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贤士与庸才

2024-01-20 21:28590

一天,赵简子搭船在黄河上游玩,十分隔心。看着滚滚东往的河水,突然,赵简子深有感伤地说:

“如何才能获得贤士,成天与他相处呢?”

荡舟的人名叫古乘,听了赵简子的感慨后向赵简子深深鞠了一躬,说:

“大人听我唐突地说几句。你看那些珠宝、美玉,它们没有长脚,离这里又有千里之远,却能来到这里,为何呢?这是人们由于爱好它们,便从千里以外将它们寻了来。而贤士是长脚的,他们不来,生怕是由于您不爱好他们吧?”

赵简子说:“不合错误,我平昔广招人材,门下门客就有上千人。我对他们的供养也是很真心的,若是发现早上吃的工具不敷了,我顿时派人在晚上往市场收税供给他们;若是晚上吃的工具不敷了,早上就派人往市场收税供给他们。我对他们如斯朴拙风雅,还能说我不爱好贤士吗?”

古乘听了赵简子这番话后说:“鸿鹄之所以能飞得又高又远,是由于它依托着坚固的同党。它背上的细毛、腹部的绒毛,长是非短、松松软软、多几多少没有一个定命。如许的毛,少了一把,不影响它飞得高,多了一把,也不影响它飞得低。大人您所需要依靠的应当是像同党那样能让您高飞的有效之才,而不是像细绒毛那样无足轻重的无用之才。贤才在精而不在多,庸才再多也无益。不知大人门下上千门客中,有无像鸿鹄同党那样的有效之才?该不会都是些细绒毛吧!”

古乘一番话,使赵简子深受开导,本身门下门客上千,却经常生出渴求贤士的感伤,这缘由生怕已十分明白了。

珍惜人材、提拔人材,其实不在于数目和情势,而要追求真实的有效之才,于国于己有益,这才是明智之举。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胥甲生平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胥甲,当时人称胥甲父,是我国古代春秋人士,为晋灵公统治时期的晋国大臣,在朝中担任下军佐的职务。在历史上,胥甲是一个特别倒霉的人!为什么要说他倒霉呢?因为在他之后,胥氏家族渐渐走向了没落。你想一想,胥甲的父亲胥臣那可是辅佐晋文公重耳成大事的五

0评论2024-01-2333

燕昭王为什么要修建黄金台?千金买马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国君燕昭王在位,众所周知燕国在战国七雄中势力始终处于中下,燕昭王具有宏图大业的理想抱负,所以想要把燕国变得更强。最西边的野蛮之国秦国之所以能变强,是因为卫国的商鞅到他们国家实行了变法,而商鞅这个卫国公子之所以会为秦国效力,

0评论2024-01-2337

梁鸿和孟光举案齐眉的故事 孟光是古代四大
中国古代既然有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四大美女,相对应的就有四大丑女,即嫫母、钟无艳、孟光、阮氏女。四大美女虽然美丽无比,但她们的命运却是非常曲折的,而四大丑女虽然长相不好看,最后的结局却是皆大欢喜的。比如举案齐眉这个典故的女主人公孟光。

0评论2024-01-2364

刘基的生平简介 孙权为何对他宠遇甚厚?
明太祖朱元璋手下有一位堪比子房的人物,就叫做刘基,当然人们更习惯于称呼他为刘伯温。据传,这是一位神通广大的预言家,能占卜、会算命,还能预言一千年以后的事情。三国时期,孙权手下也有一位颇受宠爱的臣子叫做刘基,听说还是位姿容美好的美男子呢!刘基

0评论2024-01-2332

剧辛是谁?剧辛是怎么死的?
剧辛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曾在赵国赵武灵王时期从仕于赵武灵王,受到赵武灵王的重用,是赵武灵王时期的一个有着重要地位的大臣。沙丘之变发生以后,剧辛便离开了赵国,最后剧辛跑到燕国去了。剧辛为什么要离开赵国呢?他最后是因为何事而死的呢?剧辛是战国末

0评论2024-01-2239

赵烈侯在位时期有何贡献?赵烈侯追星的故事
赵烈侯本名赵籍,赢姓,是赵献子的儿子,继承了赵献子的晋国君位。赵烈侯在公元前403年的时候,得到了周威烈王的承认,使得赵国正式脱离晋国,变成了一个独立的诸侯国,战国时代由此开始。要说赵烈侯最大的历史贡献,那便是这件事,使赵国从晋国分立出来,

0评论2024-01-2225

赵衰和赵成子是同一个人吗?赵成子的历史贡
赵衰就是赵成子,赵衰是春秋时期晋国之人,也是辅佐了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五贤士之一。赵衰,嬴姓,赵氏,字子余,也有人将赵衰称作孟子馀,赵衰死后,其谥号为成季。赵衰是造父的后代,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和谋士,在为官之道上做得极其出色,为后来赵氏家族的强

0评论2024-01-2288

淳于髡荐贤
齐宣王求贤时,号令全国人保举有才华、道德好的人。有个叫淳于髡(kun)的人在一天内就向齐宣王保举了7名贤士。齐宣王固然很欢快。可是,他对瞬息间呈现的这么多贤士感应有点思疑。因而齐宣王把淳于髡叫到跟前,对他说:“师长教师,我有一个疑点想问问你

0评论2024-01-2061

樊姬之力
春秋时期,楚庄王与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合称“春秋五霸”。有一天,楚庄王上朝听政,下朝很晚,他回到后宫,他的妃子樊姬走下厅堂来迎接他。樊姬问道:“大王,为什么退朝这么晚?恐怕饥饿疲倦了吧!&rdq

0评论2024-01-1836

不胫而走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盛孝章的名士。他曾任吴郡太守,后因病辞官在家隐居。孙策平定东吴后,对当时的名士深为忌恨,盛孝章曾因此外出避祸。孙策死后,孙权继续对其进行迫害。孔融与盛孝章是知交好友,知道他处境危急,所以特地写了一封信,向当时任司空兼车骑将

0评论2024-0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