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呼吸着空气,因为平常,忽略了它;我们每天用汉语拼音,读书、打字、上网,同样因为平常,也忽略了它。当有一天,有人问你,汉语拼音是哪来的?恐怕很少有人答得出。
在北京,有位年逾百岁仍笔耕不辍的学者,他就是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转眼一百多年过去了,周有光今年已经108岁。他幽默地说:上帝太忙,把我忘记了。上帝把他忘记了,但这几年读者却对他的作品津津乐道。
读他的人生故事,你会喜欢上求知、友爱、讲真话的周有光,也会感慨,一位一百多岁的老人,居然会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这位百岁老人,每天花时间最多的事情不是去公园遛弯儿吊嗓子,不是吃这吃那惴惴于生命无常,而是读书。他一直以终生自我教育,百岁自学自勉,说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长跑,不要太在乎一时的长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来时迎,去时送,万事顺应自然,万事莫要勉强,就是最好的了。这就是一位百岁老人的人生智慧吧。
别人五十岁准备回家抱孙子,周有光五十岁时才改行,还是大改行。他早年留学日本,学的是经济,曾在美国华尔街工作过。新中国成立后,周有光作为经济学教授,先后任教于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上海财经学院。周有光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是屈指可数的与爱因斯坦面谈过的中国人,还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三位编委之一(其他两位编委是刘尊棋和钱伟长院士)。
周有光改行研究文字学,是偶然也是必然。早在欧洲学经济时,周有光就对文字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买了大量的书自学,当时中国还没有文字学。1955年,国家进行文字改革,年过半百的周有光被委以重任。三年后,汉语拼音方案在全国人大会上通过并在全国推广。
周有光也不是一帆风顺,他年轻时得过肺结核,当时是不治之症;八年抗战数度死里逃生;文革期间被下放到西北二十多年他从未悲观过。
我最初读周有光,是他的《语文闲谈》,里面的文章,既长知识,又有趣。比如,文革期间,知识分子遭到不公正待遇。周有光在短文《斯文扫地》中写道:斯文扫地,原义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现代汉语词典》),引申义:知识分子劳动改造,罚作扫地工作。但作者并不是让你哈哈大笑了事,他告诉你:词义不仅有时代性,还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特殊的用法。全文就这么点内容。《语文闲谈》出版后成了畅销书,于是周有光又写了两本,叫续编和三编。
《百岁新稿》《朝闻道集》《拾贝集》《周有光106岁自选集》百岁周有光告诉我们:人可以这样慢慢变老。他更像个博学的长辈,教我们换个角度看世界:萨满教不仅是我国满族人的,在俄罗斯和西亚也深入人心;沙皇就是蒙古族大汗的意思;马克思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全貌,因此资本论只可能是哲学推理,不可能是科学论证;八股文不是贬意文章有长有短,思维敏捷,观点犀利,让人拍案叫绝。
母亲百岁记
此刻,我愿意把此情此景告诉给我所有的朋友与熟人,这才是一件可以和朋友们共享的人间的幸福。留在昔时中国人记忆里的,总有一个挂在脖子上小小而好看的长命锁。那是长辈请人用纯银打制的,锁下边坠着一些精巧的小铃,锁上边刻着四个字:长命百岁。这四个字是
0评论2024-01-2467
活好每一天
日野原重明是日本提倡预防医学的第一人,在行医之余,他还出版了200余部著作,活了105岁。在80岁那年,他写过这样一段日记:“一天当中,午后比上午的时间还要长。那么,人生的午后该怎么度过?我觉得应该选择衡量自己的标尺,以价值观作为首要考量,
0评论2024-01-2468
守得安静,才有精进
91岁的叶嘉莹女士曾表示:她喜欢多些安静的时间,多读些好书,多些静思,多些与先哲的神交。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守静功力更是了得,她和钱钟书在春节也一样专注学问,面对前来拜年的客人只透过门缝寒暄几句,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常守静的
0评论2024-01-2343
西汉长寿丞相张苍简介 张苍活百岁秘诀
西汉有一位丞相名张苍,《史记》称其为张丞相,封北平侯文。战国末年在荀子门下学习,与李斯、韩非为同门师兄弟,秦朝时担任御史。张苍在秦朝廷,主要负责掌管各种文书档案。后来因为犯罪,逃回故乡。刘邦率义士揭竿起义,打到了张苍的老家阳武,于是就投靠了
0评论2024-01-2343
爱情甜蜜活上百岁并不难
这对老人相伴走过了60多个年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们演绎了一幕令人为之感动的最甜蜜的爱情偶像剧。他36岁时娶了18岁的妻子“七个葫芦娃”不算多。梁尚任爷爷有三个姐一个妹,两个哥哥一个弟,八兄妹中排行老六。第一任妻子与梁尚任生下一个女儿不久
0评论2024-01-2368
铺路铺一里,不差最后一畚箕
八十一岁的公公两年前中风,原本赁居在外的他回家找子女。那时,阿菊刚送走罹癌两年的婆婆不到一年,一口气还没喘够。原本盘算把自己的寡母接来住一阵子,好弥补分离多年的母女亲情。就在这时候,公公中风住院了。两个女儿端出事不关己的样子,只剩两个儿子,
0评论2024-01-2229
老者做寿
村里有一位99岁高龄的长者做寿,同村人均来祝贺。村中有一位爱逞口舌之快的游手好闲之徒,经常东家一言、西家一语的胡说八道,信口开河,以致村里人都讨厌他。这次见老者作寿,他又想借此机会去混顿饭吃。所有的来宾还未入席前,这人便站在庭下对老者屈躬作
0评论2024-01-2244
因为你,我要长命百岁
年少时曾口出狂言:活到三十我就死。因为以十三四岁的年龄看三十,是那么遥远而可悲。人过三十天过午,青春已远,最好的时光过去,剩下的就是重复过往的日子,沿着下坡路走向衰亡,怎么想也有种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悲凉,不如在生命高潮处嘎然而止,便是一个完
0评论2024-01-2029
吴清源为什么是一尊神
2014年6月一天,对于记者卢北峰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刚刚度过百岁寿辰的棋坛泰斗吴清源先生,在神奈川县小田原市的养老院接受了他的独家采访 见此情景,笔者不禁暗自佩服吴老关门弟子兼助理牛力力女士,佩服她对吴老入木三分的认
0评论2024-01-2038
祝寿
某人很偶然地得到了一个老战友的电话,很激动,立即给对方打了一个电话。他们已经退伍三十多年了,—直没有联系。在电话中,两个人叙了半天旧,某人听到老战友四周很嘈杂,就问他家里是不是有什么事。老战友说,今天正巧是他老父亲的寿辰。出于礼节,某人自然
0评论2024-01-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