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法施太子的故事

2024-01-21 15:12370

以前有位国王,统治着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他有一个太子,名叫法施。

法施太子性格纯孝,行为规矩,从来不做非礼之事,办起事来小心谨慎,很注意防备瓜田李下之类的嫌疑。

有一次,法施太子由丞相带领去拜见国王的宠妃。太子进退一切按规矩办,一点也没有失礼的地方,但国王的这个宠妃,却是个脾气暴躁、性格淫荡的妇人。

她看见太子相貌堂堂、唇红齿白,不禁动了邪念,伸手就把太子往怀里拉。

太子吓坏了,使劲把手挣脱,拉住丞相说:“快跑!快跑!”

一不小心就把丞相的帽子给碰掉了。

原来丞相是个秃头,平日全凭帽子遮羞,以便在女人面前装风流。太子把他的帽子碰掉,露出大光头,惹得宠妃哈哈大笑,丞相觉得很丢脸,恨死了太子。所以,太子虽然逃掉了,却得罪了宠妃和丞相两个人。

太子走后,宠妃越想越生气。当天晚上,就哭闹着对国王说:“我哪怕再低贱,毕竟是大王的妻子,太子竟然敢对我动手动脚的,有非份之想。大王要是不惩治他,我绝对不依!”

国王说:“我这个儿子品行高洁,非礼勿行、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为。人人都赞他是个少有的君子,他绝对不可能干这种事,你不要胡说八道。”

国王虽然不相信,但经不起宠妃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枕边进谗言;加上朝廷中又有丞相帮腔,国王也就将信将疑起来。

宠妃逼着国王,非要他处死太子。

国王说:“虎毒不食子,骨肉相残,是天底下最可恶的事,我绝对不能做。

这样吧!我让他离开首都就是了。”

于是,国王派太子去镇守边境,那个地方离首都有八千里路。临行前,国王告诫太子说:“你在外镇守边境,做事一定要顺天理、合人情,要仁慈地对待百姓,不能残害人民;要尊老若亲、爱民若子;行为要检点,不能有丝毫松懈放肆。世上有很多奸诈之徒、不法之事,你要小心注意!”

太子哭拜着说:“我一定把父王的教诲,牢记在心!”遂告别父亲,来到边境。

太子在边境紧衣缩食,日夜辛苦,把城市治理得井井有条,使老少皆安、长幼有序。

远近居民听到太子的善政,纷纷到这儿来定居。

太子来了只不过一年,这儿的居民便增加了一万多户,使这座本来人烟稀少的边境城市,变成繁荣昌盛的大城市。

消息传到首都,国王及后妃都很高兴,觉得太子真有治国之才,百年之后,可以放心地把国家交给他。

但宠妃心中却十分怨恨、害怕,她想:“如果不趁国王健在时除掉太子,等到太子继位,那就对我太不利了!可是,现在国王很喜欢太子,即使再进谗言,也没什么用,怎么办呢?”

她秘密地把丞相召来,两人商量了半天,想出一条毒计。

他们趁国王外出,不在王宫时,用蜡假造国王的印信,再派人到边境假传国王的圣旨说:“你有欺君之罪,朕不忍心当面杀你。圣旨到达之日,马上剜下你的两个眼珠,交付来使带回。”

圣旨传到太子那里,太子手下的官员们谁也不相信国王竟会下这道圣旨,处罚完全无辜的太子。大家都说:“这个使臣一定不是大王派出来的。”

太子却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了爱惜自己的身体,而违逆父亲的意思,这是最大的不孝。我的主意已定,你们不必多说。”

于是太子大摆宴席,与官员们欢饮了三天。在这三天中,还在城里大量布施,救济那些贫穷孤寡的人。三天之后,太子让手下的官员武士,动手把自己的眼珠剜下来。

但官员武士,没有一个忍心做这么残酷的事。

太子只好到处寻找愿做这件事的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卖草的孩子,许诺给他重赏,才把眼珠剜下,封在盒子里,交给使者。

使者回到首都,把太子的眼珠交给丞相,丞相又把它交给宠妃。

宠妃这才算心满意足。她把太子的眼珠挂在床头,天天对着眼珠骂道:“不肯顺从我,我让你尝尝剜眼的滋味!怎么样?痛快吧!”

那天夜里,国王作了个梦,梦见一只非常大的马蜂,螫伤了太子的眼睛。国王从梦中惊醒,越想越不安,不禁流下泪来说:“莫非我儿子遭到什么横祸了?”

宠妃唯恐事情败露,假意安慰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定是因为你白天思念太子过度,晚上才作这样的恶梦。太子哪里会有什么祸事呢?以后你白天少想一点,晚上也就不会再作恶梦了。”

国王想想也有道理,便把此事放下。

再说太子把眼珠剜下后,就没法再处理政事,只好四处流浪,靠弹琴乞食,苦度时光。

太子有个未婚妻,是另一个国家的公主。有一天,太子辗转流浪到这个国家,在街头弹琴卖唱。因为国王很喜欢欣赏弹琴,所以有人就把他领进宫,让他弹琴给国王听。太子先弹奏了一曲,歌颂国王的功德;接着又弹了一曲,诉说孤儿的痛苦,在这首曲子中,太子寄托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弹得如哀如怨、如泣如诉,听到的人都不禁流下泪来。

公主当时正好陪同父王一起听这个盲琴师弹琴,她非常聪明,妙解音律,听懂了太子寄托在琴声里的哀思,明白面前的这个盲琴师,原来就是自己的未婚夫法施太子,不禁痛哭流涕说:“我的夫君,原来竟落到这种地步!”

