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那时青春熬人

2024-01-20 06:57290

毕业那年,与寝室的三个兄弟一块儿租房住。那时,就业形势已不乐观。离校时,我们都还没找到工作。

一间房,挤了两张床,中间只余半米过道。两张一米宽的小床,每一张都要挤两条汉子。睡觉需要卧如弓,里面那个梦中翻个身,另一个就得滚到地上去。刷牙洗脸在楼道里的公用水池,做饭用的煤炉便放在门口。吃饭基本上都是下面条。毕业之后的几个月,我们就这样以部落群居的形式凑合着。

找工作的过程是焦虑而毫无诗意的。前半个月还乐观,面对人才市场眼花缭乱的岗位,挑挑拣拣,信心百倍地投简历,用手蘸凉水梳理头发迎接面试。城市不大,很快,好点的企业就被过滤一遍,但始终没有一家公司与我们眉目传情。心冷了,本来就空的钱包更是即将山穷水尽。

这时,瘦瘦小小的老六找到了工作。他每日早早起床,晚上很晚才回来。谁也不知道小六千的是什么工作,他没告诉我们,但我们看得出他的疲惫。他肤色被晒得像黑炭,躺在床上就打呼噜,怎么推都不醒。半个月后,他领了600元薪水。我们很是羡慕,纷纷要求他帮我们引荐一下。他只是说:“这活儿你们不会干。”我们仨很气愤,但小六虽然在这点上自私,他挣的钱却是大家一起花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秋深风冷时。小六一个人干活,养活我们四个人。他的勤劳,让我这会儿想起来都有点汗颜。他工作回来,放下买来的面条、鸡蛋,把锅放到火上,抓起扔在地上的衣服便洗。

老五是最早颓废下来的人。父母时而接济他一点儿,他整天窝在房间里租了成摞的武侠书看。他最热衷的事,就是晚上吃了饭拉着大家打牌。他悄悄告诉过我,工作的事,家里人正在帮他跑,有了眉目他就回去。

老三则白天跟我一块儿跑人才市场,晚上就去附近的广场跳交谊舞。他的舞技很出众。一天晚上,老三整夜未归。次日清晨,他告诉我们他艳遇了。那女人离异,有房子,迷恋他的青春气息。于是,老三成了最先搬出去住的人,从此我睡的床空了一半。老三走时,哭得稀里哗啦:“兄弟们,我这算不算卖身求荣啊?”

以后的夜里,老五哗啦哗啦玩着扑克,很黯然地嘟哝:“真没意思,连打牌的人都凑不齐了。”老六在过道里下面条,我拿着电话本翻看白天投过的岗位记录,心里空落落的。

老六失业时,我和老五才知道,他干的活儿是送水工。为了多挣点钱,他往往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老六说:“不多挣点,兄弟们连饭都吃不上了。”他挣下的血汗钱大多变成了面条,有时还有点小酒,都装进了我们的肚子里。

那年的雪来得很早。刚进11月,风就刀片一样割耳朵,薄薄的被子无法御寒。我和老六最先送走了喜滋滋的老五。他父亲打来电话,说几乎花光家里所有积蓄,帮他进了县电力局。看着老五踌躇满志地坐在长途车上朝我们挥手,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落下来。我和老六都属于没有退路的人,退一步就是脸朝黄土。

后来,老六找了家销售公司做业务,被外派到别的城市开拓市场,我则有幸进了一家小公司的策划部。将他送上火车那天,雪仍在下。老六拉开车窗喊道:“哥,你要保重呀。”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悲凉。

回到曾经人声鼎沸的小屋,我呆呆地坐了很久,却在枕头下发现一沓零零碎碎的钱,是老六留给我的。

那个晚上,我冒雪走到街上,找到一个电话亭给家里打电话。我家是没有电话的,我打到邻居家,邻居再去叫我妈。妈妈过来接电话时,我的牙齿已经在激烈颤抖了。我强忍着心底的辛酸对妈妈说:“妈,我找到工作了,别操心。”泪水却止不住流下来。

