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金牛的传说

2024-01-20 15:54410

从前,在虎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父亲爱贪小便宜,为人奸诈。儿子叫狗儿,为人忠厚,喜欢帮助别人。邻居们都说父子的为人有天壤之别。

狗儿从小就在虎山脚下的河滩上放牛。他不仅不允许自己的牛偷吃地里的庄稼,而且还乐意帮助别人看着庄稼不被牛吃。四邻八舍的放牛娃也喜欢与他一起玩,要是那个放牛娃家中有事,狗儿就主动帮助别人把牛看管好。

连续几天,狗儿看到河滩上来了一个新的放牛娃,以为他是新迁来人家的孩子。

这一天,那个小娃说有事,请狗儿给他招呼一下牛。狗儿没有推辞。没想到这个娃一去两天没有音讯。狗儿的爸爸说他多管闲事。

等了几天,这个小娃儿终于来了。小娃儿说道:谢谢你给我看了几天牛。

狗儿说没有事儿,反正我一条牛是放,两条牛也是放,一点不碍事的。

狗儿和他成了好朋友。娃儿发现狗儿家里很穷,就有心帮助他。

这一天,娃儿悄悄对狗儿说道:你明天带一个杯子,把我的牛拉的尿接一些回去,用一块干净的红布盖好,供在堂屋的神龛上,烧香拜七七四十九天,杯子里就会有金子。

狗儿回去后,把娃儿对他说的话给父亲讲了一遍。父亲原来就觉得娃儿来头有些蹊跷。听儿子这么一说,更是认为娃儿有来头。他要儿子进一步和娃儿搞好关系,并按娃儿说的做。

第二天,父亲把神龛擦拭得净亮,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晚上,他把狗儿接回来的牛尿,轻轻地放在神位上,烧了三炷香,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父亲每天都是如此虔诚地磕头祈祷。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四十九天就到了。父亲洗干净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杯子,揭开红布。父亲眼前一亮,只见金光闪闪,他啊的一声,差点没有晕倒。

父亲一夜未眠,他想:一杯尿就有这么多的碎金,要是把娃儿牛的尿全接回来,那我不是有更多的碎金吗?!他又想到那头牛一定是头金牛,不然牛尿怎么都是金子呢!他越想越兴奋,越想越认为自己很快就会是个大财主。

第二天,他又叫狗儿去找娃儿要牛尿。娃儿同意了。

父亲对狗儿说道:狗儿,我们要发财了。等几天,我给你一条女人的内裤,你把它盖在娃儿的牛头上,那头金牛就跑不掉了,我们家就有金牛了。

狗儿见到娃儿后说道:你赶快走吧,我父亲要对你的牛儿下毒手了。

娃儿问道:什么?你父亲要对我的牛下毒手?

是的,你把牛拉走吧,越快越好。狗儿说着,就要推娃儿离开。我走后,你父亲肯定不会放过你的。你太好了,我会让金鸭来帮助你。如果你父亲把你赶出来的话,你就在这个河滩上淘金度日。

娃儿连夜拉着牛离开了虎山脚下的河滩,第二天来到了刘家河渡口。

娃儿和牛过河后,船工向娃儿要过河钱。

娃儿把牛屁股拍了两下,说道:牛儿,给船工留下过河钱。

牛儿像听懂了娃儿的意思,尾巴一翘,后腿稍蹲,在船头拉了一堆牛粪。

船工见了很气,对小娃儿说道:你没有钱给说一下就行了,何必让牛把船搞脏。

娃儿说道:老爷爷不要生气,这是最好的船钱。

什么船钱,一堆牛粪,真是无理取闹。船工边说边把牛粪往河里掀。就在船工把牛粪掀飞时,突然从牛粪里飞出两对金鸭。船工一脸的后悔。

一对金鸭没有飞出去多远,停在了河中间的一个小滩上;一对飞向虎山方向。

停在河滩上的母鸭,下了好多好多的鸭蛋,形成了一个大滩。成滩之后,流水之声如群鸭欢叫,后来人们就把这个纯卵石堆成的河滩叫做金鸭滩。

另外一对金鸭飞到虎山脚下,就停在了河滩上,整天喊着狗儿,狗儿。狗儿自从金牛走后,父亲把狗儿赶跑了。后来有人说看到狗儿和那个拉金牛的娃儿一起走了。

这对金鸭在虎山脚下的河滩上喊了几天的狗儿后,也就不见了,但后来的确有人在河滩上淘到不少金子,人们为了纪念狗儿和金鸭,把附近的一个村子取名为金鸭村。

再说娃儿拉着金牛上了牧马洲、穿过仙眠洲,淌过栗河,从小南门进入澧州古城,娃儿见城中有一池塘,池虽浅且狭,但池中有灵气,本打算就在此地安生。没想到第二天被城中百姓发现,百姓惊诧,一传十,十传百,纷纷叱之,金牛难得安宁,故穿城而出,给城内留下一景:名曰金牛池,门曰金穿,又曰牛穿。

