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黄河桥附近,有个叫厂门口的村庄。关于这个村庄的得名,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明朝某年,陈某知封丘县。
封丘县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经济落后,是闻名于世的穷县,和鱼米之乡、天府之国有天壤之别。
陈某乃两榜进士出身,无奈既非富户又无官亲,能任封丘令已是不错,做官富县,非他敢想。
封丘县是鸡肋,然而这鸡肋也是十年寒窗熬出来的啊!带着复杂的心情,陈某奔封丘而来。
踏进县界,但见黄沙遍地,荒草杂生。断垣残壁,小道泥泞。老百姓衣衫褴褛,肤瘦肌黄。陈某心中,再生几分悲凉。
俗语曰:千里去做官,为的是吃和穿。陈某虽非贪婪之辈,这衣锦还乡的念头还是有的。再者:治下百姓,度日如年,不是他的光彩;上司那边,不去打点,也会断了前程。
陈某苦思冥想,夜不能眠。某夜,浅浅睡下,但见黄河北岸遍地生银,树挂红彩,鸡犬相闻,老幼怡然。
醒来反思,觉得似是吉兆。
第二天坐轿下乡,行至曹岗古渡口,但见:一望之内,草木稀疏,鸟兽绝迹,土地上生有一层白霜盐碱!
陈某苦笑数声,道句:天绝我也!然而,他是极聪明之人,令人头痛的盐碱地,让他看到了铜钱。
原来,这里可以熬盐熬碱。盐、碱是百姓的必需品啊。
陈某命人四处张贴告示,招收熬盐制碱能手和青壮年村丁,开工兴建盐碱厂。
可能陈某给了盐碱厂一些优惠政策,也可能厂主经营得法,没几年,盐碱厂办得红红火火。
刚开始,盐碱工吃住在此,小饭馆、小百货店,便在此生了根。后来,盐碱工的家属也搬来居住。一业旺带来百业兴,三十六行的生意人,也云聚于此做生意。
人越来越多,就在盐碱厂大门口不远处,渐渐形成了一个村庄。人们把这个村庄取名为厂门口。
后来,海盐内运,土法熬盐制碱已无利可图,盐碱厂慢慢倒闭了。然而,厂门口的家家户户,仍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
一棵撑着不死的树
屏东是水果之乡,尤以枋寮、林边、佳冬等地的莲雾最负盛名,不仅色泽鲜艳,外形美观,而且吃起來清脆可口,淡淡的甜味中略微带点儿酸,还有一股苹果的清香,食用后齿颊留芳。然而,再优质的莲雾树也招架不住岁月的侵蚀,逐渐开始品种退化,结出的果实僵小酸涩
0评论2024-01-2350
灵蛇笛声
这件事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一片大洼深处。这片大洼是一大片盐碱地,很大很大,也不知道有多少亩,反正方圆十几里没有人家。人们常说“盐碱地三件宝,盐蓬、碱蓬、红荆条”。果不其然,这片盐碱地除了长些盐蓬、碱蓬、红荆条之外,寸草不生,放眼望去,
0评论2024-01-2156
海边盐碱地的名菜拌海翠
徐艳辉在一家饭店里当餐厅经理,这天回到家,9岁的女儿洋洋,忽然对她说:“妈妈,我想吃拌海翠。”徐艳辉“哦”了一声,刚想答应,忽然又愣住了!“拌海翠?”什么“拌海翠?”她不但没吃过,也没见过。翻了翻大脑里的菜单,也没找出这样一道菜。没吃过没见
0评论2024-01-2136
奇妙的旅行
图书馆的窗台上有一盆花,一盆会改变颜色的但不开花的花。我放下手中的书,目不转睛的看着它,心里想:不开花也好意思叫花,不过从某种角度看,它倒真像一颗不错的树呢,挺拔的干,茂密的叶子于是感觉这花就在我眼前渐渐的高大了起来,嗯呵,很不错的感觉哦~
0评论2024-01-2050
盐碱滩里藏金子
黄海中部的海州湾,原先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盐碱滩,海风吹来,漫天盐硝狂舞,空气中凝结着无数细小、苦涩的盐粒。说白了,那是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有一个姓杨的财主,后人称他杨百万,偏偏看中那地方,他从河南商丘、安徽砀山,以及微山湖两岸的丰县、沛
0评论2024-01-2034
盐碱地里的羊
盐碱地里的羊在大地的南方,有一片广袤的盐碱地。这个地方荒芜干燥,阳光晒得烈火般炽热,连草都被烤得枯黄无生机。然而,在这片看似无法生存的土地上,居然有一群奇特的羊在坚持着他们的生活。这些羊的毛色呈现出浅黄色,看起来仿佛融入了盐碱土地的颜色,虽
0评论2024-01-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