如今,小六已经在江城买房定居,他的孩子都会叫我叔叔了;老五在单位成为骨干,而我,也在这座城市衣食无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我在看着你
我在看着你 “前几天就是你站在窗子外面的吧。”李彦忽道。 老六笑着:“是,但真没别的意思,就是想吓吓你,闹着玩的,你可千万别生气。”说着还要帮李彦拿水壶,“走走,到我们寝室坐会儿去

0评论2024-01-26155

老六自述
老六就是我,我就是老六。虽然我不姓六,也不排行第六。本来我叫张大,他们都叫我小张。后来不是有一个九华山的道士嘛,他说他精通六爻八卦,上知天文地理,下晓人妖神鬼,曾给中央领导相过面,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并说中央领导指示他要深度发掘博大精深

0评论2024-01-24116

过年放炮
村长从镇上开会回来一脸苦闷,这又表决心有立军令状的,这回任务要是完不成可就惨了,这可怎么办啊?村长媳妇王婶看见村长一回到家就愁眉不展的就问是怎么回事,村长就把去镇上开会的事和王婶一一说过,王婶听后也感叹过年不让放炮这事可不好办啊!过年放炮是

0评论2024-01-2245

酒疯
酒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古至今,美酒佳肴,工作之余,朋友聚在一起喝点小酒。即解乏又开心。是非常惬意的一件美事。往往在现实生活中,确不尽然,酒民们,酒后的德行确各有千秋,行色各异。有哭的,有笑的,有唱的,有跳的,还有睡觉的。更有甚者

0评论2024-01-2244

败给了一头驴
陈老三是村里的小混混,他贪图小利,嗜赌成性。这天,陈老三打麻将输得身无分文,回家路上,他肚子饿得“咕噜咕噜”直叫唤,陈老三那六十多岁的老母亲就住在附近,可他却不敢去讨碗饭吃。几年前,陈老三担心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将来会成为他的累赘,硬是狠心地将

0评论2024-01-2235

红薯,银子你选哪个?
眼见逃荒的人越来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财产,一袋红薯,也加入到逃荒的队伍中来。走到半路,老六碰到饿得只剩一口气的父子二人,父亲背上也背着一个很重的袋子。那人见老六背着那么多红薯,便向老六讨要一个给孩子吃,老六不肯。那人便说:你卖给我行吗

0评论2024-01-2241

老王的眼泪
见过老王的人一般都会想到这两个词:阴沉,孤僻!不是见过老王的人都有多聪明,而是经过五十多年的风霜刻画,这些词几乎都刻在了老王的脸上,让人望而却步。所以大部分时间老王都是一个人在院子里摆弄竹子,然后用竹子做一些笼子、筐等生活用品,等积累到一定

0评论2024-01-2245

滴血验辨双胞胎
王家的双胞胎兄弟原来并非亲哥俩,谁才是王家真正的香火继承人?为了辨明身世,还得把老祖宗的滴血验亲法给请出来……一、飞来横祸宋太宗至道年间,彭城有一对双胞胎兄弟,老大叫王通,是个庄稼汉,为人忠厚本分;老二名叫王达,以杀猪宰羊、摆摊卖肉为生,人

0评论2024-01-2242

娇妻救夫
清朝末年,云城有个富郎名叫李珩,祖上留下许多遗产,金银钱财多的自不必说,光房宅就有两处:一处规模宏大的私宅,一处一排十间的铺面房。俗话说得好:勤俭持家,不怕家徒四壁;花天酒地,耗尽金山银山。这李珩就是个挥金如土的主,他日日呼朋引类,夜夜玩弄

0评论2024-01-2168

锔锅王的赌局
在襄邺城的锔锅行中,冯老六的手艺最好,人称“锔锅王”。半年前,冯老六的妻子月娘遭了黑风山恶匪的毒手。据清剿山匪的县衙陈捕头说,那日,他带领几个捕快搜山,只见一个长相奇丑的山匪正在欺凌月娘。月娘性子刚烈,誓死不从,舍命咬伤山匪,逃到断崖边。他

0评论2024-01-2139