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菩提寺里的兰花田

2024-01-21 13:59340

本初和尚圆寂时是端坐在他亲手种植于寺中山谷里的兰花田里,菩提寺僧人们赶到时他已逝去,只在田边留了几个大字:“返本归真,不忘初心。”

“阿弥陀佛!师兄,你的确圆了你一世的修为。”本尘方丈禅指一划,眼角泪光晶莹。

火光渐起,本初的遗体也渐被火吞噬,僧人们念起《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享寿之时,以虚色身,且偿因果,且修福田;舍报之后,无用躯壳,当作灰烬,还归苍天。色身皮囊,俱烧以毁,真灵佛性,仅存无坏,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无去无来,不生不灭!”

一条素帕从本初成灰的衣襟里飘出,悠悠地正入本尘怀中,帕上诗只剩一半:“素襟缕缕兰馨入,谷径幽幽霁月凉。”

本尘方丈轻叹一声道:“万象因缘而生,其本为空。”

本初和尚的骨灰中惊现舍利子,晶莹剔透,洁白如玉。这是菩提寺百年不遇的奇观,本尘方丈择日要以大礼迎师兄的舍利子入舍利塔。

夜里,寺中大弟子慧明代表众僧来见方丈:“师傅,大家知道师傅与师叔情谊深厚,也明白本初师叔多年奔波化缘的辛苦,但对师叔在世时的作为,众师兄弟还是心有疑问。”

“什么疑问?”本尘问道。“就、就是当初本师叔化缘时,方圆百里莫不传言师叔爱近女色,师叔生前虽救过人,可大多皆为女子,甚至与风尘女子彻夜共处一室,这难道不、不是辱没佛门吗?”慧明吞吐道。

本尘方丈气定神若地继续在蒲团上打坐,淡淡地说:“明日午后,我要向百姓讲佛。”

慧明有些摸不着头脑,可觉得师傅自有道理,便应了一声退去了。本尘大师将为百姓讲佛,消息一上午便在山下传开了。午后,菩提寺聚了上千人,本尘方丈只是讲了一个故事。

康熙末年,太平县王举人家的女儿月兰携侍女来菩提寺进香,归途中遇大雨,于是在半山腰的凉亭里避雨。恰巧本县的秀才成启也避在亭中,成秀才见月兰身着淡粉色撒花裙袄,面如桃花,端庄秀雅。月兰也觉这秀才一袭竹翠绿长衫,气质不俗。雨后山路泥泞打滑,成启担心两个女子下山有危险,主动提出护送她们下山,月兰并未回绝。路上二人偶谈诗书,更被双方的才情吸引,到了县里二人才意犹未尽地道别。

成启对月兰念念不忘,不止一次在王举人家门口徘徊,竟又见了月兰几面。一来二去俩人暗生情愫,每月初一、十五庙会上幽会,以诗传情。

次年正是雍正爷登基,恰遇乡试,成启中了举人,意气风发的他筹措一番便上王举人府上提亲。王举人未公然拒绝,只是说男儿应先有功名再成家立业,于是成启与月兰商议打算进京参加会试。

深秋动身前他为月兰定制一块玉,雕成她最爱的兰花,写下一首《恨秋别》:

“珠帘碎月撒石阶,翘首琼心怎忍别。

红豆寒凝秋夜露,为卿抛尽盼相携!”

月兰也含泪送他一方丝帕,上面题一首《月兰殇》:

“素襟缕缕兰馨入,谷径幽幽霁月凉。

百转离愁笛且婉,清辉满地夜难央”

二人依依惜别,成启怀着离愁踏向进京的路。春闱后,他如愿考取了贡士,便一刻也没耽搁地往家乡赶,怎料半途一场大病使他在异乡耽搁了月余。病愈后终于荣归故里,乡亲们锣鼓齐鸣地欢迎,知县设宴款待。

次日,成启便备礼去拜访王举人,却发现人去楼空。经打听才得知王举人一家已搬离太平县。成启大惊,忙问原因。

原来王举人早年是太平县知县,因被揭发贪赃枉法被旧知府革职,前半年前新知府上任,王举人一心巴结知府想再谋得一官半职。新知府夫人新近病逝,在府上见了月兰便欲娶她做续弦夫人。王举人不敢拒绝,月兰抵死不从。僵持了半年,眼看成启一去无音讯,月兰终于受不了父亲的逼迫而自尽,王举人悔不当初也无济于事了,因不愿留在伤心地而举家搬迁。

伤心欲绝的成启万念俱灰,到菩提寺要剃度出家。可无论他怎么求,老方丈因他情根未断不收他。他却依然留在寺中劈材、挑水、煮饭、洒扫、种菜,数年如一日,又亲手在山谷中种下一片兰花田。老方丈见他有恒心最终还是收他为徒,他每日功课勤谨完成,苦习武艺,样样优异。老方丈有意让他继主持位,可他却只求下山化缘,他说他这一生只愿:“返本归真,不忘初心。”

他除了化缘,更特意四处搜寻救下那些寻死的女子,开导劝慰她们,使她们重获生活的信心。后来他甚至为那些堕入青楼的女子讲经,劝她们迁善从良。曾有一位风尘女子本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因家境没落而被拐为娼,每每苦不堪言欲轻生时,总被毒打逼迫继续卖身。他听闻后彻夜宽慰,并将化缘得来的所有银两为其赎身。

这样在佛门的规诫之内,又似乎僭越了规诫的僧人,有人说他是救命的圣僧,有人却以为他是爱近女色的淫僧。

老方丈最懂他,说他到底放不下心中所爱之人,宁可遭世人的误解。

他却说:“不忘初心,既然有了因,就要圆其果。”

讲到这里,乡亲们纷纷响应:“这就是高僧啊!”

