当口,脑子后面传来了声音:“诸位慢走一步。”众考生听到呼唤,只好又捧回头来往里跑,陶澍站在厅堂中间说:“现在向大家宣布考试结果,鲍相公考取了,其他诸位请回吧!”
后来有人问陶澍:"你怎么想起来用这种方法考试的呀?"陶澍说:"很简单,吃馄饨是个普通的事,人人都不会留意吃了多少个,更不会留意馄饨的馅心是什么?唯独鲍剩一留意了,这说明他平时在细微末节的小事上,都十分细心,在大事上更会十分细心了;出门,人人都没有注意到扫帚倒在地上,唯独鲍剩一注意到了,而且还把它端端正正地扶起来。这件小事,本来他可以不管,不该他管的事他也管了,该他管的事,他就会管得更加正经。”
陶澍的眼力还着实不错,鲍剩一在盐栈里当了账房先生后,管起账来果然一是一,二是二,算盘珠子一响,不作兴有个毫厘的差错,连个头发梢都不放过,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条不紊,该管的事管得好,不该管的事管得巧。陶澍的盐栈更是买卖兴隆,招财进宝,把个陶澍喜欢的不得了。据说,以后,陶澍还把鲍剩一招赘入府,做了乘龙快婿。陶澍死后,鲍剩一继承了陶澍的全部财产,成了扬州独一无二的百万富翁。
文天祥起兵
元兵乘胜南下,进逼临安。四岁的皇帝赵显,只是挂个名的。他祖母谢太后和大臣们一商量,赶紧下诏书要各地将领带兵援救朝廷。诏书发到各地,响应的人很少。只有赣州的州官文天祥和郢州(今湖北钟祥)守将张世杰两人立刻起兵。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0评论2024-01-2588
硬骨头之软表达
明朝武宗皇帝在紫禁城很闷,要到扬州来视察,通知发给了市长蒋瑶。太监江彬随扈首长,则想从扬州这块土地刮银。到了扬州,江彬就拉蒋市长寒暄,先是一些客套话,后来问风土人情,物华天宝。江彬问:扬州人参很不错啊。蒋市长答:人参是东北特产,扬州不出。江
0评论2024-01-2565
首席小锣
过去戏班子里的人,同桌吃饭有个规矩:首席要让给班子里地位最低的小锣师傅坐。班主、主演、鼓师、琴师只能陪着下坐;有达官贵人、乡绅豪富,跟戏子一起吃饭,也只能坐偏位。说起来有一段缘故——话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思老友周颠帮其破了陈友谅。本想
0评论2024-01-25100
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
乾隆皇帝认为,自己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率军西征,平定西北;另一件是六次巡视江南。在当时的条件下,皇帝下江南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从北京到江浙,往返6000华里。那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全靠车装船载,马拉人扛,来回一趟,至少需要三五个月。每
0评论2024-01-2594
郑板桥名画换狗肉
郑板桥的诗、书、画闻名于世,号称“三绝”,人们争相购买。扬州有个富豪特别喜欢郑板桥的书画,但因他为人刁诈,郑板桥非常讨厌他,不给他作画写字。这个富豪为了抬高身价,显示自己的威风,出重金购买郑板桥书画,但始终没有搞到手。有一天,郑板桥出郊外漫
0评论2024-01-2584
顾横波
顾横波,明末清初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艳”中,顾横波1619年-1664年)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据说先有一位与她私订终身的才子由于她的背盟殉情而死,后来她那仕
0评论2024-01-2552
李香君
李香君:又名李香,为秣陵教坊名妓。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李香君与复社领袖侯方域交往,嫁与侯作妾。侯曾应允为被复社名士揭露和攻击而窘困的阉党阮大铖排解,香君严辞让侯公子拒绝。阮又强逼香君嫁给漕抚田仰作妾,香
0评论2024-01-2578
千门之门
作者:方白羽目录:零、楔子一、蛇祸二、陷阱三、蒙冤四、暗狱五、新生六、逃狱七、刀客八、魔门九、同行十、布局人,既无虎狼之爪牙,亦无狮象之力量,却能擒狼缚虎,驯狮猎象,无它,惟智慧耳。——《千门秘典》序楔子天高地阔,万里无云,赤红的太阳静止一
0评论2024-01-2448
当生活坏到一定程度时
当生活坏到一定程度时大学毕业后,我有过一段短暂的教师经历。那是一家私立中学,朝七晚七,中午休息一小时。也仅有这一小时,学校的大门是敞开的,学生和老师能出去“放放风”。我总沿着学校东边的街道一直走,走到略繁华的地区,在一家名为“扬州人”的饭馆
0评论2024-01-2471
隋炀帝杨广三下江南的故事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
0评论2024-01-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