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白龙潭传奇

2024-01-20 15:50640

澧水源桑植七眼泉,出石门,经彭山,绕蜚云塔,直达关山脚下。关山脚下有一潭,名曰关山潭,又名白龙潭。潭深无底,碧绿如猫眼。传说潭里住着一条老龙,专司澧水之职,其身粗尾秃,浑身银白。洞口就在关山脚下,洞口的上方有三个蛤蟆精,虎视眈眈地为老龙王爷把守门庭,洞的另一出口有说德山,也有说嘉山的。

老龙常年厮守潭中,很是寂寞。其实它是个喜欢热闹的老龙,对每年端午节的龙舟赛情有独钟。举行龙舟赛时,沿澧水两岸,彩旗飘舞,锣鼓宣天;碧波荡漾,人声鼎沸;百舸来朝,老龙呈威。但老龙绝对不允许有第二条白龙出现在澧水之中。有一年,一外地人不知其故,弄了一条白色龙舟参加比赛。比赛到达白龙潭龙口朝拜老龙时,老龙大怒,将整条白色龙舟连舟带人都吞吃了,听说最后在德山和嘉山分别飘出了两把浆。

白龙潭边上住着母子俩,母亲眼睛瞎了,儿子常年打鱼为生。儿子很孝顺,母亲的话赛过圣旨,母亲曾经告诉他,不要在白龙潭打鱼,以免打扰老龙王。

儿子每天在潭边打鱼,不敢深入潭深处,只能网到一些小鱼小虾,拿到集市上,换些柴米酱油盐等生活用品。日子免强过得去。

但到春夏之季,老龙王要出巡澧水,所有的虾兵小将都要随之出巡,白龙潭中及四周就没有鱼可网了,这段时间母子俩的日子就不太好过。

澧水上游本来小河小溪繁多,平时滩多水急。老龙王出巡没有水是不行的,所以每到春夏季节,澧水上游都会水满为患,大沟小溪洪水暴涨,澧水流域苦不堪言。但每次老龙王出巡回来,都会给两岸的老百姓带来不少实惠,澧水上游的水浇灌着两岸大片大片的良田,老百姓喜获丰硕成果。打鱼为生的母子俩,也会因为小鱼小虾,跟着龙王回来了,日子好过起来。

有一天,儿子打鱼不知是累了还是怎么的,没有放下鱼网,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他看见一老翁,童颜鹤发,身着白长衫,肩扛雨伞,健步从白龙潭中走来。年轻人,可否送老朽到德山。老翁问到。

儿子此时好像就是专门来渡老翁的,急忙说道:老伯请上船。

老翁上得船来,正准备顺水而下。刹时,乌云压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浊浪拍岸。老翁见年轻人,手忙脚乱,煞是惊慌,就走上船头,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两眼目视前方。

年轻人见老翁如此镇静,自觉不如,办事也有了头绪,船划得似闲庭信步。船出澧水,达洞庭,折转船头,逆沅江而上,很快抵达德山。

此时已风平浪静。风停了,雨住了,日头出来了。老翁飘逸上岸,转头对年轻人说道:请稍息片刻,我拜会自家兄弟就来,还是一道返回。

年轻人觉得没过几个时辰,这么快就到了德山,很是纳闷。还没想出个结果来,老翁已经轻步踏上船头。

返回更是快当。顺沅江而下没有多大一会儿,就折转澧水而上了。老翁安坐船仓说道:年轻人,你今天会有很丰厚的收入的。在鱼中间有一尾银白色的小鱼,你把它送给你的母亲大人。

说话间,船已到三个蛤蟆精处,只见老翁从船头跃起,一道白光闪入水中不见了。

老翁走时船是四平八稳,没有多大一会儿,开始摇晃起来。他突然好像从梦中醒来一般,看见船仓里跳进了好多的鱼,正在奇怪之时,一尾小巧玲珑的银白色小鱼跃到了他的脚边。他蹲下身子,双手轻轻捧起小鱼。这时,他突然想起和老翁相遇的事儿来。对,赶快回家。

老母亲正在焦急地盼望儿子归来,听到儿子的脚步声音,就知道儿子今天很开心。回到家中,儿子把今天的奇遇告诉了母亲,并把银白色的小鱼送到母亲手中。

母亲双手虔诚地接过小鱼。正准备说什么时,小鱼一跳,尾巴划过母亲的双眼,又落到母亲的手中。啊,我儿呀,我能看见了。我的眼睛能看到了!