本尘双手合十道:“他就是本寺本初大师,明日本寺将以大礼迎他的舍利子入舍利塔。”言罢转身离去。

翌日,菩提寺内外人山人海。

当本尘方丈将本初大师的舍利子迎入舍利塔时,寺院内外竟飘起幽幽的兰花香!

本尘方丈又命人将火化本初大师残余的灰烬撒在那片兰花田里,之后田里的兰花年年花繁叶茂。

从此求姻缘的善男信女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只为求得菩提寺的兰花,相传即使求得兰叶少许的有情人也会终成眷属!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幻影(上)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鬼故事幻影(上) 活人灵堂 欧阳光有些触景而寒了。 白幡在飘、白衣也在飘,满堂煞气。一片白色的“灵堂”摄影棚内,正在上演一场哭灵的戏,一群演员动情地哭泣着,一边的导演欧阳光点点头,这戏演得不错,不得

0评论2024-01-26174

苏东坡题联讽和尚
有一天,苏东坡来到了一座山上,看到半山腰里有座古寺,他就和随从来到了寺庙前。正想进去,一个小和尚拦住了去路说:“凡进庙者,每人都要交纹银一两。”苏东坡奇怪地说:“我游览过无数名刹,从未见过进门收受银两的。”小和尚无可奈何地说:“这是方丈的规

0评论2024-01-2583

戒赌记
有个年轻人叫大勇,不幸迷上了赌博,赌啊赌,最后成了“百万负翁”,连老婆都带着孩子跑了。大勇决心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于是,他跑到东城寺出了家。为了磨炼意志,他主动向方丈慧海要求,餐餐粗茶淡饭,干最脏最累的活。一天晚上,西城寺主持来到东城寺交流

0评论2024-01-2451

云龙珠还
云龙珠还作者:马林话说大唐初年,山西境内有一座云龙山,云龙山山势高耸,云雾缭绕。山上有一座云龙寺,寺庙不大,但终年香火旺盛,四方信众广博。云龙寺有一件镇寺之宝,名唤云龙珠。据传云龙珠是一个西域僧人带来的宝贝,西域僧人名叫迦图,游历到云龙山,

0评论2024-01-2454

三境界与三层楼
一个小沙弥,出家修行多年,一直没有开悟,他相当痛苦烦恼。一天夜晚,小沙弥去拜见老方丈,向老方丈诉说自己内心的苦楚纠结。老方丈对小沙弥问道:“徒儿,你知道人生三境界吗?”小沙弥请教道:“师父,人生有哪三境界呢?”老方丈说道:“第一境界是求。世

0评论2024-01-2457

让阳光照进屋子
让阳光照进屋子一座寺庙的一间阁楼由于窗户整天密闭着,年久失修,厚厚的布和满是灰尘的窗户遮蔽住了阳光,整个屋子十分阴暗。两个思茅里的小和尚看着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应该让阳光照进屋子里面去,为屋子带去一丝光明。于是两个小和尚就商量说:“我们可以

0评论2024-01-2452

撞钟的和尚
撞钟的和尚有一个小和尚在一座名刹担任撞钟之职。他自认为早晚各撞一次钟,简单重复,谁都能做,并且钟声只是寺院的作息时间,没什么大的意义。就这样,敲了半年钟无聊至极,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有一天,方丈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

0评论2024-01-2465

让他人心灵之石光滑
他一心要成为一名高僧,16岁那年,他来到临水寺。他想,临水寺大师众多,向每位大师学一点,自己的目标也就不难实现。在方丈慧能大师为他取了悟净的法名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当天,悟净就一一拜访各位前辈及师兄。他知道要长见识,必须虚心、多看

0评论2024-01-2354

卫立煌虎口脱险
1949年1月,蒋介石被迫宣布下野,退居奉化。李宗仁出任代总统,为国共和谈打下基础,其中一条就是释放政治犯。在这样的气候下,李宗仁下令撤销包围卫立煌住宅的宪兵。不过,监视卫立煌的特务,自称只听命于逃往台湾的特务头子毛人凤。没有毛人凤的指示,

0评论2024-01-2345

金蝉
从前,山下有个普陀寺,这年一场洪灾,淹了寺庙的山门,僧人们无处藏身,都去投靠其他庙门了。洪水退去后,偌大的寺院里只剩下老方丈和一个无处可去的小和尚。望着破烂不堪的庙堂,小和尚一筹莫展,老方丈宽慰道:“不慌,咱这庙里还有样宝贝。”说完拿出一个

0评论2024-01-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