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和父亲坐一条板凳

2024-01-20 19:37190

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回家。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父亲,将身子往一边挪了挪,对我说,坐下吧。印象里,那是我第一次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也是父亲第一次喊我坐到他的身边,与他坐同一条板凳。

家里没有椅子,只有板凳,长条板凳,还有几张小板凳。小板凳是母亲和我们几个孩子坐的。父亲从不和母亲坐一条板凳,也从不和我们孩子坐一条板凳。家里来了人,客人或者同村的男人,父亲会起身往边上挪一挪,示意来客坐下,坐在他身边,而不是让他们坐另一条板凳,边上其实是有另外的板凳的。让来客和自己坐同一条板凳,不但父亲是这样,村里的其他男人也是这样。让一个人坐在另一条板凳上,就见外了。据说村里有个男人走亲戚,就因为亲戚没和他坐一条板凳,没谈几句,就起身离去了。他觉得亲戚明显是看不起他。

第一次坐在父亲身边,其实挺别扭。坐了一会儿,我就找了个借口,起身走开了。

不过,从那以后,只要我们父子一起坐下来,父亲就会让我坐在他身边。如果是我先坐在板凳上,他就会主动坐到我身边,而我也会像父亲那样,往一边挪一挪。

工作之后,我学会了抽烟。有一次回家,与父亲坐在板凳上,闲聊,父亲掏出烟,自己点了一根。忽然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一下,把烟盒递到我面前说,你也抽一根吧。那是父亲第一次递烟给我。父子俩坐在同一条板凳上,闷头抽烟。烟雾从板凳的两端飘浮起来,有时候会在空中纠合在一起。而坐在板凳上的两个男人,却很少说话。与大多数农村长大的男孩子一样,我和父亲的沟通很少,我们都缺少这个能力。在城里生活很多年后,每次看到城里的父子俩在一起亲热打闹,我都羡慕得不得了。在我长大成人之后,我和父亲最多的交流,就是坐在同一条板凳上,默默无语。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与其说是一种沟通,不如说更像是一种仪式。

父亲并非沉默讷言的人。年轻时,他当过兵,回乡之后当了很多年的村干部,算是村里见多识广的人了。村民有矛盾了,都会请父亲调解,主持公道。双方各自坐一条板凳,父亲则坐在他们对面,听他们诉说,再给他们评理。调和得差不多了,父亲就指指自己的左右,对双方说,你们都坐过来嘛。如果三个男人都坐在一条板凳上了,疙瘩也就解开了,母亲就会适时走过来喊他们,吃饭,喝酒。

结婚之后,有一次回乡过年,与妻子闹了矛盾。妻子气鼓鼓地坐在一条板凳上,我也闷闷不乐地坐在另一条板凳上,父亲坐在对面,母亲惴惴不安地站在父亲身后。父亲严厉地把我训骂了一通。训完了,父亲恶狠狠地对我说:“坐过来!”又轻声对妻子说:“你也坐过来吧。”我坐在了父亲左边,妻子扭扭捏捏地坐在了父亲右边。父亲从不和女人坐一条板凳的,哪怕是我的母亲和姐妹。那是唯一一次,我和妻子同时与父亲坐在同一条板凳上。

在城里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后,我请父母进城住几天。客厅小,只放了一对小沙发。下班回家,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指着另一只沙发对父亲说:“您坐吧。”父亲走到沙发边,犹疑了一下,又走到我身边,坐了下来,转身对母亲说:“你也过来坐一坐嘛。”沙发太小,两个人坐在一起,很挤,也很别扭,我干脆坐在了沙发帮上。父亲扭头看看我,忽然站了起来:“这玩意儿太软了,坐着不舒服。”只住了一晚,父亲就执意和母亲一起回乡下去了,说田里还有很多农活。可父母明明答应这次是要住几天的啊。后来还是妻子的话提醒了我,一定是我哪儿做得不好,伤了父亲。难道是因为我没有和父亲坐在一起吗?不是我不情愿,真的是沙发太小了啊。我的心,隐隐地痛。后来有了大房子,也买了三人坐的长沙发,可是,父亲却再也没有机会来了。

父亲健在的那些年,每次回乡,我都会主动坐到他身边,和他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父亲依旧很少说话,只是侧身听我讲。他对我的工作特别感兴趣,无论我当初在政府机关工作,还是后来调到报社上班,他都听得津津有味,虽然对我的工作内容,他基本上一点也不了解。有一次,是我升职之后不久,我回家报喜,和父亲坐在板凳上,年轻气盛的我,一脸踌躇满志。父亲显然也很高兴,一边抽着烟,一边听我滔滔不绝。正当我讲到兴致时,父亲突然站了起来,板凳一下子失去了平衡,翘了起来,我一个趔趄,差一点和板凳一起摔倒。父亲一把扶住我,你要坐稳喽。不知道是刚才的惊吓,还是父亲的话,让我猛然清醒。这些年,虽然换过很多单位,也坐过一些部门的小领导,但我一直恪守本分,得益于父亲给我上的那无声的一课。