国王觉得很奇怪,忙问是怎么回事。

公主就把法施太子用琴音叙述的悲惨遭遇,讲述了一遍。

国王起先还有点不信,一问盲琴师,果然和女儿所说的丝毫不差,眼前的这个盲琴师,正是自己的女婿法施太子。

公主对父亲说:“我的命运,已经与夫君联结在一起了,贞女不事二夫。他现在遭受冤枉,流落到这个地步,更需要我来照顾他。希望父王同意,让我跟他走。”

国王和王后都很伤心,但见女儿的决心这么坚定,只好依从她。

法施太子夫妇,又辗转回到本国。

法施的父亲听说本城来了个弹琴高手,就把他唤进王宫。

虽然这个盲琴师的面容,十分憔悴,但他越看越觉得像是法施,尤其是声音更像。国王就问道:“你是不是我的儿子法施?”

法施再也忍不住了,伏在地上嚎啕大哭。

国王、王后及宫女们,看见原来那么英挺的公子,被折磨得如此凄惨,都伤心地流下泪来。

法施的妻子就将法施如何奉命剜眼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国王。

国王马上下令追查,搞清楚原来是宠妃与丞相合谋搞的鬼,便下令将他们抓起来,痛打一顿之后活埋了。

此后,法施和他的妻子,在他父亲的国家里平安地生活,白头到老。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宁为贫家妇,不做帝王妃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宁为贫家妇,不做帝王妃! 德宗的心无常性,酿成了他人生两大悲剧。在他即位之初,便开始削藩,然而几经挫败,竟灰心丧气,致使藩镇开始真正割据。在对待自己的爱情方面,他爱慕贵族小姐王珠:封为贵妃,可不管他怎么降恩于她,就是得

0评论2024-01-26416

“狸猫换太子”真相 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狸猫换太子”真相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所以,从《宋史》中的记载来看,历史上不存在“狸猫换太子”一事,李宸妃也没有流落到民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包拯为李宸妃鸣冤的故

0评论2024-01-26291

李泌归山
唐肃宗刚在灵武即位的时候,身边的文武官员不满三十人,那个临时建立的朝廷,什么都乱糟糟的。一些武将,也不大肯听指挥。肃宗要想平定叛乱,多么需要有个能人来帮助他啊。这时候,他想起他当太子的时候的一个好朋友李泌(音bì)就派人把李泌从颍阳(在今河

0评论2024-01-2589

白痴皇帝
晋武帝和他祖父、伯父、父亲都是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可是他的儿子——太子司马衷偏偏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低能儿。朝廷里里外外都担心,要是晋武帝一死,让这个低能儿继承了皇位,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有些大臣想劝武帝另立太子,但是不敢明说。有一天,在晋

0评论2024-01-2582

八王混战
晋武帝认为魏朝的灭亡,是因为没有给皇族子弟权力,使皇室孤立了。所以,他在即位以后,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每个王国都有自己的军队;王国里的文武官员,都由诸侯王自己选用。他以为这样一来,有许多亲属子弟支持皇室,司马氏的统治就可以稳固了。哪里知道这

0评论2024-01-2572

说实话的高允
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拓跋部人。在东晋初年,拓跋部还是我国东北的一个游牧部落,后来吸收了中原文化,逐步建立了封建的经济制度。公元386年,鲜卑贵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就是魏道武帝,魏道武帝建立北魏王朝以后,任用了一批汉族士人当他的谋士。其中最有

0评论2024-01-2586

曹植七步成诗
孙权占了荆州,杀了关羽,怕刘备报复,就派使者给曹操送了封信,表示愿意归顺曹操,并且劝曹操顺应天命,趁早即位称帝。曹操接到这封信,就随手递给他的心腹大臣看。他微笑着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哩。”自从汉献帝迁都许都以来,朝廷大权和

0评论2024-01-2584

白马盟
汉高祖晚年的时候,宠爱了一个戚夫人。戚夫人生了孩子,叫做如意,被封为赵王。汉高祖老觉得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生性软弱,怕他将来干不了大事,倒是如意说话做事很像自己。因此,想改立如意为太子。他曾经为这件事跟大臣们商量过,但大臣们都反对,连他一向敬

0评论2024-01-2597

中国史上有多少姐妹花共侍一个皇帝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纵览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能给我们带来享受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食色,性也。古代帝王后宫少则粉黛三千,多则佳丽数万,而且设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其中包括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她们都是为当朝的统治者--皇帝一个人服务和所享

0评论2024-01-25173

多情美人无情劫
找个男人做靠山1127年初,金军攻破开封,活捉徽、钦二帝,终结了北宋王朝,也终结了王秀兰的栖凤楼头牌梦。金军把眼泪汪汪的父子皇帝塞进一辆破牛车,掳往金国,同时被掳走的还有年轻女子三千余众。金军对宋朝进献的中原女子有一定要求,相貌端庄,正宗处

0评论2024-01-2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