娃儿和金牛出了城门,就右拐去了今天的宝塔岭,并在那里熟睡至今。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鬼手印
老家有一位耳聋的老奶奶姓金。人们都说金奶奶的耳朵虽然聋了,却能听到普通人听不到的话,她的眼睛也跟明镜似的,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金奶奶无儿无女,也很早就没有了丈夫,只有她一个人孤苦无助地过日子。听村里的人说,每到夜晚来临的时候,金奶奶会

0评论2024-01-26389

让思念远到天边
一大早,小妖外婆就给小妖妈妈打电话,问:“我寄的鸡蛋收到没?打烂没?”小妖妈妈说:“收到了老妈。一颗都没烂。看了您写在包装盒上的字,‘快递员同志,里面是给我外孙女小妖的生日鸡蛋,麻烦多费心’,谁还好意思打烂外婆的蛋呀。”“没烂就好,今天小妖

0评论2024-01-2457

张二赖的前世今生
张二赖,是岳阳镇张家沟村人,可他和张家沟的张姓一点关系都没有。张二赖,祖籍山东。那一年,山东闹饥荒,张爷爷一头挑着张二赖,一头挑着一捆稻草,来到了黄土高原。又累又渴又乏的祖孙俩实在走不动了,偏又走到了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张家沟,就住下了。这一住

0评论2024-01-2453

儿时的过年
过年的日子一天天的临近了,看到小区的业主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忙着灌制香肠,腌制腊肉,熏香肠、腊肉的浓烟弥漫了小区上空时,勾起了我对儿时过年的回忆。记得自己小时候,也就是儿童时代,总是期盼过年,那时小娃儿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可以敞开肚皮吃“嘎

0评论2024-01-2464

一块玉观音
晚饭后,屋子里很热,我用童车推着刚满周岁的儿子龙龙,到宝鸡会展中心广场去乘凉。我出来得早了点,会展中心广场上的人还不多。我走着,无意间一回头,看见一个农民工模样的青年人跟在我的后面,我走快了,他也走得快;我走慢了,他也走得慢。我的心里一紧,

0评论2024-01-2346

穿土
河北临西县一带,原是黄河古道。自从黄河改道,留下了一望无际的黄沙土,用来种粮食算不上好土质,这里的老百姓一直过得很苦。话说早年间,这里有个沙土堆村,村子旁有一個很大的沙土堆。村里住着一个叫冯才的年轻人,靠给地主焦有良做工养活家人。焦有良占了

0评论2024-01-2343

我们这儿的人都很讲感情
他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一帆风顺上了大学。如果这样一直走下去,大学毕业,找个白领的工作,朝九晚五,提职加薪,买车买房,人生一赢在一条线上跑。毕业那年,他看了西部计划招募志愿者的宣传,突然决定去支教一年。想法很简单,去过一过不一样的生活,权

0评论2024-01-2332

难忘的儿歌
“红萝卜,蜜蜜甜,看倒看倒要过年,娃儿要吃红萝卜,老汉没得钱。”早年,只要我们在唱这首儿歌时,年味就渐渐浓了。儿歌,是我们当娃儿最初的启蒙课文,最早的精神食粮。当我们还在呀呀学语时,就跟着家婆或妈妈,吟起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代的儿歌童谣了,“丫

0评论2024-01-2239

难忘的生产队那次会
我和隆海德利下乡落户在川南一个偏僻的的小山村。晚上生产队开会,刘队长鹦鹉学舌似地传达公社指示:“上级指示要割资本主义尾巴。鸡鸭每户只准各喂两只;菜地收归队上统一种,每天分菜吃,各家各户的肥料(粪便)也全归队上统一使用,按人头记工分,大人是‘

0评论2024-01-2245

陡转
1.雪枣情深江南山区,群山连绵,峰秀水美,不似北国深沉雄浑。狗掉沿儿村便坐落在云雾缭绕的巫山深处。“巫山十二峰呦勒,路迢迢,水漫漫,峰插云霄通青冥勒……天帝丧女悲情处,化石成仙追思亿……”这首民谣流传千古,经久不息。老乔背着箩筐,装了满满一

0评论2024-01-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