儿子正在装鱼,听母亲说眼睛能看得见了,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儿,跑到母亲面前,拉着母亲的手问道:是真的吗?母亲大人。

是的,我儿,我看到你了。母亲接着又说:你看这条小鱼好可爱,是她治好了我的眼睛。我儿啊,快,我们快点把小鱼送回白龙潭。她一定是老龙王的子孙。

母亲和儿子俩怀着万分的感激之情,来到白龙潭边,双双跪下,小心翼翼地把银白色的小鱼放回潭中。小鱼在潭边来回游了几圈,才恋恋不舍地游向潭的中央、游向潭的深处。

打这以后,母子俩继续在潭边打鱼为生,同时又负起了保护白龙潭的义务。使白龙潭山更秀、水更绿、鱼更丰,老龙王的环境更优美,食粮更丰裕。

老龙王后来又给母子俩报了一个梦。说潭中的鱼够多的了,它享用不完,每年冬季,可以邀当地的渔夫们打捞一些过年。所以,就出现了每年冬天,十里八乡的鱼夫开潭打鱼的传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叔侄赶考
话说大清年间,叔侄儿俩进京赶考,正赶上大三伏天,闷热闷热的。叔侄儿俩背着包裹走在旷野上,一路大汗淋漓,又渴又饿。快到晌午了,叔侄儿俩也没看到一户人家。又走了十几里路,侄儿眼睛尖,他高兴地叫了起来:“叔,您看,前面有一颗大树,树底下好像是一片

0评论2024-01-2465

愚公之谷
愚公之谷春秋时期,齐桓公很喜欢打猎。有一天,齐桓公外出打猎。看到一只梅花鹿正在低头吃地上的草,于是就拉弓搭箭向着梅花鹿射了出去,但是没射到,却是梅花鹿受到惊吓,疯狂逃跑。齐桓公紧追不舍,追着追着,追到一个山谷里。梅花鹿不见了,齐桓公也不知道

0评论2024-01-2459

历经千年,犹有余温
这件事是听来的。一位老翁每年节日必去看望一位老太,如是50年。知情者说,老太为老翁岳母。只是,连接起二人之间的那个人——老太的女儿、老翁的妻子——去世已40多年。木心也在文章里说,姐姐去世后,他去探望姐夫。姐夫见他突至,“分外兴浓,举止失措

0评论2024-01-2346

新聊斋故事:兽妻
丁仕真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就曾有术士预言日后他将会娶兽为妻。当时丁父气得差点儿没将这个算命的人用大棍子打出去—以丁家的名望、财势,怎么会让自家的独子娶一个兽妇?为此,丁仕真不到三岁,就已经定下了一门亲事,女家也是本城的世族,两家约定,等丁仕

0评论2024-01-2344

兽妻
丁仕真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分,就曾有术士预言日后他将会娶兽为妻。其时丁父气得差点儿没将这个算命的人用大棍子打出去—以丁家的名望、财势,怎样会让自家的独子娶一个兽妇?为此,丁仕真不到三岁,就现已定下了一门婚事,女家也是本城的世族,两家约好,等丁仕

0评论2024-01-2359

富贵无边
一位老员外,特别喜欢牡丹花,庭内庭外都种满了牡丹。老员外采了几朵牡丹花,送给老翁,老翁很开心地插在花瓶里。隔天,邻居激动地和老翁说:“你的牡丹花,每一朵都缺了几片花瓣,这不是富贵不全吗?”老翁总觉得不妥,就把牡丹花全部还给老员外。并一五一十

0评论2024-01-2399

乾隆与船工对对联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扬州,泛舟城南宝塔湾。陪同官员有个叫阮云扬州人。此人后来官至中堂,后人称他阮中堂。当乾隆皇帝问起有关扬州的风土人情时,阮云道:“我们扬州古城是历史的文化中心,仕农工商、渔樵耕读,上自八十老太公,下至七岁小童,都能吟诗作

0评论2024-01-2345

原来我也是“演员”
老翁虽年近古稀,但身子骨很健朗,在家的周围种了不少的瓜果蔬菜。早年失伴的他,膝下又是无儿无女,村书记怜悯他的困难,便帮助他申请了低保。这天,一大早的,老翁扛着锄头准备去除地里的杂草,却莫名其妙的迎来个好事。刚走出门的老翁便看见一年轻小伙微笑

0评论2024-01-2240

黄泉之领路人
魂魄穿过镜门随机进入轮回之所,可是这里却不是终点。所谓的轮回即是再生的地方,人间有道:黄泉、奈何桥、孟婆汤,百年梦一场。可是在此地,没有奈何桥和孟婆,这里只有黄泉,无数条支流从魂魄的身下蔓延开来,弯弯曲曲地通向往生彼岸。古语:上穷碧落下黄泉

0评论2024-01-2245

人生是一盘棋
烈日下,一老翁坐在岸边,两眼一动也不动地盯着河面的浮标,从日出到日落,依然两手空空,老翁却怡然自得,乐在其中。我很是纳闷。老翁笑着说:“我即鱼,鱼即我,我在钓鱼,鱼也在钓我,就像下棋,我和鱼的耐力旗鼓相当,这才过瘾。”一顽童向水中扔一块石头

0评论2024-01-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