父亲已经不在了,我再也没机会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了。每次回家,坐在板凳上,我都会往边上挪一挪,留出一个空位,我觉得,父亲还坐在我身边。我们父子俩,还像以往一样,不怎么说话,只是安静地坐着,坐在陈旧而弥香的板凳上,任时光穿梭。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两个小木匠
有个手艺高超的老木匠,他有两个学徒。高个儿学徒眼力好,脑子灵活,动手能力强;矮个儿学徒很勤奋,只是做事有些拖泥带水。老木匠上了岁数后,便决定在两个学徒里选一位接班人,把毕生所学中最重要的一招教给他。这天,老木匠要两个学徒到山上砍木材,然后亲

0评论2024-01-2591

过年的感觉
日子好了,生活甜了,年味却显得淡了。记得小时候一入腊月,大人们便说:“有年味了,时间渐渐逼近春节,年味就越来越浓。”年味是一种气氛,充满了忙碌和喜庆。更是历史和记忆往往带有几分忧愁和辛酸。在不堪回首的年代,不管多么贫困,家家户户还是要办年货

0评论2024-01-2455

板凳成精
一、送丧鬼刘家湾离我们村大概二十多里山路,历史上两个村庄经常通婚,所以彼此之间亲戚多,亲家多,刘家湾人有时候下山赶集,来不及回去了,一般就歇息在我们村。我们村以前有个人称张三爷的老汉,亲家就在刘家湾。有一年,张三爷亲家的小儿子娶媳妇,亲家老

0评论2024-01-2346

大树城堡
阿木偷偷地砍伐了一棵小树,因为它太小,只能做一个小板凳儿。他很得意,因为小板凳儿做得结实又美观,尤其是那四条桌子腿儿,雕着花纹,粗粗壮壮、矮矮墩墩的,千斤也压不塌。小板凳儿刚做好,怪事就发生了。板凳腿儿刚一着地,就扎下了根,四条腿儿上拱出了

0评论2024-01-2350

想你的人一定会来找你
周小胖对我说,我都快30的人了,读了那么多心灵鸡汤,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找不到爱的人。我说,我不是煲鸡汤的。她问,那你是干吗的?我说,我调鸡尾酒的。她骂着,滚一边儿去……周小胖是我前同事,其实起初她并不胖,简直就是一个有着小蛮腰易推倒的小萝

0评论2024-01-2346

大西瓜
从前,蔬菜和水果都是有手有脚的。每天,它们都在大街上跑来跑去地玩游戏,有时候,它们玩着玩着还会打起来,互相用西红柿乱丢——当然,西红柿没法丢自己,它只好用香蕉皮代替。只有西瓜从来不参加这种打打闹闹,它总是独自一个,安安静静地呆在自家的院子里

0评论2024-01-2367

没有白费的功夫
早年,我曾跟着一个叫“二叔”的远房亲戚学做木工的手艺。一天中午,二叔对我说:“抓紧做五个小板凳,明天一早就要。”他已经提前帮我锯好了板凳面和板凳腿,只要用刨子把它们刨光滑,再在上面打眼、开槽,最后组装在一起就可以了。开始做第三个小板凳的时候

0评论2024-01-2345

太阳的家
黄昏的时候,宝贝儿乖乖吃完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发起呆来。妈妈走过来摸摸宝贝儿的头,问:“乖乖,你在想什么呢?”宝贝儿指了指远处山坳(ào)里的太阳,说:“妈妈,太阳要到哪里去呀?”“太阳忙了一天,要回家休息了!”“妈妈,

0评论2024-01-2345

爱情板凳
上小学时,我们的桌凳旧得不知伺候了多少师姐师哥。板凳放在坑坑洼洼的地面上,坐上去,屁股下如坐着一只小老鼠,我和建一同桌就是一年。同桌之间,三八线是一定要画的。板凳似乎总是太短,自习课上,建一看自己的一方凳子少,就把板凳往外面一摆。我一趔趄,

0评论2024-01-2343

背背父亲
秋叔添了4个闺女才添了个儿子金贵。金贵自小娇生惯养,4个姐没上完小学,就被父母赶羊般撵到地里顶风冒雪干活,金贵却每天吃着白面馒头,风不吹日不晒,优哉游哉去学校念书。可这小子不学好,念到16岁了还没初中毕业,常同一伙人偷鸡摸狗。这不,昨天又犯

0评论2024-01-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