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师在给弟子授课时,经常会因为太过投入,直至掌灯时分尚不自觉时间之流逝。
一日,玄奘法师在一间习课室内给新入门的弟子讲授《妙法莲华经》,不知不觉间。外面已是红日低垂,暮色四合,习课室因为背靠一棵百年菩提,浓荫匝地,更显幽暗,徒弟们不得不掌起一盏青灯照明。
这时候,一只苍蝇悄无声息地溜了进来,它一会二落在青灯上,一会儿趴在经书里,一会儿又叮在小徒弟们的光头上,片刻也不消停。
几个童心未泯的小和尚开始用僧袍驱逐这只小苍蝇。但也只是轻轻地驱逐而已,因为剃度的那天,他们曾在佛祖面前修习过佛门八戒,戒律的第一条就是不准杀生。所以,虽然苍蝇很讨厌,小和尚一时也奈何不得它。
但是这只苍蝇很聪明。它似乎能看穿这些小和尚的满腹心事,明白他们听了这么久的经,两条打坐的腿早就麻得受不了啦,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了,更重要的是,它知道这些和尚不会伤害它。于是,它就肆无忌惮地在屋子里飞来飞去,想在每个人的光头上都亲一口。
一直低垂法眼的玄奘法师,已然感觉到众徒弟的异样。但是他并没有责怪他们的心不在焉,而是朗声问道:“苍蝇因何而来?”
一位徒弟高声回答:“因光而来,我们掌起了灯,苍蝇看见了亮光,自己就飞进来了。”
“那它又会因何而去呢?”玄奘法师手捧经书,一动不动地问。
众弟子默然,在心里琢磨着玄奘法师的这句话。
这时候,刚才答话的那个小和尚噌地从地上站起来,他向玄奘法师施了一礼,然后一口气吹灭了青灯,打开门,外面的光线立时透了进来,苍蝇一下子就飞出了习课室。
玄奘法师微微颔首,眼神里透出期许的光芒,他的目光环视了一下整个房间,看着众弟子朗声道:“有为财采的,得了财他便会自行离去;有为光来的,看见亮光他也会自行离去;有为智慧来的,得了智慧他便会自行离去。世间万象,芸芸众生。因何而来,便会因何而去。”
室内沉寂无声,只有玄奘法师的那一席话,像一道不绝如缕的檀香,在众弟子的耳畔萦绕。
法师倒掌
东林法师是十里八乡最有名的法师,据说有一天夜晚,东林法师到黑田铺做法事回来,途径乱坟岗,朦胧的月光下,看到前面有一个高大的黑影缓缓移动,好像向他奔来。他大吼一声:“谁?站住!”黑影毫无反应,仍然缓缓移动。“难道是鬼?”东林法师掐指一算,算出
0评论2024-01-2481
妒妇问禅
一个妒妇来到弘光法师面前,向大师诉说了自己的苦恼。妒妇说:“很多年来,我一直怀疑丈夫有外遇。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却没有找到丈夫外遇的证据。因此,我每天都忐忑不安。” 大师问:“你为什么会怀疑自己的丈夫呢?” 妒妇
0评论2024-01-2446
慢吞吞王国
奇奇是家里的“慢吞吞小子”,是因为他起床的时候慢吞吞、吃饭的时候慢吞吞、写作业的时候慢吞吞……总之,不是自己喜欢的事,奇奇都会慢吞吞的。“叮零零……”闹钟又响起来了!“烦死了!”奇奇嘟哝了一声,又缩进了被窝深处。“奇奇,我是慢吞吞王国的魔法
0评论2024-01-2470
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上,住了一位大法师,传说他不但通晓天文、地理、虫、鱼、草、木,甚至还能为人卜卦,预测未来,甚至还相当准哩。有一位年青人不相信有这种事,于是他决定去见一见这位大法师,并且要问他一些问题,看看可不可能把
0评论2024-01-2463
心无外物
心无外物印度三藏法师自诩神通,他来到慧忠禅师面前,向他验证。慧忠谦恭地问道:“久闻您能够了人心迹,不知是否属实?”三藏法师答道:“只是一些小伎俩而已!”慧忠于是心中想了一件事,问道:“请看老僧现在心在何处?”三藏运用神通,查看了一番,答道:
0评论2024-01-2450
感谢给你“半杯水”的人
年终奖榜单就贴在公司门厅里,一清二楚,过往的员工都能看到自己拿多少,也能看到别人拿多少。从看到榜单那会儿她就开始抱怨,说她比有些人进公司还早,年终奖却没人家多;说她的业绩不比别人差,待遇却不比人家好;说她早来晚走从不旷班,奖金比经常请假的人
0评论2024-01-2352
打喷嚏的书
美丽的海岸上有一棵树,魔法师喜欢骑在树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看书。这一天,魔法师感冒了,一边流鼻涕,一边打喷嚏。喷嚏打在书上,书也被传染了感冒,一个劲地打喷嚏。啊——嚏!啊——嚏!书打喷嚏的时候,书页“哗啦哗啦”一张一合,每“哗啦”一下,书里
0评论2024-01-2365
因为那是属于你的东西
弘一法师是近代著名的高僧,他在早年还是俗家的时候,曾经做过教师,漫画家丰子恺就是他的学生。后来他出家做了和尚,但师生之间还是经常来往,彼此吟诗唱和,很是愉悦。不过弘一法师从来不以师长自居,在他眼里,丰子恺就像是自己的兄弟一般。有二次,丰子恺
0评论2024-01-2336
水桶里的一条线
一次,有个年轻人千里迢迢来拜访弘一法师,想学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他见到弘一法师时,弘一法师正挑了一担水回来。他发现两只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于是便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不将水桶装满呢?”弘一法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很多,而在于挑得够用
0评论2024-01-2329
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1936年,弘一法师由鼓浪屿移往厦门南普陀寺担任住持。当时,有很多人说弘一法师是贪图厦门的富裕生活,这让弘一法师的弟子们非常不悦,他们就写了一篇关于弘一法师的生平文章给当地的报社以辩驳造谣者。报纸刊发出来后,弘一法师才知道徒弟们的这一做法,
0评论2024-0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